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姓排名表(姓氏略考毕)

[畢 读音作 bì]

.姓氏用字:

毕姓排名表(姓氏略考毕)(1)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关于姬姓毕氏的渊源,许多史籍中记载得都一样,皆言出自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姬高。 例如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

东平、太原”;在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记载:“毕公高之后”;在史籍《万姓统谱》 上亦记载:“《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按史籍《通志·氏族略》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名叫姬高,

在商王朝末年,姬高随兄长周武王姬发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后,姬高 负责处理那些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仔细甄别、宽大为怀的政策,平反了不少冤狱, 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被称为“周初四圣”之一。姬高后被周武王敕封于 毕地(今陕西长安、咸阳北,渭水南北岸一带),公爵,他在封地建立了毕国,故而史书中多 称其为“毕公高”。

三千多年前的古毕国又称“毕陌”、“毕塬(毕原)”或“咸阳原”,在西周初年,毕国受到周 王室的十分重视,因为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旦逝世以后,都被安葬在毕塬地区 (毕原)。

毕公高是周王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周武王病逝后,他成为顾命大臣之一,与周公姬 旦、召公姬奭一起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姬诵,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军事有了较大的发展, 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

古毕国经历了三百五十二年的历史,在春秋初期的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成周(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之后,毕国势单力孤,终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陷落于西戎君主汤王之手,为西戎所灭,历国祚四百年左右。而东周王朝疲弱,根本无力还击西戎,因此毕国断了爵位,其境在此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皆西戎所据,并与秦国、晋国之间不断展开拉锯战争。 周平王则答应秦文公,将周族故地毕塬(毕原)赏予秦国。到了周襄王姬郑三十二年(秦康公嬴 英元年,公元前620年),秦国与晋国争夺关陇地区,两国之间战争频乃,诸如“令狐之战”、 “武城之战”、“夺渭之战”等,期间大大削弱了西戎的势力,一直到周顷王姬壬臣九年(秦康 公嬴英十一年,公元前610年),周顷王在秦康公的支持下发动了“攻西戎之战”,终于击败西 戎,古毕国之地就此归属于秦国。

在毕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子弟和国人流落于各地,其中有一毕公高的后裔名叫毕万,流 落至晋国境内。

周庄王姬佗十年(晋湣侯姬武二十年,公元前687年),晋国发生了著名的“曲沃代翼”事 件,国内纷乱。及至周惠王姬阆元年(晋献公姬佹诸元年,公元前676年),晋献公即位,国 家才逐渐日益强盛起来。毕万敏锐地观察到晋国政治后,考虑归附于晋国,便请卜者辛廖筮 卦。卜卦的兆头出奇地好,辛廖惊讶地告诉毕万:“哎呀,这是公侯之卦啊,没有再吉利的 了!你的家族在晋国一定会繁衍昌盛。你是公侯的子孙,将来你的子孙也一定会恢复公侯的 地位!”于是毕万就带着家眷来到晋国都城,投奔晋献公。

周惠王十六年(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冬,晋献公扩大军队编制,变原来的一军 为上下两军,自己帅上军,太子申生帅下军,随即发动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在晋献公 出征的战车上,赵夙御戎,毕万为车右。此次出兵战果丰硕,一举歼灭了同姓的个小诸侯国, 即耿国(今山西河津东南)、霍国(今山西霍县西南)、魏国(今山西芮城东北),凯旋而还,为了 奖励英勇作战的赵夙与毕万,晋献公将耿地封给了赵夙,将魏地封给毕万做了采邑。从此, 毕万有一些后裔子孙就称“魏氏”,在以后的晋国繁衍壮大起来,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成为 著名姓氏,建立有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而毕公高后代中仍居于毕国者,遂以故国名为姓氏, 称毕氏。在两周的八百六十七年历史中,周文王的这支毕氏子孙一直显赫于世,并且历代相 传,一直相传至今,史称毕氏正宗。

该支姬姓毕氏与姬姓魏氏同宗同源,姬姓魏氏属于姬姓毕氏分衍的一支小宗,族人皆尊 奉毕公高为得姓始祖。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北部一带。到了汉朝时期,有一支毕氏族人远迁东平郡生息繁衍,并且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

第二个渊源:源于任姓,出自黄帝少子禺阳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战国时期赵国史书《世本》的记载:“系自任姓所改。”任姓毕氏远早于姬姓毕氏,为 任奚氏同祖。

任姓的始祖,许多史籍皆考证位夏王朝时期车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子字为氏。 黄帝将少子禺阳敕封于任地(今山东济宁),故为任姓。禺阳的裔孙名叫任仲,食采于夏

