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尚品牌标准发音(涨姿势大牌译名的由来)

每年夏天,空调、WIFI、和可乐似乎都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前几天米姐喝可乐时,突然想到一个“蝌蚪啃蜡”的梗。可能有些小伙伴不太了解,让米姐和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蝌蚪啃蜡是“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最早的“曾用名”。1928年,可口可乐在天津装瓶生产,不知哪位高人音译了个“蝌蚪啃蜡”的文名。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蚪啃蜡”。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

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

这就是关于可口可乐译名的前世与今生。和可口可乐一样,国外的品牌进入中国首先需要翻译。而品牌译名也分普通翻译文艺翻译两个类别。

国际时尚品牌标准发音(涨姿势大牌译名的由来)(1)

品牌译名

· 分类 普通翻译可以分成下面五类

①音译

这类是最直接的翻译法

主要用于人名,如迪士尼(Disney),西门子(Siemens),福特(Ford)

地名比如亚马逊(Amazon)

原创词比如奥迪(Audi), 耐克(NIKE)

组合词比如阿迪达斯(Adidas);

②意译

这类是最实诚的翻译

主要有物名比如空客(Airbus),脸书(Facebook),壳牌(Shell)

概念名比如通用(General Electric),大众(Volkswagen)

组合名比如微软(Microsoft),软银(Softbank);

③混译

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首当其冲的要属星巴克了(Starbucks)

勉强及格的有联合利华(Unilever)和达美航空(Delta)

还有一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微信(WeChat);

④随译

不按常理出牌,剑走偏锋

比如汇丰(HSBC),花旗(Citi),辉瑞(Pfizer),大通(Chase),国泰(Cathay)及太古集团(Swire);

⑤不译

无招胜有招,就这么任性

IBM,BBC,3M,AMD,BCG,KKR。

看完普通翻译的五种类别是不是有种音音意意分不清的感觉?没关系,接下来一起领略文艺翻译…

文艺翻译要求音意一体,神形兼备。

所谓文艺翻译就是让人一目了然这个品牌是做什么,不仅有情怀,还有格调。显得很高级,翻译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一般也只有国际大公司才能做到。

典型的例子有:谷歌(Google),思科(Cisco),领英(LinkedIn),必应(Bing)这种科技精英

零售巨头:优衣库(Uniqlo),家乐福(Carrefour),百安居(B&Q)

以及赛百味(Subway)和保时捷(Porsche)。

其实品牌译名对译者的要求可谓非常之高。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厚重的文字储备,又要精通两国文化,才能把表词达意和传递气质玩得炉火纯青。大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品牌译名或是对一些品牌译名的见解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