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

这是一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哪怕是看一眼都会让人惊叹不已的古代地下石窟群。无论是谁,只要走进石窟,都会被其高耸入云的洞顶,巧夺天工的凿痕所深深震撼。

这也是一个谜团重重的地下石窟群。

是谁开凿?什么时候开凿?有什么用途?为什么这么一个庞大的地下石窟群不见于史书、县志及典籍,甚至连传说都没有?石窟谜团百结,举目皆是,俯拾亦然。

这个震惊世人的古代地下石窟群,就是被世人惊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旷世奇窟——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的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1)

龙游县,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万余人。

龙游规模虽不大,但历史却十分久远。龙游是浙西发祥地,在衢州地方历史演进轨迹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先有龙游后有衢州”,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夏商时为于越(春秋时期越国的前身)地,春秋时期形成衢江流域第一个地区性的政权实体——姑蔑。《辞海》解释:“姑蔑,春秋越地,故城在今浙江龙游县境。”

姑蔑的国都,据史学家考证,就在现在龙游县城的位置。

据《国语》记载:“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姑蔑的北方与越国毗邻,后越国强盛,姑蔑被越吞并。越国被楚国灭掉后,姑蔑地归属楚国。楚被秦灭后,秦在前222年于姑篾之地设太末县,隶会稽郡,为龙游建县之始。

唐贞观八年(634年),太末县更名龙丘县。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吴越王钱鏐以“丘”与“墓”近义不吉,又据县邑丘陵起伏如游龙状,遂改龙丘为龙游,龙游始得名。

正因龙游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这才有了被惊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2)

突发奇想,涸泽令石窟惊现

今龙游县小南海镇,有一个叫石岩背村的村子,在龙游石窟未被发现前,这是一个无人问津,默默无闻的小村落。石岩背村坐落在一座叫凤凰山的小山丘上,凤凰山说是山,实际上就是个小丘陵,海拔只有69米,在20世纪50年代前,这里一直都是荒无人烟的存在。

20世纪50年代后,住在山下的村民为了躲避洪水的侵袭,迁至山上,如此凤凰山才有了人烟的存在,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展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

石岩背村与其他坐落在山丘、丘陵上的村落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唯独有一个地方很是奇特,那就是石岩背村村中存在着许多大小不一、天然形成的水潭,或分布在村民家的房前屋后,或坐在稻田中央,每个池塘不管大小,都是深不见底,长年累月使用,即使是干旱天气也不见降半分。

当时,石岩背村村民并没有把这些水潭当回事,只是当做洗漱、取水或是洗衣服、洗菜的地方,除此最大的用处,就是能从水潭钓上鱼来,改善下自家的伙食。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3)

此时,谁也想不到这水潭下面其实大有玄机,被揭开的那一天便是震惊世界的一天。

自迁居到凤凰山,几十年来,村民一直过着安静而又祥和的生活。

此时,谁都没有想过要去探究水潭中的水为什么会取之不尽,为什么哪怕是遇到干旱天气也不会干涸,更没有想过要去探究水潭里的水从哪里来。

村民们对水潭做出的最大胆的行为,也就是用竹竿去试试水潭的深浅,仅此而已。

直到1992年6月的一天,吴阿奶等四位村民突发奇想,租了水泵抽干了一个水潭,这才揭开了水潭里的水为什么取之不尽的秘密,更是同时让龙游石窟这个至少存在数千年的古代地下石窟群惊现在世人眼中。

至于吴阿奶等人为什么突然想起要抽干水潭,至今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们是为了涸泽而渔,想要将潭中水抽干捕鱼卖钱;有人说他们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玉石;有人说他们是为了开发观光自然溶洞的旅游业。

还有更玄幻的说法,说吴阿奶等四位村民在同一天做了一个诡异的梦,梦中见到一个菩萨模样的神灵在其屋后的池塘中若隐若现,语气颇为悲凉地哀求着他们帮她从水中救出来。

当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石岩背村的村民在这一天终于是踏出了揭开水潭之谜的那一步。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4)

主意打定后,吴阿奶等人筹集了1万多元钱,租来了四台水泵,选中了其中看起来较小的水潭开始抽水。

就这样,在水泵日夜不休的高速运转下,水潭里的水被不断抽出,往不远处的衢江缓缓流去,一天、二天、三天......

