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

  说课视频  

视频为2021年顺德区小学数学说课决赛内容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

  教师介绍  

  潘宏业,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本科学历,二级教师。从教已12年,工作认真负责,思想进步,乐于助人。所写论文多次获区、市奖项,多次获得校内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称号。

  教育格言是: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阶,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

  说课稿  

  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9页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

  一、说研究

  (一)说联系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和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比各种版本的教材,我发现,虽然导入新课的情境不同,但都是依据倍比关系,以除法来定义“比”。北师大版教材更注重活动探究,它设计了“哪几张照片与原图比较像”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理解同类量“比”的意义。通过“试一试”的教学,理解非同类量的“比”。

  本课是后续比的化简、比的应用、比例做铺垫。构建“比”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

  (二)说学情

  共情学情:六年级学生已经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能力,但对事物的认识仍然以感性为主。

  个性学情:为了了解学生真实起点,我对班级42名学生进行前测,得知

  1.大部分学生对“比”并不陌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2.容易混淆比赛场上的“比分”与数学上的“比”。对“比”本质意义的理解存有偏差;

  3.没有学生提及不同类量的比,对“比”的认识不全面。

  (三)说教学目标

  为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能力目标: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广泛运用。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5)

  二、说过程

  (一)说教材处理

  根据研究结果,我尊重教材,活用教材,采用“非线性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教学,将教材中“哪几张照片与图A比较像”探究内容前置到《预习单》,将教材中有关“比”的知识介绍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将学生预习后提出的“数学问题”作为本节课“导学”内容,旨在聚焦在对“比”本质意义的理解、数学思想的感悟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6)

  (二)说教学过程

  为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7)

  在预习导航环节,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自己预习成果,提出数学问题;在导学反馈环节,聚焦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开展导学,深入探究比的必要性、比的本质;在反馈环节设计说一说、写一写、猜一猜练习检测学习效果;在归纳积累环节先独立写收获、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最后布置了实践性和预习性课外作业。

  1.预习导航,找准起点

  哪几张照片与原图(1号)比较像?相像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1:学生可能会这样比较:2号照片和1号对比,长和长比是2倍的关系,宽和宽比也是2倍的关系,它们的倍数关系是相同的。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8)

  预设2:也有同学可能会这样比较:1号照片长是宽的1.5倍,2号照片长也是宽的1.5倍,它们的商是相同的。

  也有同学提出验证:3号照片、5号照片长除以宽的商与1号不同,所以不像,照片相像的奥秘就是长是宽的1.5倍,或长和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照片才相像。

  通过开展独立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预习中的发现和疑惑,核对前置作业的结果。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找到了照片相像的奥秘,同时学生可能提出以下是三个问题。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9)

  本环节通过检查预习,梳理问题,找准教学的起点,为后续学习活动导航。

  2.导学反馈、聚焦问题

  导学1:“已经学习除法,为什么还要学习比?”

  我组织学生进了二次探究,提出:“你能从比的角度说一说照片相像奥秘吗?”

  学生通过交流汇报,可能会得出所有相像的照片,“长和宽的比值都是1.5,长都是3份,宽都是2份”。“如果继续将照片放大或缩小,长和宽可能是多少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学生画完后,组织学生判断,学生可能会发现只要保持长与宽的比是3:2画出的照片就像。并顺势追问“如果长是30,宽是几呢”如果长是0.6,宽又是几呢?

  史宁中教授指出:“比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或者度量”。学生在画长方形照片的过程,直观体会“比”就像一把尺子度量长和宽的关系,突出“比”的简洁性和优越性,感悟“比”的度量作用,再次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

  接着我将几张相像的照片进行叠加,通过信息技术处理让学生直观体会长方形照片长和宽的变化情况,体会“变中有不变”的规律,渗透函数思想,深刻理解“比”的意义,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导学2:足球比赛中“比分”是数学中“比”吗?

  我组织学生进行辨析,并现场模拟足球比赛现实场景,学生通过模拟比赛、对比、交流,可能会得出: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0)

  导学3:比是谁创造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说一说,接着引导学生自学比的“数学史”,渗透数学文化。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1)

  (三)说练习处理

  在反馈环节,按照“双减”政策对作业”控量””增效“的要求,有层次地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练习和课外实践作业。

  1.课堂练习

  (1)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比”?学生可能会举出这些“比”

  ①合唱队男生和女生的比是1∶4;

  ②做饭时米和水比是2∶3;

  ......

  (2)写一写,下面的信息中有“比”吗,如果有,请你写出来,并求出它们的比值。

  ①标准的中国国旗长50分米,宽33分米。

  ②消毒液在消毒毛巾时,10克消毒液,需要1000克的水来稀释。

  ③婴儿的头长约占身高的1/4。

  ④某小区的住户数与车位数是一样的。

  课堂练习,以学习单形式呈现,让学生用“比”表示两个量的数量关系,沟通比与倍、份、分数之间的联系。

  (3)猜一猜,福尔摩斯是怎样破案的呢?

  福尔摩斯在一次案发现场发现一个脚印长。福尔摩斯在一次案发现场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他快速地得到嫌疑犯的身高。你知道福尔摩斯是怎样破案的吗?(课件出示)

  其实福尔摩斯是掌握了人体上蕴藏的比的信息来破案的,请看!

  (1)成人的头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2)成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7

  (3)人的心脏大小与拳头的比约是1∶1。

  (4)血液与体重的比大约是1∶13.

  (5)两手平伸的长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约是1∶1。

  通过这一练习,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着播放“黄金分割比”的视频。

  “黄金分割比”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比”的同时,感悟了比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2.课外作业

  最后,我布置了课外实践作业和预习作业。

  实践性作业:“树叶里的奥秘?”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此题,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增进了对大自然的了解,懂得了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2)

  (四)说评价

  在教学中,我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教师激励性评价(课件出示)、学生自评、小组他评(课件出示)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写收获”的方式,让学生归纳知识和方法;通过课内有层次的练习和课外实践性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说板书设计: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3)

  简洁明了,突出问题“导学”。

  (六) 说教学特色

  1.采用“非线性”教学,敞开教材,让学生有备而来,因学而导,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成就学生的精彩;

  2.在尊重学生、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坚持学生“问题”导学,凸显“学生本位”;

  3.聚焦数学本质,感悟数学思想,让学习深度发生!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4)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5)

  说课课件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6)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7)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8)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19)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0)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1)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2)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3)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4)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5)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6)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7)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8)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29)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0)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1)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2)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3)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4)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5)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6)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7)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8)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39)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0)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1)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2)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3)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4)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5)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6)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7)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8)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49)

吴家山小学数学培优(顺德数学之窗大良实验小学潘宏业生活中的比说课分享)(5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