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到东西就像吸铁石一样(这些东西都能塞进身体里)

最近小红在网上看到一组图,大受震撼,必须发出来让大家一起康康(分享是种美德),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摸到东西就像吸铁石一样?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摸到东西就像吸铁石一样(这些东西都能塞进身体里)

摸到东西就像吸铁石一样

最近小红在网上看到一组图,大受震撼,必须发出来让大家一起康康(分享是种美德)。

(据说是恐怖分子想吞手榴弹同归于尽,结果吞下去后发现无法拉环引爆)

(这告诉我们,把戒指放进蛋糕里求婚有危险)

(不知道手机还有没有信号)

(这是海绵宝宝?)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奇葩的异物进入身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干不出来。

除了这些奇葩物品以外,其实日常医院里接收到的“常见异物入体”病人不要太多。其中哪些可以自行解决,哪些要就医?下面的实用生活小知识收好!

异物入眼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些场景:在户外风大时被灰尘、沙子迷了眼;涂护肤品时不小心涂进眼睛;骑自行车时迎面飞来一只蚊虫,在闭眼的前一秒成功进入眼睛。

异物入眼后会有强烈的异物感和摩擦感,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揉眼,就跟条件反射似的,手不自觉就抬起揉起来了。

殊不知,异物入眼后最忌揉眼。因为异物进入眼睛后最先黏在眼球最表面的角膜处,如果这个时候揉眼,异物非常容易摩擦损伤角膜

● 正确做法是:

如果异物较小,可以先闭眼,机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分泌大量泪水,等泪水快要流出来的时候再慢慢睁眼眨两下,大多数异物就会随着泪水排出体外。也可以多次眨眼利用泪水把异物冲洗出来。

如果异物稍大一点,可以把上眼睑提起来,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轻轻把异物挑出来。(最好由医护人员操作)

如果看不清异物,也可以用生理盐水对患眼进行反复冲洗,有时候也能把异物冲出来。

异物入耳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南方的夏天,蚊虫多到犯密集恐惧症,每当蚊虫在耳边嗡嗡响的时候都不敢伸手打它,害怕这一打反倒把蚊虫拍进耳朵里。

像蚊虫这样的动物性异物入耳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因为耳道里的环境较为湿润温暖,蚊虫觉得这就是它向往的“地方”,可能在你熟睡时钻进去。

一旦发生动物性异物入耳,千万别用手指或棉签掏,这样只会让这些动物性异物越爬越深,甚至可能损伤鼓膜

● 正确做法是:

在一个黑暗环境中打开手电筒照耳孔,蚊虫具有趋光性,手电筒的光能诱导蚊虫飞出耳道

或者利用体积较小昆虫在液体中飘浮的特点,滴入麻醉药或者乙醇等,并使患耳垂直向上,让昆虫自行飘浮出外耳道。

如果不能自行取出,一定要立刻就医。

异物入口

谁小时候没误吞过几个口香糖呢,一开始还会被大人所谓的“口香糖会黏住肠子”吓唬住,后来发现根本没那回事,大人的嘴骗人的鬼。(还是要遵守口香糖的正确吃法哦)

还有“西瓜籽会在肚子里发芽”也是小时候常听的言论,结果隔天就在便便中看到昨天吞进去的西瓜籽。(吃西瓜不吐籽或者懒得吐籽的同学在留言区集合)

以上两种异物入口都无需特别处理,但如果是鱼刺就要小心了。喝醋软化鱼刺(醋在食管中只停留几秒,怎么软化?)、吞饭(把鱼刺推向更深处,可能造成并发症)皆不可取。

● 正确做法是:

立刻停止进食,如果位置较浅(口咽部,能看得见),可自行处理(用力咳嗽或让亲友取出);如果位置较深(喉咽或食管内,看不见),或者怎么咳嗽也取不出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通过鼻咽镜把异物取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在吃鱼后没有明显的异物感,但一周后有明显的胸口疼痛,这可能是鱼刺卡在食管黏膜上并发感染,需要及时就医取出。

异物入皮肤

外卖养活了当代年轻人,但有些外卖的一次性筷子真的蛮劣质的,一不小心就被筷子上的小木屑扎到手,不能完整拔出,怎么办呢?(小玻璃同理)

通常来说,浅表的小异物会随着伤口代谢排出体外,也有一些扎得较深的留在体内,并无多大影响。但如果你恰好对留在体内的这个异物过敏,就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异物肉芽肿

异物肉芽肿常表现为表面皮肤隆起、增厚,如果没有疼痛发炎的话可以不用管,但如果越长越大且伴有明显疼痛感就要及时就医取出异物。

(手上取出的木屑,图源参考文献3)

(玻璃肉芽肿患者术后取出异物,图源参考文献4)

异物入肛门

可能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追求快感的方法越来越五花八门,比如往肛门塞东西追求所谓的“前列腺高潮”。小红在网上见过塞灯泡的、塞弹珠的、塞黄瓜的,甚至有塞黄鳝的…

肛门承受了太多本不该承受的东西,所以它也会抗议--让你取不出来,这个时候就别等了,赶紧就医才是上策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你有没有get到新知识?或者遇到过哪些异物进入身体的事情呢?留言区评论告诉小红吧~

〔参考文献〕

[1]周玉玲,刘树维.外耳道异物分析及取出措施总结[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2):102.

[2]罗勤.鱼刺卡喉,用对方法是关键.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9):64-65.

[3]邱康华,余斌南,黄为民,肖文军.左中指异物肉芽肿1例[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9,39(08):824 856.

[4]朱磊,王刚,杨迟,徐祥宇,王俊.面部玻璃肉芽肿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49(11):679-680.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05月24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jina 责编:Yellow&Fanny 审核:李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