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恰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他风华正茂)

《觉醒年代》中他第一次出场时的两分钟让人印象深刻:手里拿着一沓《青年杂志》的他在雨中奔跑,一路上经过卖孩子的妇女,也遇到坐在汽车里吃面包的小少爷,还有鲁迅笔下的看客正在目睹着这一切,其中不乏资产阶级的少爷和小姐。这一切的一切,不公、压迫、富贵、罪恶、穷苦、迷茫,都被他尽收眼底。他抱着手里的至宝正在赶路,可是眼神却又分明了看到了眼前的种种。 也许从那一刻,或者在那之前,他便已经看到了,并决心拯救他们。

想当年恰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他风华正茂)(1)

今天先不说《觉醒年代》,先说说另一部以他为主角的《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不长,23集,用生动的镜头帮我们去回忆那个动荡的年代,那群意气风发的青年,那些震动人心的理想,那种振奋人心的意志,那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坚持。此时的他,身边有亲人,有朋友,有老师。

开学第一天,校长孔昭绶便亲自来到宿舍看望同学时,望着一双双期待而又充满力量的眼睛,不无感慨:“我中华百年积弱,只因大智未开”,鼓励学生们“以我之所学,为民智之开启而效绵薄,为民族之振兴而尽一己之力”,这既是对学生的期待,也是一师的老师们毕生所固守的梦想。学生们或许没有发现,这个夜晚,他们的人生已经开始改变。

想当年恰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他风华正茂)(2)

修身课老师杨昌济为他们上了第一课,台上是祥和而充满智慧的老师,台下是一颗颗火热的心。“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在之后的五年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学正是以自已的行动回答了昌济老师这一问。

他们自强不息。是他们成立了读书会,纵论国家大事,寻求人世真理,一次次的辩论和讨论,让他们逐渐找到了真理。也是他们,或则秉烛夜读,或则本着“野蛮其体魄”的宗旨锻炼身体。还是他们,成立学生军,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想当年恰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他风华正茂)(3)

他们勇敢无畏。在湖南的舆论都被控制,人民都被蒙蔽时,校长敢把“论袁大总统亲日政策之英明”的征文换成对袁世凯的口诛笔伐,敢冒死组织学生集会,一席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讲话,感动了多少人。学生们则找来进步言论,刊印成书散发。也是他们,用鞭炮和烧火棍逼走了三千土匪,保住了长沙城。他们同样调皮。在雨里大叫,在街头朗读,为了办工人夜学,他们还上街演戏。他们也会坐别人的霸王船,他们巧妙地帮助被逼婚的女孩子,让土财主哭笑不得。

想当年恰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他风华正茂)(4)

是的,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的思想,他的体魄,他的能力,他的勇敢,让他成为学生的中心,他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但是,这部电视同样成功地塑造了他身边的众多英雄形象。校长孔昭绶思想先进,正义凛然,老师杨昌济才学过人,品德高尚,其他老师也同样为人师表,让人敬佩。蔡和森的平和内敛,萧子升的满腹学问,向警予的热情大方,陶思咏的坚强执著,杨开慧的活泼可爱,都让人难忘。在家长当中,毛母吃苦耐劳,蔡母敢于主动离婚,以及舍身救了校长的三爹,都是电视剧的精彩之处。在电视剧的结尾,介绍了剧中人物的实际命运,不难发现他们或则的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和参与者,或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则是优秀的老师。其中有不少人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

《恰同学少年》给我最大的享受当然是青年们那青春的朝气,以及质朴的精神。当他们一起自发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時候,当他们在橘子洲头对天呐喊的時候,当他们又做了一件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時候……我感到和他们同样的意气风发和快乐!和这些热血青年一起出现的还有一群可敬可亲的老师们,诸如杨昌济、孔昭绶、方维夏、徐特立、黎锦熙等等。这些生动的形象构成了《恰同学少年》的主体,从而使这部电视剧充满了朝气。而这种朝气让湖南企发文化的同事们感觉充满了力量。

想当年恰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他风华正茂)(5)

回到开头《觉醒年代》里他出场的那两分钟,曾经跟他志趣相近的志同道合者,在这两分钟镜头以后,便已经开始陆续分道扬镳了。在这之后,陆续开始有人牺牲,其中不乏他的挚友和亲人,甚至导师和伴侣。即使有活着的,也终身旅居海外,即使1949年他站在了那里,这些几十年前,因为信仰之争和理念之争离他远去的朋友,也没想过再和他重拾曾经的那段友谊佳话。

如果蔡和森没有牺牲得那么早,他的晚年未必会如此孤独,孤独到有的时候连个谈天说地的朋友都没有。对他和那一代的志同道合者来说,从1921年开始,已经习惯了牺牲和离别,有些离别更是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永别。

想当年恰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他风华正茂)(6)

最后用剧中蔡和森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提呢。”

与君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