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老版本(沂蒙山小调的前世今生)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沂蒙山小调老版本(沂蒙山小调的前世今生)(1)

沂蒙山小调老版本(沂蒙山小调的前世今生)(2)

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沂蒙山小调》歌词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曲调却已悠久。

费县处于沂蒙山腹地,沂蒙山区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历史名人诸葛亮、王羲之及孔子贤者七十二人中有十三人均为临沂人,费县处于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处,所以费县地区文化在齐鲁文化的结构中吸取了精华。费县的音乐文化在多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不断的发展,早在明清时期,鬼谷子王禅在云蒙山修仙的民间小调就在费县广为流传,这就是《沂蒙山小调》曲调的起源——花鼓调《王禅修仙》。

沂蒙山小调老版本(沂蒙山小调的前世今生)(3)

沂蒙山小调老版本(沂蒙山小调的前世今生)(4)

而这是《沂蒙山小调》的词谱:

沂蒙山小调老版本(沂蒙山小调的前世今生)(5)

可以看出民间小调《王禅修仙》曲调与现在唱的《沂蒙山小调》曲调基本相同,后经过人民群众的传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填写上了不同的内容。

沂蒙山小调老版本(沂蒙山小调的前世今生)(6)

沂蒙山小调老版本(沂蒙山小调的前世今生)(7)

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也是一片奉献的热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革命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很多是唱着《沂蒙山小调》英勇献身的。

这一首歌曲就是沂蒙人性格的画龙点睛之笔,那些曲调里,歌唱的是临沂人的忠孝仁义、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就是这样的歌曲,支撑起沂蒙人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在其后积极投身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如今,我们更爱唱《沂蒙山小调》,四处回荡的歌声唱的是费县人的艰苦奋斗,唱的是费县人的美好愿景。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新征程,勤劳勇敢的费县人将在《沂蒙山小调》的优美歌声中延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文中内容来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小编更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