王朝管辖区的奚地(今河北承德),因此史书中多称其为“奚仲”,他曾担任夏王朝时期的车正 (管理和制作车舆的工匠),后又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一度还迁于邳(山东徽山),因此奚仲 的后裔子孙中有任氏、奚氏、薛氏、邳氏等。

在奚仲的后裔子孙中,还有分迁居于毕塬者(毕原,今陕西咸阳),这个分支的族人便以 居邑名称为姓氏,改称毕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任姓毕氏族人皆尊奉奚仲(任仲)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屠各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西汉武帝刘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万余骑兵出陇西,对匈奴

部落展开攻击,他率部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千余里,一举击破匈奴右部,斩首虏近九百 级,并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同年夏季,霍去病次率军出陇西、北地两千余里,越 过居延泽,进军祁连山,攻击了匈奴的大本营,捕斩首虏三万余级。

西汉王朝发动的这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右部,逼迫得匈奴浑邪王要杀休屠王,休 屠王不甘被杀,遂率部四万余人归汉。当时,汉武帝分徙其众于边塞之外,因其故俗置五属 国,又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由此沟通了自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要道, 对西汉王朝与匈奴部落联盟之间势力的消长也发生了显著的影响。

到了东汉初期,原南匈奴休屠王所部分析出一个屠各部,历史上著名的匈奴休屠王之子 日磾(金日磾),在浑邪王杀休屠王之前,他原先的称号就是“休屠各王太子”。

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屠各部曾一度强大,后世的铁弗部、高车部、敕勒部、丁零部等 等,皆出自这个屠各部,其本部首领刘渊还曾建立了强大一时的汉赵政权(前赵国政权),历 汉赵高祖帝刘渊、汉赵烈宗帝刘聪、汉赵隐帝刘粲、汉赵末帝刘曜四位帝王。 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三年(汉赵末帝刘曜光初十一年,后赵高祖明帝石勒太和元年,公元328 年),羯族人所建的后赵国大将石虎率兵四万自轵关(今河南济源)西上蒲阪(今山西永济),后 赵末帝自己则亲率精锐驰救蒲阪城,两军大战于高侯(今山西闻喜)。当时石虎大败,陈尸一百余公里,向南溃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刘曜自大阳(今山西平陆)乘胜进军于金墉(今河南洛阳),决千金堨曷(今河南洛阳)的洛水以灌城,洛阳为之震动。同年农历11月,石勒聚集部队, 发兵三路回攻刘曜,农历12月石勒的后赵诸军集结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虎牢关村西北 故成皋城),由于刘曜胜利后疏忽大意,没有设防,后赵军队迅速攻击至洛河一带。刘曜连 忙陈兵十万于洛阳西部,石勒遂命石虎引兵自洛阳城北而西,命石堪率兵自城西而北,两相 夹击刘曜中军,由于刘曜前锋独冲,石勒从洛阳阊阖门夹击刘曜,此时汉赵军队大溃,刘曜 在退兵时马陷石渠坠于冰上,身上被创十余处,为石堪生俘。

石勒大获全胜后,斩首五万余级,之后石勒让刘曜写信令其子刘熙投降。刘曜给刘熙的 信中却让留熙“与大臣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因此石勒怒杀刘曜。

刘曜本以为,只要儿子刘熙还坚守关中,汉赵国就完全能够再与石勒一搏,因为毕竟汉 赵国的军事实力还在,且十分强大。然而,实际上刘曜一败,关中顿时大乱,其子刘熙十分 窝囊,颓废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

东晋咸和四年(汉赵光初十二年,后赵太和二年,公元329年)农历1月,在刘熙得知刘曜 被擒后,竟然弃军率百官自顾奔于上郌(今甘肃天水),留守在长安的汉赵军队主将蒋英见主 子都逃了,于是干脆不战,率十万大军投降了后赵石勒。当年的农历8月,刘熙指挥重新组 织的汉赵军队由上郌进攻后赵,企图收复长安。一个月后,长安没攻下,石虎反而率兵抢先 长途奔袭,攻克了兵力空虚的上郌城,汉赵政权就此灭亡。

汉赵政权,是以匈奴民族为主体,通过武力征服关、陇地区氐、羌、汉等民族政权而建 立起来的。但在汉赵政权统治关陇地区期间,虽然也起用了一些有学识的汉族人为官,也积 极在长安开办学校,造经学之士以教之,但始终未能拥有成型的治国安民的政治措施;由于 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统治,因而在后赵政权更强势的军事打击下,松散的政体迅速崩溃,正 如荀子所说:兼并易而坚凝难,其兴也勃,其亡也速。

