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联100副励志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有的朋友闲暇时自己也创作对联,颇有精彩之作。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如果有朋友创作了对联,不妨留言分享哦。

当然,有的朋友自己不创作对联,却喜欢欣赏古人名联。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3副传世名联。这些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确实有真水平,令人称叹。

第1副对联: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

这个对联是清代才子郑板桥所写。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全能,在对联上也是高手,留下了许多经典对联。

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过郑板桥写给自己六十大寿的名联:“常如作客,何闻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枚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千古名联100副励志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1)

这里言归正传,聊聊“竹疏烟 补 密;梅瘦雪添肥”这个对联的精彩之处。我们知道,郑板桥非常擅长画竹,与苏东坡那种“不可居无竹”的爱好相同,堪称“竹之知己”。上联正是体现了郑板桥对于竹子的细致观察。

郑板桥眼中的竹子,是比较稀疏的,然而云气蒙蒙,恰好补充了竹子的空隙,显得很繁密。而这种“繁密”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乃是人的感觉,显示出“烟中竹”的可爱。

千古名联100副励志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2)

下联用语新奇,古人经常说寒梅冷梅,却很少说“瘦梅”。郑板桥说“梅瘦”,并非嫌弃,而是有一种喜爱与垂怜在其中,恰恰又有“白雪”来增添梅花的“肥”。这个添字用得很妙,其实并对非真是“肥”,而是雪里梅的魅力,让郑板桥喜爱不已。

我们看这个对联,只有景物描写,却具有一种生动的感觉。因为“补”字和“添”字两个动词用得极其巧妙,对仗工整,还具有一种拟人的手法。当然,对联之所以精彩,其实还运用了画画的技巧,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图画。

千古名联100副励志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3)

第2副对联:董圣人,康圣人,董康圣人;李学士,白学士,李白学士。

这个对联乃是张伯驹所对。这个张伯驹乃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更因为家庭富贵,收藏了许多国宝级文物。

后来,张伯驹把展子虔《游春图》、杜牧《张好好诗》、范仲淹《道服赞》等国宝级文物捐献给国家,爱国精神令人赞叹。

千古名联100副励志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4)

张伯驹平生喜爱对联,著有《素月楼联语》,乃是一个对联高手。而这个对联正是张伯驹自己所记载的一个名联。当时张伯驹和 恽 宝 惠住在文史研究所宿舍里,恽 宝惠说:“有一个上联,二十年都没有人对出来。董圣人,康圣人,董康圣人。”

董圣人,指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等书,被称为“圣人”。康圣人,指的是晚清名人康有为,当时称为“南海圣人”。董康,是近代法律家、大律师,并没有圣人的称呼。

所以,上联的妙处在于,董仲舒和康有为两位圣人简称“董康”,但同时董康是一个人名。如果要对出下联,自然也要采用这样的人名格式,具有相当难度。

结果张伯驹很快对出下联:“李学士,白学士,李白学士。”李学士,由于历史上有许多学士都姓李,难以确指,比如唐代名相李泌就是“翰林学士”。白学士,指的是诗人白居易,同样担任过翰林学士。

千古名联100副励志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5)

而李白就不必多说了,李白担任翰林学士,让高力士脱靴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伯驹的对句比出句更加经典。原因在于,董康并非圣人,而李白乃是学士。

当然,也有人认为李白并非翰林学士,而是“翰林供奉”,这里牵涉到一些历史知识,就不仔细展开了。但普遍说法,李白仍是翰林学士。

以此而言,张伯驹的对联水平确实很高,毕竟他是立刻想出下联,一下子对出了“二十年没对出的绝对”。

千古名联100副励志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6)

第3副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没错,这个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读音和字义。对联的作者乃是明代大才子徐渭徐文长。关于徐渭的民间故事有许多,其实很多都是牵强附会,把故事按在徐渭这个名人头上。

但是徐渭确实才华横溢,不但画画很厉害,而且在戏曲、文章和对联上都有很强的水平。这个对联是徐渭的名联,至于其中奥秘,我想还是请网友们解答吧。相信很多高手都看过这个对联,都知道这个对联的读法吧。

千古名联100副励志对联(出自对联名家之手)(7)

大家还知道哪些经典的对联呢?你们自己有创作对联吗?欢迎留言,也记得关注我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