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月亮的记载(古人眼中的月亮不仅可以纪年)

今天是7月份的尾巴,明天就将迎来全新的8月。如今我们虽以太阳历纪年,但在岁月划分上却重叠着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影子。比如星期日也可以叫礼拜天,尽管很多人并不做礼拜。又比如一年12个月的切分办法起源自罗马历,但月份的称呼却与我国的阴历有关。

古人关于月亮的记载(古人眼中的月亮不仅可以纪年)(1)

阴历以月亮圆缺来定日期,从完全看不到月亮到满月再到看不到月亮这个过程大约为29.5天,为了协调好这0.5日造成的偏差,阴历设置了大小月之分,大月为30天,小月只有29天,一般情况下,一年共有6个大月和6个小月。但这种划分办法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阴历12个月加起来只有354天,跟太阳历产生了时间差,如果不加干预的话,月份会越跑越快,再过几年就会出现刚入冬就进入正月的荒唐情况。为此,古人想出了加入闰月的办法,将某些年份设置为13个月(其中一个是闰月),这样就可以抵消阴阳历纪年上的不平衡了。

在阴历基础上,古人又根据月相变化想出了不同的日子名称,比如朔日、望日、弦日、晦日,下面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古人关于月亮的记载(古人眼中的月亮不仅可以纪年)(2)

朔日指每月初一,这天晚上我们几乎看不到月亮。弦日为每月的初七、初八(上弦)以及二十二和二十三(下弦),上弦日的月亮看起来像一把弯弓,下弦日的月亮则像一块被啃去一半的饼。望日为小月的农历十五,大月的十六,我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其实就跟大小月中的望日变化有关,望日是月亮最圆满的时候。晦日是每月的最后一天,在大月为农历三十,在小月为农历二十九,晦日里的月亮也几乎看不见。

月相是太阳光照射在月亮上形成的不同可见区域,但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月相的含义还要更为丰富有趣。下面分享的月相文化仅作为民俗知识供大家参考,请勿作为科学依据。

正月晦日送穷神

每年正月的晦日(即农历正月二十九)被称为初晦,古代在这一天有送穷神的风俗。穷神是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n xū)的儿子,平时喜欢穿破破烂烂的衣服,喝稀粥,就算别人送他新衣服他也要弄烂才肯穿,所以大家叫他穷子,传说他死在了初晦日,后来大家就在这天做粥喝,扔掉破衣服,用柳条和草叶折成车船,在巷口焚烧,名为送穷鬼。唐代诗人姚合就作有几首送穷诗,其中有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古人关于月亮的记载(古人眼中的月亮不仅可以纪年)(3)

月相与人体

我们知道,女性的月经周期差不多是一个月,与月相变化周期很接近。在中医文化里,月相和人体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多处提及月亮盈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比如“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或是“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月亮既能引起水域的潮汐变化,也能影响人体的“潮汐”,毕竟人体内水分占了很大的比重,美国精神病学家利伯写了一部相关著作:《月球作用——生物潮与人的情绪》,其中提到月亮对人身体的影响,比如满月时人更容易激动,听起来有种狼人变身的感觉。

古人关于月亮的记载(古人眼中的月亮不仅可以纪年)(4)

总体而言,古代人眼中的身体就像一个迷你宇宙,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日月运转和时空交换,无论正确与否,过去的人确实比我们更懂得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