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

#心晴计划#

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1)

清晨起来打坐,一盏自己手作的灯陪着我,我很欢喜。百合花,是几个月前自己亲手种下的花球,如今开花了。

这是我第一次种百合,以前就很爱,但仅限于香水百合,粉粉的;白百合,清新干净;黄百合,明丽友好;买回来插在家里,一屋子生动清香的气息。

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2)

没想到自己种的百合第一盆开出的是这个颜色, 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说实话,惊艳了我,从此,百合花在我的印象里又有了艳丽的模样。

我的认知,又被拓宽了一点。

打完坐走到阳台,第一眼看到地面上有一只昆虫一动不动,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只蜜蜂面朝天躺在那里,它死了。

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3)

我想,我认得它……

它应该是昨天晚上我见过的那只蜜蜂:

昨天晚上,我正在客厅看电影,要选定第三期观影写作心理成长小组的最后一部电影。

我的客厅整个都是一个大榻榻米,所有的坐椅都很贴近地面,那时我正坐在豆沙包懒人沙发上,看到一只黑色的小虫子从我脚边慢慢爬过去。

我下意识的缩了缩脚,以为是一只小蟑螂,准备起身用纸巾捏死它。一定神儿,觉得哪儿不对:

我的客厅每天用毛巾擦的,很干净,很久没有见到蟑螂出没。

蟑螂爬得比它快,而且我的脚在它旁边动了,它竟然没有像蟑螂那样很警醒的迅速走掉。

我凑近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种蜜蜂。

我不知道一只蜜蜂为何深夜造访,可能因为我家阳台各种鲜花正在竞相开放?

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4)

那小蜜蜂也应该呆在阳台才对,为何它要这么冒险来到我的客厅,它难道不知道,人类有时真的是很危险的物种?

造访我家客厅也就罢了,为何它现在要爬在地面的榻榻米垫子上,而不是飞着的?

它是老了飞不动了?还是之前遇难到什么东西晃动碰到了它,它以为是敌人所以蛰了人家,导致自己这样了?

我当然不得而知。

轻手轻脚用纸巾包起它,放在了阳台的花朵上,它就那样趴在那里,艰难的挪动。

听说蜜蜂一旦蛰了人,它自己也就活不了多久,因为蜂针是它身体的一部分,不能再生。

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5)

为避免自己胡说八道,我特意百度百科了一下:一般情况下,蜜蜂很少会选择蜇人,除非他们判定这个人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原因一:蜜蜂得尾针很特别,不仅连着脊柱,还牵着内脏。

我们常见到、听到蜜蜂蜇人,比如捅蜜蜂窝,那是蜜蜂恐惧失去家园,拼了命也要挽救或报复。

蜂针是连接着脊柱和内脏的,毒腺在体内,并没有自动脱落尾针的功能,针上有倒刺,一旦刺进去就很难拔出来,所以它们在蜇完人,用力飞走那一刻,很可能穿肠破肚,惨不忍睹。

而蜂毒对某些人来说,会有致命可能,所以蜜蜂是在以命搏命。

原因二:蜜蜂的寿命本来就很短,即便是不蜇人也活不了多久。

一般蜜蜂寿命在30到40天左右,抛开幼年期,时间没剩下多久。但凡蜇人的蜜蜂一定是年长成熟的蜜蜂,它们的毒腺作用也比幼年蜜蜂强很多。

要保护安危,也自然是年长的蜜蜂了,毕竟是用命在拼,对于一个种族的繁衍来说,遇到危险时,承担者首当其冲的是成年蜜蜂。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独有的自保方式:例如壁虎断尾求生、蜥蜴变色隐身、蜜蜂蜇人。

足以见得,蜜蜂不是感觉遇到生命危险,它是不会随便蜇人的。你想啊,生死是本能,谁能冒着死亡的风险蛰人,蜜蜂也不是傻子,它也同样有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

不过,蜜蜂的自保行为确实有点过于悲壮了。

细细想一想,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

有时为了一个心中积怨数年的假想敌(也可能是幼年时伤害了自己的父母),我们常常一叶障目,已无法看清对方早已变化,早已不是当年自己心中的那个人。

当然,也就无法看清对方除了当年自己看到的那些阴影部分,还有很多是完全相反的、正性、阳性的部分了。

于是,一辈子用恨与之连接,用悲伤持续喂养自己。

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同时也是一杯毒药、一把枷锁,锁死了自己灵动的心。

让自己像被冰封万年、深陷泥沼,不能动弹,无法展翅,又如何有能力去获得,属于自己此生独立生命应有的自由?

如今不再有人想伤害你,只是你早已经习惯了被持续伤害。总以为那些外面的伤害还存在,殊不知,持续伤害你的根源,是自己内心过去对遭受伤害的恐惧和恨意在延续。

正所谓鱼死网破,这不是蜜蜂又是什么?……很多人穷尽自己一生宝贵的时间,都在做这个。

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6)

我用手托起死去的蜜蜂,和不同的花朵合影,不知道它生前最喜欢哪一朵?

阳台上的月季也要开了,春天过了,夏天来了……

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7)

鱼死网破一站到底(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这么做)(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