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了一行很明显是人造的台阶;第九天,两截巨大的鱼脊石柱显露。

在这时,吴阿奶等人的抽水行动在第九天时遭遇到财政危机,此前筹集到的1万多元用光。

此事被当时的县政府得知后,县政府派人专门来考察了还未彻底显露出来的石窟,觉得这个石窟很有开发价值,因为当时临县的溶洞观光就搞得如火如荼的,所以龙游县政府便也想着弄一个观光石窟的旅游景点,于是他们就拨了2万元给吴阿奶他们,让他们继续抽水。

之后,四台水泵继续不间断运行8个昼夜后,加上此前运行的9个昼夜,一共17个昼夜,水潭里的水终于被抽干,一个神秘的巨大洞穴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5)

吴阿奶等人下去一看,眼前的奇景瞬间就把他们惊呆了:

20多平方米的小洞口下,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个气势恢宏、构造奇特的石洞窟。

石窟高20多米,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宛如一座地下宫殿,石洞中凿有石梯,直通地面,出口便是村民平时打水的水潭口。

这个地下宫殿每一处都有着很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一眼看去就知道绝非是天然形成的。

除此,村民们稍微在洞内转了下,还发现了一尊无头石像,及一幅神秘的壁画:

石壁上刻有马、鸟、鱼等生物。

当然,此时吴阿奶等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发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地下石窟群。

很快,村民们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的介入下,紧邻的6个石洞窟很快也被相继开发出来。

这6个石窟与此前村民发现的石窟一样,全部都是呈倒扣过来的簸箕形,也都有人工开凿的石梯直通地面,且无论是洞顶、洞底,还是石柱上,都有均匀、平坦的纹理。

7个石洞窟,面积最大的有1万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几百平方米,高度最高的有40多米,最低也有20多米。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6)

之后,县政府又进一步对石岩背村周围进行仔细勘查。

结果发现石岩背村周围除了被抽干水的7个石窟,还有20多个大大小小的石窟,再加上那些被淹没在梯田而没有勘查的水潭,保守估计在石岩背村有不少于50个石窟。

距石岩背村约2000多米处也发现了一批石窟,在衢江下游3000多米处也有一批石窟存在。

就这样,深埋水下长达几千年的龙游石窟群横空出世。

这时,村民们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们的这一突发奇想,会让这么一个宏大的古代地下石窟群重见天日,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因为石窟群地处龙游,故而该石窟群被称为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出世后,瞬间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有人这样评价:龙游石窟是继埃及金字塔、万里长城等八大奇迹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这样的石窟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第一次发现。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7)

龙游石窟的那些未解之谜
  • 谜团一:石窟什么时候建造的?

龙游石窟作为人工开凿的一个庞大的地下石窟群,按理说史书肯定有记载,毕竟这样的工程量可是能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相比的,不管如何史书都应该有记载,哪怕只有寥寥数语。

然而事实上,别说是史书有记载,连寥寥数语都没有。

最奇怪的是,就连龙游自己的县志都没有龙游地下石窟群的记载。

要知道,龙游建县逾2000多年,且也有编修县志的习惯。

自明朝以来,龙游修县志就不下12次,现存最早的龙游县志为1612年知县万廷谦撰修的。然而,龙游县志硬是没有关于龙游地下石窟群的记载。

因此,关于龙游石窟的开凿年代,直至今日都没有直接、明确的证明材料可以佐证。

当然,历史上虽没有关于龙窟地下石窟群的记载,可是关于龙游单个石窟零星的记载却有。

据《龙游县志》记载:“翠光岩又西,曰鸑(上族下鸟)岩。去治北亦五里。梁天监二年有异鸟、紫质,立岩际羽族随之,故名。”

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就知道龙游单个石窟的存在,并将其视为旅游观光的胜地。

南宋人张正道题《翠光岩》诗云:“千年尽露波涛色,万古犹存斧凿痕”,可见在南宋时期,被人称为“翠光岩”的这个石窟已经进水,且大部分已经被淹没,至少洞顶没有被水淹。而在张正道看来,这个翠光岩石窟已经历经千年,甚至是万年时光,年代之久远已无法考证。

从这些零星的记载可以看出:

龙游地下石窟群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且石窟(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龙游石窟群的存在,只是把发现的个别石窟当作单一的个体看待)还被当作旅游景点观光。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8)

