古代女孩为什么叫待嫁(古时未嫁女子待字闺中)

朋友年仅26岁“高龄”,奈何家中父母已焦急万分,不时托人为其介绍男友。那日,跟她一同去玩,结识了她的一位新朋友。她为我介绍时,笑意盈盈称:“她跟我一样,待字闺中!”逗得众人乐呵呵。甚至有朋友戏谑说:“待字闺中?是每天呆在家里写字吗?”

古代女孩为什么叫待嫁(古时未嫁女子待字闺中)(1)

将“待字闺中”视作每天“呆在闺中写字”,这当然是戏言。然而,知道“待字闺中”是指女子待嫁的人,未必全知道何谓“待字闺中”。

与今人不同,古人寿命短,甚至不少人“见不到孙儿出生”,因而男子二十,女子十五,即可婚配。也因此,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会出现一个“只不过是一个四十余岁的人”,却已被唤作“七公”的洪七公了。

《射雕英雄传》中,40多岁的“洪七公”被人想当然的视作老头子。

言归正传。其实“待字闺中”的“字”,并非我们今天常说“文字”的意思。在《说文解字》里,“字,乳也”,就是生子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人和鸟生子都叫做“乳”。

古代女孩为什么叫待嫁(古时未嫁女子待字闺中)(2)

“字”是会意字,上面一个房子,下面一个婴儿。“待字闺中”,意思是指女子在“闺中”等待合适的对象结合、生子,也就是说,姑娘待嫁了。

当然,世事无绝对。人们对“待字闺中”的认知也并非仅一种。有人认为,未嫁女子之所以被称“待字闺中”,是与古人“取名字”的礼俗息息相关。他们认为,古人的“名”与“字”不同,“名”是出生后由父母所“命”,“字”则是女子出嫁时由丈夫给取的。“待字”,意即“等待丈夫给自己取字”,因此“待字”就是“待嫁”。

古代女孩为什么叫待嫁(古时未嫁女子待字闺中)(3)

“待字闺中”是这个意思吗?依我见,以上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只是,提及女子“待字闺中”,以后千万别跟人说是人家姑娘每天“呆在闺中写字”了哦。

古代女孩为什么叫待嫁(古时未嫁女子待字闺中)(4)

【其他文章】

香港演艺人物志:“作曲人”谭咏麟(3)

宋词《虞美人》与谁相关?为什么唤作“虞美人”?

莫道帝王欠文采,宋词《水调歌头》竟是隋炀帝杨广的原创?

唐明皇李隆基多情也多才,宋词《雨霖铃》原是他悼念杨贵妃之作

读元曲:关汉卿《梧叶儿·别情》

读元曲:关汉卿《四块玉·别情》

都市小说:《现实的人生百态:舞台》(12)

武侠小说《英雄泪》(4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