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后人怎么排的(其后代都去了哪)

2004年,一部名为《杨门虎将》的电视剧自播出起就创下了收视最高,它主要以杨四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向观众讲述了在父亲杨业的带领下杨家七儿郎英勇报国的故事。在这部电视剧中,杨家各儿郎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实上,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并非是说书人随意杜撰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家族吧!

杨家将后人怎么排的(其后代都去了哪)(1)

杨家作为北宋年间最重要的军事家族,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满门忠烈,各个都是好汉。在当时,无论是其凶猛的战斗力还是为国赴死的决心都令辽国胆颤,始终不敢轻举妄动。杨家将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杨业了,作为北宋名将,他不仅骁勇善战,建功无数,而且,还深受赵光义信任。不过,由于当时社会环境混乱,他的事迹并没有被记入史册当中。

然而,这样一个忠肝义胆之人最终还是死在了战场,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十分悲壮的。杨业死后,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遗愿继续为国效力,不过,自南宋灭亡后,他们就隐居了起来。如今,人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杨家后代的发展,他们是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了,接下来让我告诉大家答案吧!

杨家将后人怎么排的(其后代都去了哪)(2)

据史记记载,北宋灭亡时,金人虽占领了宋朝大部分领土,但是,因杨家将声名远扬,他们并没有对其采取任何行动,不仅如此,还允许他们继续居住在开封。南宋末年,蒙古军大举进攻,杨家人深知无力阻拦,于是,为了保证后代的延续决定搬迁至四川等地。当时的四川交通并不发达,再加上有天险的保障,隐居于此地是十分安全的。

自此,家喻户晓的杨家就这样过起了隐居生活,再不过问国家大事!之后,无论外面如何变化,杨家人始终待在四川,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长此以往,人们便渐渐的对这个家族失去了兴趣。

如今,有人认为杨家人已经绝迹了,那么,是不是正如他们所说的这般呢?当然不是,他们大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祖先———他们不听不唱《金沙滩》、《双龙会》。当年,辽国正是在金沙滩设下了双龙会宴,宴会是假,讨战是真,辽兵用计杀得杨家将尸骨堆山,老令公杨业等不到救兵,头撞李陵碑而死... ...

杨家将后人怎么排的(其后代都去了哪)(3)

不仅自己不听不唱,如果附近有村子上演这出戏,杨家人也绝不肯答应。

甚至,据调查显示,有一个名叫杨开华的老人自称是杨家后人,他不仅会杨家枪法,而且,技术高超。据杨开华老人说,祖先们虽隐居在四川,但是,他们对过去的那些光辉事迹十分怀念,因此,便要求每个子女都要学习一些武功,等到了一定年龄后再传授他们杨家枪法。

不过,由于杨家将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因而,许多东西也随着世事的变迁而流失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去练习杨家枪法了。

杨家将后人怎么排的(其后代都去了哪)(4)

作为杨家将的后人,杨开华不仅没有忘祖,而且,深得杨家枪要义,每一招都快、狠、准,其枪法变化多端。据说,杨开华是杨业的第37代后人,也是后代中为数不多的还继续习武的人。在他看来,杨家枪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藏,是象征自己身份的东西,不能轻易抛弃。

可以说,杨家枪之所以流传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杨开华等人的坚持,如果没有他们,杨家将可能就只是一个传说了。

同所有杨家人一样,杨开华是一个侠肝义胆之人,虽身怀绝技但从不欺负弱小,遇见不平之事时也敢于出手伸张正义。

杨家将后人怎么排的(其后代都去了哪)(5)

据说,杨开华年轻时,村子里常常有恶霸前来收取保护费,他们每次都是七八个人一起,手上又拿着棍子,如果有人反抗,他们就会乱砸东西,甚至动手打人。有一次,这些恶霸又前来挑事,杨开华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便拿起手中的红缨枪与他们搏斗。当然,当时杨开华的枪法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些恶霸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因此,没几个回合,这些人便被打跑了。

从此,他们再不敢到村中闹事,而杨开华也因一枪打翻七人的事迹名声大噪。

不过,杨开华的枪法虽出神入化,但是,毕竟他年事已高,因此,为了将祖先传下来的东西继续发扬下去,他不得不想尽一切方法让后代学习。可是,如今已步入现代社会,习武已经没有多大用途,再加上,现代人对武术的兴致索然,杨家枪的处境十分危险,很可能面临失传。

杨家将后人怎么排的(其后代都去了哪)(6)

如今的这一局面让杨开华很是惆怅,毕竟,这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藏,如果,在自己手中失传的话,那么,他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虽说,现在已经步入了现代社会,但是,对于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瑰宝,我们也要将它继续发扬一下!

也有资料显示,杨家人因为抗辽而损兵折将,也看到北宋王朝的腐败,自知无力回天,后来一部分隐居于陕西户县秦岭牛头山下庞光镇,名为:“杨家庄”。这里,穆家则与杨家庄相邻名为:“穆家堡”。并且,迁了焦占、孟良二将的尸骨于旭日东升之处,名为:“焦将村”。这是有实据可查的,焦占孟良的坟墓至今保留完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探究竟。

参考资料:

『《杨家将的后代现在何处?》、《杨门虎将》、《陕西户县秦岭牛头山下的杨家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