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皮影的制作方法(古老皮影在逆境中复兴)

新华社昆明12月21日电(记者姚兵)硝皮、铲皮、打磨、雕刻、上色、连接……制作一副“皮靠子”(皮影表演道具),最快需要一个月文学、历史、美术、音乐……若想手持这副“皮靠子”,端坐白幕背后,成为一名皮影戏表演者,则需要多年学习和积累,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腾冲皮影的制作方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腾冲皮影的制作方法(古老皮影在逆境中复兴)

腾冲皮影的制作方法

新华社昆明12月21日电(记者姚兵)硝皮、铲皮、打磨、雕刻、上色、连接……制作一副“皮靠子”(皮影表演道具),最快需要一个月。文学、历史、美术、音乐……若想手持这副“皮靠子”,端坐白幕背后,成为一名皮影戏表演者,则需要多年学习和积累。

出生于1992年的刘朝侃是云南腾冲刘家寨皮影戏第六代传人。除了造型与用料不同,刘家寨皮影的一大特点是集制作与表演一体,而这也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少年时代叛逆的刘朝侃一度因为学艺辛苦而远离祖传的皮影戏。

刘朝侃在位于腾冲高黎贡国际旅游城的刘永周皮影馆内制作“皮靠子”。 新华社记者井辉辉摄

大学毕业后,为了“做出点事情”,也为了“世代的情怀”,他决心振兴日渐式微的刘家寨皮影。“皮影戏就像一个金矿,需要开发,需要年轻人找方法。”通过在腾冲成立公司,开设皮影馆,刘朝侃让旧时家庭作坊制作、走村串寨表演的皮影戏走向了产业化发展。

“爷爷每天都低着头在八仙桌上刻。”说起对皮影最初的印象,刘朝侃的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的笑容。“爷爷经常给我讲故事,历史故事、近代故事、神话传说……我最爱听《西游记》,每次爷爷雕刻皮影我就坐在他旁边,边看边听故事。”

刘朝侃第一次尝试雕刻皮影是在小学四年级。“爷爷收到一批订单,但是没人帮他刻。他就帮我画好图案,教我捏刀,先在硬纸板上练习,然后刻一些简单的部分。”刘朝侃说,爷爷有意无意的引导让他走上了学习皮影的道路。

刘朝侃在位于腾冲高黎贡国际旅游城的刘永周皮影馆内表演皮影戏。 新华社记者井辉辉摄

然而,上中学之后刘朝侃开始叛逆,不愿继续耗费时间在学习皮影上。尽管如此,他认为爷爷的教导是自己日后与皮影重聚的重要原因。“爷爷的儒家思想是融入骨子里的,他一直教导我要讲仁义忠孝,做一个心好的人。”

正是出于对传统文化、家族技艺的责任和情怀,一心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刘朝侃,大学毕业后选择回腾冲发扬皮影戏。“随着网络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皮影戏已经走下坡路很多年了。”刘朝侃说,尽管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但做了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让爷爷开心。

一开始,刘朝侃跟着婶婶和爷爷的另外两个徒弟在腾冲和顺古镇表演。然而,表演场所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对皮影戏的传承发展又不重视,刘朝侃决定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整理思路后,刘永周皮影馆2015年在腾冲高黎贡国际旅游城正式成立。刘朝侃说,开馆投资了40多万元,他借了大学生创业贷款,还得到了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帮助。

目前皮影馆“隔三差五有团队来看”,晚上则接待散客。表演剧目新旧结合,既有传统的,也有刘朝侃根据当代人口味创新的,不少都加上了字幕,方便观看者理解。“主要是民间小故事改编的,现在还考虑结合远征军历史开发一些作品。”

除了剧目创新,刘朝侃还在皮影馆设立了体验区,游客可以体验皮靠子雕刻和上色,并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使用皮影工艺制作的各式挂件也受到游客欢迎。“有的小孩看完之后吵着要到后台看看,这些我们都允许,希望越来越多的小孩喜欢上皮影戏。”刘朝侃说。

经过两年的运营,皮影馆已经能够盈利。刘朝侃说,等到资金充足,希望加大力度开发新剧目,培养专业的皮影戏表演人才。“目前的表演人员还是业余为主,平时在村里,有演出才过来。”刘朝侃说。

在距离刘永周皮影馆约40分钟车程的刘家寨,记者见到了刘家寨皮影戏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朝侃的爷爷刘永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朝侃的爷爷刘永周在刘家寨老院内制作“皮靠子”。 新华社记者井辉辉摄

由于年事已高,刘永周不便频繁往返于刘家寨和皮影馆,但他还坚持在刘家寨教授皮影制作、演唱技艺,偶尔也会抽时间到皮影馆指导。“这几年来学的人越来越多,我现在有十多个徒弟。也有外地来的,但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学得会,要七八年、十几年。”刘永周说,“要想留住人,皮影戏本身要发展好。”

“孙子开了皮影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他做得好。”谈到皮影戏的未来发展,刘永周首先肯定了孙子的所作所为。“有生之年,我会尽量帮助他。希望他以后能发扬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