汉赵国灭亡之后,匈奴屠各部有少部分族人归附于石勒创建的后赵政权,而大部分族人 则分崩离析,四散而去。其部族主体后在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执政时期(公元409~423年)归附 于鲜卑拓拔部,成为拓拔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北魏以后的史书中又称其为“鲜卑屠各 部”。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 中原之后,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匈奴屠各部的族人有改姓氏为单字汉姓毕氏者,后融入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即关中毕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拓拔部出连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中有代北出连氏部落,后随北魏

孝文帝拓拔·宏南迁洛阳,定居于中原。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

中原之后,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鲜卑拓拔部出连氏族的族人有改姓氏为 单字汉姓毕氏,后融入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洛阳毕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阿史那部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属于以国名或官 爵称谓为氏。

史书记载:西域毕国胡人中有毕氏。 毕国,为西突厥阿史那部族人建立的一个西域小国,其在唐朝学者裴矩所撰著的《西域图记》中有记载:“安国之西百余里有毕国”,也就是从毕国到安国王治的行程。毕国当时在 西突厥阿史那部的掌控之下,为其属国之一,实际上仅为一城一部落,位置在今乌兹别克共 和国布哈拉省西端。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左右,年仅十一岁的阿史那·社尔成了部族首领,统 治着铁勒、回纥这些少数民族。当时他的叔叔阿史那·颉利可汗要去攻打新生的唐朝政权, 顺便就把阿史那·社尔带上了。

当西突厥大军攻至长安城下渭河边,刚当上唐太宗还不到二十天的李世民出于无奈,亲 自出马,来到渭河旁边,与颉利可汗签下了“渭水之盟”。当时在清澈的渭水边,阿史那·社 尔被李世民仅率六骑、“虽万千人吾亦往矣”的气势所深深震撼。这是阿史那·社尔第一次遇 见李世民。 回到大草原后不久,西突厥内部就爆发了混乱。阿史那·社尔被迫离开家乡来到了西域,把 大半个新疆地区都纳入了他自己的的统治之下。之后他收拢了十几万精兵,尊号“都(答)布 可汗”,期间还建立了毕国、安国、昌国等等十几个部落国家,皆为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的 属国,俨然一时政权。

但这般胜景不过昙花一现,西突厥内部的自相残杀还是没有放过他,当时的突厥诸部不 满其分立,遂持续攻击阿史那·社尔,而这位都(答)布可汗的军队虽然号称有十数万,然实力 过于分散,结果在内战中失败,被赶出了西域地区。走投无的阿史那·社尔决定到中原去,投入少年时期就深印在脑海中那渭水边的唐朝皇帝身边。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率万余名部众归附了大唐王朝,唐 太宗非常欢迎他的归顺,将他的部落被安置在甘肃灵州,而他自己则只身一人进入长安,把 命运拱手交给多次击败了突厥民族的李世民。

唐太宗格外器重阿史那·社尔,委任了一个很高的官衔“左骁卫大将军”,令其专职负责 守卫长安皇宫的北门,也就是决定过大唐王朝政权更迭的玄武门。 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阿史那·社尔迎娶了唐太宗的亲妹妹衡阳长公主,成为大唐王朝 的驸马。婚后第三年,阿史那·社尔就作为副手,率军跟随唐朝大将军侯君集攻下了西域高 昌城(今新疆吐鲁番),这曾是阿史那·社尔当年的势力范围。但阿史那·社尔拒绝瓜分任何战 利品,直至唐太宗亲笔写了诏书,他也只收了一些别人不要的老弱奴仆和旧器物。事后,唐 太宗赐给了阿史那·社尔两个字“清廉”,并将侯君集搜集来觐献的一柄高昌宝刀送给了他, 还将“毕国公”的头衔也给了他。对于所有的唐朝大臣来说,“国公”是外姓功臣一生中所能得 到的最高荣耀。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率军亲征高句丽。在“驻跸之战”中,阿史那·社尔冲 锋在前,身上屡次中箭,他拔出箭头,不下火线,继续冲杀。有了这样不怕死的将领,下属 们都勇气百倍,打得高句丽宝臧王高宝藏拱手称臣,阿史那·社尔及其部下人人立功,皆受 了重赏。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阿史那·社尔率领大唐军队击破了漠北的薛延陀汗国,凯旋 时, 唐太宗看着这位仪表出众的突厥王子高兴坏了,任命他为大唐的鸿胪卿,从此阿史 那·社尔一跃进入大唐朝堂高官前列。

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继李靖之后,“天可汗联军”最高司令官的职位落到了阿 史那·社尔头上。唐太宗宣布,出征西域、对阵西突厥的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就是这个突厥人。 当堂就有大臣嘀咕:一个突厥王子,又统治过西域,带的兵还是铁勒族的十三部六万兵马和 突厥族的十万骑兵,这一去,还不是天高皇帝远,叛唐自立?

