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

点击“蓝色”关注

春暖花开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1)

腊八节,致我最在乎的你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2)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连续经历了两个”秀恩爱“的节日,

是不是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

有点伤心欲绝?

现在终于迎来了一个属于吃货的节日,

所以不要伤心,这篇文章送给

最在乎的你!

咳咳,先别急着吃吃吃啊,

腊八节可是有很深的历史韵味的哦。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3)

腊八节

腊八节_简述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4)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

在腊八节的由来传说中,流传最广泛的,最被认可的一种传说是牧女乳糜救佛祖。这一传说被认为是腊八节由来的传说中最为真实的一个,腊八粥也因此传说而来。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因忍看着众生经历生老病死之苦,离开了自己的宫殿,修行入道,但是释迦牟尼苦苦修行多年仍然一无所获。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

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牧女的名字叫苏耶妲,即为善生的意思,苏耶妲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大家今天都在吃什么呢?

陕西(腊八面):许多地区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丶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在腊八早上食用。

甘肃(素腊八):甘肃威武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食,民俗称“扁豆粥泡散”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5)

西宁(麦仁饭):腊八节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熬煮,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江浙(甜咸有分):熬腊八粥分甜咸俩种,咸粥只添青菜和油。甜粥需要加茨菰、荸荠、松子仁、芡实、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6)

北京(讲究,腊八蒜):北京的腊八粥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栗子、杏仁、葡萄、青丝、玫瑰等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准备食材,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当天还要用米醋泡制剥了皮的蒜瓣,保存到大年三十的时候启封,正好就着饺子吃。

还有腊八豆腐,吃冰等习俗。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看的眼花缭乱,肚子早就在抗议?不得不说腊八除了喝粥,着实还有许多美食啊。临近放假,同学们不仅可以品尝,也可以自己动手尝试一番哦。最后奉上一个吃货福利。

手残党也可以做的吃货福利

奉上一道经典的广东民间汤羹:

八宝冬瓜羹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7)

☑材料:腊鸭肾、鲜鸭肾各1个,鲜草菇、冬菇、莲子、鲜虾仁、叉烧各50克,猪瘦肉100克,冬瓜400克,生姜3片。

☑ 烹制:腊鸭肾、冬菇浸发;鲜草菇洗净,切对半,“氽水”,各材料分别切粒状。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清水1000-1250毫升(约4-5碗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用。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8)

此羹

口感爽滑柔顺、鲜美可口、迎合味蕾,有滋润脾胃、益气生津、健康养 生之功效,男女老少皆宜。

看完是不是想去喝一碗暖暖的,充满爱的腊八粥呢?据小编所知,一食堂、五食堂等各个食堂都有好吃的粥供应,外街同样也有哦。

但原谅小编不是一个真正的吃货,不能为广大吃货朋友们“指点迷津”。

不过我大涉外美食那么多,

总有一款适合你的。

诸君还不快去探索?!

腊八节祝福我在乎的人(致我最在乎的你)(9)

涉外经济学院

新媒体工作室

文字| 王承艺

图片| 陈蓉 王承艺

编辑| 袁井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