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为何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古人为什么将自己的孩子称为犬子)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民族,向别人介绍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时,总是以一种谦卑的方式介绍。在提到别人的家属时,又总是使用尊称的方式。

举个例子,古人说我时,一般用敝人,指的是德行不高的人,用于称呼自己。对待自己的妻子,则是用拙荆,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的女人。对于儿子,则是使用的“犬子”,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狗儿子。

古时候为何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古人为什么将自己的孩子称为犬子)(1)

但对待别人时,则是比较尊敬,比如说令尊、令堂、令爱、令郎等等。

当然,如果是与对方有仇,或者看不起对方,则会反过来,比如《三国演义》有这么一个桥段,孙权派人向关羽提亲,结果关羽就说了一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称呼是非常重视的,不过其他的称呼都还好说,为什么在称呼自己儿子的时候,会用“犬子”如此难听的字眼呢?

“犬”是狗的意思,用在人身上就是一种侮辱性的词汇,当然,某些所谓的爱狗人士除外。

我们都知道,古代要养活一个小孩儿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孩子能够容易养活,民间就有个传言说给子女取一个低贱的名字,就能更容易养活。比如,汉武帝刘彻,据说小名就叫刘彘,刘小猪的意思。

这个习俗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小时候可能都还听过村里面其他孩子的小名叫二狗子等等。

“犬子”这个词汇也是源于此。

这个故事的来源记录在《史记》中,西汉时有一个大文学家叫司马相如,就是那个与卓文君有着凄美爱情故事的司马相如。

古时候为何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古人为什么将自己的孩子称为犬子)(2)

相传在司马相如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喜欢读书,又喜欢击剑。他的父亲很是喜欢他,为了将其顺利养大成人,故而取名“犬子”。

也就是说,“犬子”原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随着司马相如的渐渐长大,他觉得“犬子”这个名字很不好听,加上仰慕战国时期蔺相如的为人,故而取名为“相如”。

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他的小名也渐渐地为什么所知,于是人们开始纷纷效仿,谦称自己的儿郎为“犬子”。

这种附庸风雅之风逐渐扩散开来,一直传到现代,成为了中国人不自觉的习惯。

古时候为何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古人为什么将自己的孩子称为犬子)(3)

中华民族的文字博大精深,这种谦称其实也表现了中国人谦虚的心态,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