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小白开始自学针灸(从0到1小白能上手)

背景介绍:2016年1月19日,在董昌盛中医科普群中董医生针对《如何练针灸?》进行了一次线上公益科普课堂讲授。内容整理后如下:

怎样从小白开始自学针灸(从0到1小白能上手)(1)

大家好,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简要的交流。

其实大家称我为老师我很惭愧。因为这个社会上用针的高手很多,而我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其实功力还远远不够。我也在不断的学习、摸索。我只不过比大家多学了几年中医而已,所以可能会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如果发现也可以多和我交流。

关于练针,首先第一个部分理论,第二个部分讲一下我自己是如何练针的——就是我的实践。

首先谈一下理论。

理论其实很简单,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练心意、练指力、练手法、练运气

怎样从小白开始自学针灸(从0到1小白能上手)(2)

第一点, 练心意

其实这个概念很多人并不一定了解。练针中的心意是指,练习者对针感的体验对针的控制

我们都知道中枢神经系统是控制人体的感觉和运动。当心意高度集中的时候,指感最为敏锐,指力也最强,手指运动灵活性和协调性最好,病人也最容易得气。

因此练针首先要练习心意。

这是目前很多的专业医生所忽视的,可能中医爱好者也是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

《内经》认为,针灸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调神。

它记载:用针之要,无忘养神。凡刺之针,必先治神。并指出用针时如果忽视治神,就可能出现精神不专、致意不理,造成神气不相随,入针气不致的不良后果。这实际上强调了练习心意的一个重要性,并向习针者提出了练心意的具体要求。

既然练心意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练习呢?其实很多的老前辈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练习方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如:蔺云桂先生在《针法灸法图解》中就明确提出了——准确练习针法和指感练习法。

练习心意的关键在于练针时思想集中凝神于指端、针尖细心观察针下的感觉加以体会。同时要提高手脑协调控制好针的能力和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精神。

如果大家去过我门诊,你们就会发现我针刺的时候,无论有没有出汗,无论出多大的汗我都不会用袖子擦。因为这时我已经忘记了我出汗,所以说这个心意的关键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点,大家想练成针刺的话,它是非常困难。

怎样从小白开始自学针灸(从0到1小白能上手)(3)

第二点, 练指力

指力,不仅指手指力的强度,更重要的是操作者控制毫针的能力,将有限的指力控制和集中在针尖上,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能。

从广义上说,指力包括了掌力、腕力、臂力,甚至全身气力和意念的协调。这种力量是一种"巧力",应当"强而不猛,迅而不躁,轻而不漂,和而不滞"。

我们所接触的到的毫针已经脱离了古代的一个范畴。

古代我们一般用纯金或者是纯银来制作,所以俗称银针。如果想成做银针的话,它必须有一定的粗度。因为银针比较脆、金针比较软,所以如果不粗的话很容易会断。但是目前采用的我们不锈钢针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时,我们目前的毫针针体细软,那么如果没有相当的指力是很难顺利进针、随意运针,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疼痛。

我曾经举办了一次埋线的讲座,朋友问我针刺会疼吗?其实我的答案很简单,如果大家找我门诊,经由我针刺的话,大家就会知道针刺会不会痛?

许多研究表明:指力的大小与得气、针刺感的强弱及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着针刺的疗效。有适当的指力,才能持针端正,进出自如,易于得气、守气。所以,我们古代经典《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就记载一句话,叫做"巧妙元机在指头"。《素问·宝命全形论》对用针者提出,要做到"手如握虎"。我的老师曾经教导我时,他非常强调一句话:握针如握虎。如果指力不够的话很麻烦。

所以大家想练针的话, "练针先练指",指力的练习是练习针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事实上,老一辈针灸专家都特别重视指力练习。如果细心观察针灸名医之手,都会发现其刺手"合谷"部肌肉往往异常丰厚,甚至成为一个近似核桃样隆起,所以说他们针刺时的功力要比普通医生大得多。

所以我们认为,均匀而果断的指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切实掌握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条件,徒手练习与实针练习相结合。

第一:徒手练习

我们可以这样做来做:

五指自然分开,指腹按压在桌面上(或书本上,或小沙袋上),向前、后、左、右做推、揉、按、压等动作,以此来锻炼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同时单练拇、食指。平时我们进针的话,拇指和食指是很重要的。(2)经常搓捻拇、食指(又称捻线法)。(3)颤动手腕,或拇、食、中指捏紧,上下捣动。

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内容还不错,请传播出去给更多需要的人,多多转发、点赞。当然,我们更期待和欢迎您的建议、留言和互动。

大家一起健康,平安。

编辑:郭娟

审校:董昌盛

怎样从小白开始自学针灸(从0到1小白能上手)(4)

医瘤中医董昌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学、中医肿瘤学研究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上海市健康科普高级讲师

周氏梅花针灸第八代传人

提倡中医综合疗法

经方为主身心灵同调

擅长肿瘤及各科杂病

弘扬中医药传统精粹

传播正能量古今智慧

赶快点赞收藏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