唐太宗对这些议论置若罔闻,他登坛拜将,将统兵的鱼符交给了跟随身边十余年的突厥 王子阿史那·社尔,并目送他率十六万大军离去。

阿史那·社尔率领“大唐天可汗军”开到天山山脉,属下各族士兵奋勇征战。冲在最前面 的,就是这个高鼻深目、异族脸孔的唐军主帅。当时,在整个唐朝大军中人人情同手足,只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大唐天可汗联军。随之而来的胜利是破处月(今新疆准噶尔巴里坤)、败处密(今新疆玛纳斯)、占龟兹都城(今新疆库车)、拔换城五座城邦(今新疆阿克苏)、击退西突 厥军队于碎叶川西(今哈萨克斯坦楚河)、虏龟兹国王和贵族、押于阗国王入长安……这一系 列的战役震动了整个西域中亚,七百多座大小城池争先恐后地归附,疏勒、于阗、安国抢着 要来劳军。于是,阿史那·社尔很聪明地在西域设置了“大唐四军镇”,高调宣布“主权在大唐”。 大唐王朝的西北疆界从此推进到帕米尔高原和中亚,使得从大汉帝国分离出去四百年后的大 漠绿洲、天山雪岭再次回归中原王朝的怀抱。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当阿史那·社尔率领大军凯旋之时,天可汗唐太宗已在弥 留之际。当年农历5月26日,这位千古一帝的“天可汗”与世长辞。阿史那·社尔的胜利,竟然 成了贞观舞台上的最后一座巅峰。他为唐太宗而战,却眼睁睁看着唐太宗闻捷报而死,阿史 那·社尔悲痛欲绝,做出了毕生之中的一件最惊人之举:毁容自残,并坚决请求殉葬。

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为之动容已极,但他并没有答应阿史那·社尔,而是把他和唐朝贞 观年间归附的其他十三位外族君主的形象雕刻成“深目高鼻,弓刀杂佩”的石像,驻立在唐太 宗昭陵那长长的墓道上。 六年后的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阿史那·社尔也病逝了。这位一生飘零的突厥王子终于实 现了长伴他最崇敬的唐皇之愿:在众多陪葬的功勋显赫之大唐开国武将当中,他的墓葬离唐 太宗的昭陵最近!

从此,阿史那·社尔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之爵号“毕国公”为姓氏者,称毕氏、国公 氏、亦有称社氏者。其中的毕氏被史书称作“西域毕国胡人毕氏”,而国公氏族人后来多省文 简改为单姓国氏,皆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按: 该支毕氏、国氏、社氏与阿氏、史氏同宗同源,身貌特征是身材高大,眉骨突高,双眼睑纹,瞳孔微黄,鼻梁高耸,男子多为山羊胡须,双手指骨关节粗壮,十指指纹箕多斗少, 甚至十指皆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当年的毕国人发明有一种带馅的面食,在隋、唐时期传入中原,名称就叫“毕饠”,当时很是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毕饠”,就是将家畜、虾、蟹等的肉剁糜(肉沫),拍成圆饼状煎入平锅,然后调上五味、淋上一层细面粉、再撒上各色菜末,之后烹点水,扣上高盖闷一会儿,中途翻转一次,再淋上一层细面粉,待面色熟而隆起即可出锅取食。当时最著名的,就是“蟹毕饠”,珍美 可尚,是中秋团圆时节皇族贵胄们喜食的美味。

传说,在唐周则天皇帝武曌一朝,有个四品官员叫张衡(注:此张衡非汉朝科学家、南 阳西鄂人即今河南南阳石桥镇的张衡,而是安邑人即今山西夏县的张衡),是一位以孝悌名 通朝廷者,当时他即将升迁时,却在官察之时遭到弹劾,原因就是他在上朝时于路边看见新 香的“毕饠”出锅,当即便高兴地买了一个,然后骑在马上边走边吃。这种举动被考察官员 的御史们认为有失朝廷体统,大惊小怪地予以抨击,以致张衡最终未能得到升迁。