据今建筑史学家杨鸿勋考证:从石窟凿痕判断,开凿石窟的工具应该是铜器。

换言之,龙游石窟群很有可能是青铜器时代的产物,而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大体上相当于考古上的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时代,及文献上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

杨鸿勋教授的猜测不无道理。

因为在中国青铜器时代,的确有一个善“凿石为室”的民族,那就是徐人。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言:“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公元前512年,吴国灭徐,徐人一部分留在淮河流域,一部分逃往越国,而逃往越国的徐人很有可能进入“姑蔑国”。

除此,上文我们也说了,当时村民在抽干一号石窟水后,村民们进入石窟后在接近洞口的顶部,发现了一幅鸟与“马”、“鱼”组合的浮雕,从浮雕来看,鸟是驮着马在飞奔,鸟明显是主要形象。而当时东夷人和古越人都以鸟为图腾,崇拜鸟。

由此可见,龙游石窟很有可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凿的。

然而,仅凭猜测和浮雕就断定龙游石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实在有些武断。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或是明确的年份记载可以佐证“龙游地下石窟群开凿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猜测。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9)

除以上猜测,还有专家认为龙游石窟开凿于汉代,因为洞窟中作支撑用的鱼尾状石柱属汉代分割,且他们认为开凿石窟的工具非铜器,而是铁器,汉代就恰恰有极其先进的冶炼技术,已经能够生产出钢铁、凿子、锤子等先进的开采工具。

也有专家认为开凿于五代吴越国时期,甚至还有专家认为开凿于远古时期。

  • 谜团二:龙游石窟是谁下令开凿的?

是谁开凿了这一庞大的地下石窟群?

对于这个谜团,那也是众说纷纭,有些说法更是带有科幻色彩:

一、古代石工为开采矿石而开凿的采石场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员李文生认为,龙游石窟群的石头断面与采石形状较为吻合,从凿洞方式看,是逐层下剥的,即把岩石和岩体剥离,这种方式就是为开采石料,而龙游石窟又离衢江很近,所以很有可能龙游石窟就是古代官方组织的采石行动而留下来的废弃洞窟。

二、部落首领或是五代吴越国时期吴越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龙游石窟的顶部均呈“倒斗型”的形状,这符合古代帝王地下寝宫的特征。

三、越王勾践下令开凿的藏兵洞

当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囚禁数年后回国,回国后卧薪尝胆,秘密练兵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因为龙游石窟所在地龙游就是越国的势力范围,且在越国的西边,离吴国很远,所以这里很适合练兵,而为了不引起夫差的怀疑,就秘密开凿了用于藏兵的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10)

三、姑蔑国王下令修建的姑蔑国宫殿

因为有一个洞窟进口处顶部刻有一片大弧形鱼鳞纹,鱼鳞就是“龙鳞”,而当时姑蔑国的都城就在今龙游,龙游石窟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非一国不能修建,所以他们就据此认为,龙游石窟很有可能就是姑蔑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姑蔑国宫殿。

四、外星人在地球修建的产物

为此持这类观点的人还写了一本书《中国发现外星人疑迹——龙游谜窟》,多方论证龙游石窟是“名副其实”的巨石文化。当然,这种说法纯粹是幻想而已。

龙游石窟到底是谁下令开凿的呢?直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

  • 谜团三:龙游石窟干什么用?

古人为什么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去修建这么一个庞大的地下石窟群呢?目的何在?

关于龙游地下石窟群的用途,现在也有很多说法。

一、采石说

论者认为开凿龙游石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采石,然而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我们都知道龙游石窟的工程很是浩大,如果仅仅只是为了采石,这完全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做法。再者,如果只是为了采石,为什么不直接露天开采呢?反而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去进行地下开采呢?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11)

二、陵墓说

论者认为龙游石窟其实是远古部落首领或是五代吴越国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这种说法也是有很大漏洞的,如果是陵墓,那应该是有很多陪葬品的,毕竟是王陵,再怎样陪葬品也不会少,但是在石窟内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陪葬品存在的痕迹。

当然,也有可能就是龙游石窟本来是打算拿来当做陵墓用的,可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被弃用了。就这样,直至后来大多数石窟被水淹没。

三、仓库说

论者认为龙游石窟是封建朝廷用来做“常平仓”的。

所谓“常平仓”,就是封建朝廷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这种说法是目前最被认可的一种说法,且有诸多记载验证了这一说法的准确性。

