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拜老爷历史意义(广东潮汕人风靡的拜老爷习俗)

潮州位于粤东潮汕平原,其地理环境造就了潮州地区的原生文化,并使其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和活力,正是潮州民间文化的独特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以至于有人提出要建立专门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潮州学”。

潮汕拜老爷历史意义(广东潮汕人风靡的拜老爷习俗)(1)

在潮州的民间活动中“拜老爷”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且普遍的活动,如今对潮州民俗的研究都离不开这项活动,潮州特有的民间音乐、木偶戏等都有拜老爷的影子。拜老爷顾名思义其祭拜的对象是“老爷”,老爷本是旧时对上级或者统治者的尊称,所以拜老爷活动中祭拜的对象并非一人,各种神明皆称为“老爷”。

潮汕拜老爷历史意义(广东潮汕人风靡的拜老爷习俗)(2)

潮州城东南七公里处的仙田村是由连成一片的三个村庄组成的一个人口过万的宗族村落群,在仙田村可以看到最原汁原味的“拜老爷”仪式。丁姓在当地是很大的宗族集团,包括仙田在内的周围十三个村都是丁姓亲族。据地方志和族谱所记,丁氏宗族的开基祖宗是南宋的太常寺卿丁允元,丁允元在潮州为官其间乐善好施、兴建学堂,深得民心,其影响力仅次于唐代被贬来做潮州太守的韩愈。丁公受当地百姓爱戴,并被作为地方神明享配于潮州韩愈庙内,其后人为丁公兴建宗祠举行祭祀。建在仙田村的大宗祠是周围丁氏十三村的总祠堂,每年仲冬时节丁氏族人便举行祭祖仪式,以祈求地方平安、家人健康。

潮汕拜老爷历史意义(广东潮汕人风靡的拜老爷习俗)(3)

除祭拜先人外,每到腊月潮州人便会举行“送神”仪式,送神便是送各位神仙回天庭休假,感谢神明一年来对各家的保佑。在正月二十日前后,还会举行迎神归庙的仪式,也就是神仙“上班”了。这个时候往往是由村中的族长或者有威望的长者掷杯珓以占卜吉日,吉日前村民们会在广场搭建好神坛、戏台、供棚,然后从庙中把神轿抬到广场上,一切安排就绪后,村民们便前来祭拜,此时的祭拜就称为“拜老爷”。祭拜完毕后,村民们会在之前选定的吉时举行抬轿活动,抬着神轿在村中游走,每家每户前都会经过,象征神明会保佑家家平安。

潮汕拜老爷历史意义(广东潮汕人风靡的拜老爷习俗)(4)

“拜老爷”的活动虽然有很长的历史积淀,其仪式有固定的流程,但是每一次的组织,特别是组织像丁氏一样的大族其实还是很不容易的。

祭拜前很久,族内就会派族长和各房派祠堂会统一安排,建国后便由“老人组”商议祭祀活动,老人组代表传统的一方,所以很有号召力,但是他们并没有先前族长的权力,活动中的很多事宜仍要借助村委会的力量。

在抬轿游神时,最重要的力量来自锣鼓队,锣鼓队中每一组的任务也不尽相同,有向村民收取游神费用的敛钱组,有跳舞的表演组,有抬神像的护驾组,有负责仪仗的标旗组等等,如何协调各组间的活动也是重要的工作。活动中的开销也是个问题,开销主要在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游神队,一部是搭建神厂的花销。

潮汕拜老爷历史意义(广东潮汕人风靡的拜老爷习俗)(5)

从潮州的“拜老爷”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家族在聚落中所起的凝聚作用,祭祀活动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加深了家族的凝聚力,活动中的统筹分配更是可以看到传统力量对人们的号召力。

建国后,一系列新的措施分散了宗族的传统势力,但还是大量保留的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妨将“拜老爷”看作是潮汕地区历史的影子,借此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祭祀活动给精神层面赋予的含义。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投稿 / 认识民俗君,请加beijingminsu

右上角 关注,北京民俗专注民俗文化类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