首先《龙游县志》记载:“常平仓,在县北。”

龙游曾经有过常平仓,且所处的位置恰恰就在凤凰山一带,之后当地考古工作者在发现的一张明代龙游古地图也找到了“北常平仓”,而它所处的位置正是石窟群所在。

其次,现在发现的石窟,其洞口基本是垂直于地面,呈长方形,而据史书记载“方曰仓”,就是长方形的建筑一般被用来当做仓库使用。

与此同时,现已查明的所有石窟的方位都是一致朝向西南,与之最近的地方就是衢江、灵山江、塔石溪三水交汇的古渡口——茶圩里,古时这里是大型贸易聚集地。

当然,也有人质疑仓库说,因为石窟的洞厅都很高大,贮存的利用率极低,与寻常的常平仓相差实在太大。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12)

四、藏兵说

论者认为龙游石窟是古时候拿来做藏兵用的。龙游县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役,石窟群地处的衢州北岸,正是攻取县城的必经之地,所以这里很多可能是守城方为了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特意在这里秘密开凿了诸多石窟,用于藏兵。

而最有可能开凿石窟用作藏兵的,就是越王勾践。

龙游当时是姑蔑国的都城,姑蔑与越国是近邻,处于越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当时勾践为了复仇,回国后便卧薪尝胆,想要积蓄力量一雪前耻,然而如果在本国练兵的话,肯定会被吴国发现,于是勾践很有可能不是在越国境内练兵,而是转移到姑蔑国练兵,并在这里修建了用于藏兵的龙游石窟。姑蔑离吴国又远,且境内山地众多,在地下开凿石窟完全不会被发现。

当然,这种说法也得不到实证。

再者,如果越王勾践真的是姑蔑国练兵,为什么史书不记载呢?

除了以上几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关于龙游石窟的用途还有诸如“伏龙治水”说、“道家福地”说、“矿寇居所”说、“外星文明”说等说法。

这些说法多数都带有很强的科幻色彩,所以基本上是不足为信的。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13)

  • 谜团四:开凿石窟时挖出来的那些土石去了哪里?

龙游地下石窟群到底有多大?至今都无法完全勘查清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开凿龙游地下石窟群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与秦始皇陵、万里长城相比丝毫不逊色,单单是被开发出来的7个洞窟,平均面积就达1000平方米,高度20米。

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有这么一个疑问:开凿石窟时挖出来的土石去了哪里?

要知道,仅仅只是那7个石窟,一个石窟起码就要挖出土石将近2万立方米,以50个石窟计算,最少会有100万立方米的土石被挖出来。

如果把这些土石筑成一米高、一米宽的围墙,至少可以筑成一条长达1000公里长的围墙。

然而,直至今日,人们都没有在凤凰山周围发现这些土石被处置的痕迹,即使扩大搜索范围,扩大到方圆百里附近的杭州或兰溪,也找不到这些土石存在的痕迹。

除此,龙游石窟开凿的时间至少是在南北朝之前,那时候可没有现在的运输工具,有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彼时想要处理这些土石,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依靠人力,投入大批的人力,依靠肩扛手提的方式来将这些土石挑往他处。

据计算,若以一人一天挑0.3立方米土石计算,需要200万个工作日才能完全清空这些土石,而若是每天投入1000人昼夜无休地肩扛手提,至少也要6年的时间才能清空。

如若想要在极短时间内清空土石,以当时的科技水平,至少需要万人以上。

而如若万人在此工作,凤凰山上肯定能找到大规模人口生活的痕迹,然而,考古人员在这里没有找到任何古人生活的痕迹,除了岩石,就只有一层薄土。

数百万立方米的土石,到底去了哪里?直至今日仍未可知。

龙游石窟属于什么奇迹(龙游石窟那些未解之谜)(14)

如今,龙游石窟早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闻名海内外,为龙游县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人气。

直至今日,人们都没有解开围绕在龙游石窟身边的各种谜团:石窟是谁开凿的?石窟是什么时候建造的?石窟到底干什么用?开凿石窟时挖出来的那些土石去了哪里......

这些谜团仍然在困扰着世人,等待着被世人揭开的那一天。

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围绕在龙游石窟身边的这些谜团,让龙游石窟的面纱真正被揭开,并完全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