“毕饠”——其实就是今天“比萨饼”(Pizza)的前身,不过是人们后来将细面粉改为 发酵面饼坯、佐料更丰富一些、平底敞口锅和高锅盖改为烘箱而已,绝非如今人们所胡扯的 “Pizza 源起于公元1830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Napoli)的 Pizzeria 店”。“比萨”就是“毕 饠”的音转,是早在八百年前的宋、元之际就随着西征的蒙古大军从中国传入欧洲的。 在元朝初期传入欧洲的还有蒙古族弘吉剌部发明的美食“莫阿嘎帖海日门”( ),即汉称的 “巴尔虎馅饼”,俗称“肉片夹菜馅饼”、或“夹菜牛排”,发明者就是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 木真的岳父德薛禅弘吉剌·索思忽儿·特因那颜,那就是今天“汉堡”(Hamburg)的前身, 不过就是在“巴尔虎馅饼”外再包夹一层面包而已,更非如今人们瞎掰的“公元1836年,汉 堡牛排始出现在人们的菜单上”。

七○后、八○后、九○后们,不要再拿着崇洋媚外当时髦了——食文化,是中华古老的 四大文化结构之一,还是多读一点我们中华民族自己浩瀚深邃的历史吧!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新巴尔虎毕喇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蒙古族都讷亨氏,亦称德赫氏,源出蒙古新巴尔虎部毕喇尔部落,蒙语为 ,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部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 Duneheng Hala。 清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都讷亨氏多冠汉姓为毕氏、祁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毕力扬氏,亦称别兰氏、必喇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满语为 Bira Hala,

汉义“河川”,世居和悠(今黑龙江与乌苏里汇合口)、长白山地区。后有达斡尔族、赫哲族引为姓氏者,达斡尔族称毕力夹氏,赫哲族称毕拉氏。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毕力扬氏、达斡尔族毕力夹氏、赫哲族毕拉氏多冠汉姓为毕氏、何氏、 杨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土家族、苗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 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毕氏,世代相 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毕公高(姬高)、奚仲(任仲、姬仲)、刘曜、阿史那·社尔。

.各支始祖: 湖北蒲圻(赤壁)毕氏世系:

第一世:

毕公高,周文王之第十五子,姬姓名高,周武王伐纣“十乱臣”之一,位列三公,为毕 公,周康王命保厘东郊,封国毕,地今西安渭水一带,略三百里,后裔氏毕。

第二世:

毕 嘉,为武德将军。生一子:毕辅。 第三世:

毕 辅,生二子:毕廷椿、毕廷冬。 第四世:

毕廷椿,生一子:毕逢龙。 毕廷冬,待考。

第五世: 毕逢龙,毕廷椿之子,为郡令。生一子:毕恕。

第六世:

毕 恕,毕逢龙之子,字道源,袭父职,后为县令。生一子:毕登。 第七世:

毕 登,字叔阳,为江陵令。生一子:毕翰。 第八世:

毕 翰,字文林,奉议大夫。生一子:毕涛。

第九世:

毕 涛,生二子:毕皙、毕督。 第十世:

毕 皙,为参将。生一子:毕芝。 毕 督,待考。

第十一世:毕 芝,毕晳之子,字伯英,自少博学,为儒士。生一子:毕简夫。 第十二世:

毕简夫,生一子:毕镇。 第十三世:

毕 镇,字景仁,道风流,足表当世,成与腹心,以养和平之福。生一子:毕质。 第十四世:

毕 质,为主簿。生一子:毕绩。 第十五世:

毕 绩,字公汜。生一子:毕润。 第十六世:

毕 润,为广州剌史。生二子:毕惔、毕惯。 第十七世:

毕 惔,字真长,为县丞。生一子:毕蔶。 毕 惯,居兖州。子名待考。

第十八世:

毕 蔶,生二子:毕俨、毕纣。 第十九世:

毕 俨,生二子:毕释之、毕泽之。 毕 纣,待考。

第二十世: 毕释之,頴悟绝伦,慷慨有大义。生一子:毕浩。

毕泽之,待考。

第廿一世:

毕 浩,字深源,博学能文,丰仪秀整。生一子:毕嵩。 第廿二世:

毕 嵩,为中书舍人。生一子:毕林。 第廿三世:

毕 林,生一子:毕权。 第廿四世:

毕 权,为剌史。生二子:毕陀、毕龙。 第廿五世:

毕 陀,字元化,有大义,通古今经史。生一子:毕彦辅。 毕 龙,居长安。子名待考。

第廿六世: 毕彦辅,毕陀之子,字经世,孝父母,交义友,有陈雷之风。

第廿七世:

毕 五,生二子:毕百一、毕百二。 毕 六,待考。

第廿八世: 毕百一,生一子:毕千九。 毕百二,待考。

第廿九世: 毕千九,入秦朝。生一子:毕能一。

第三十世: 毕能一,字其志,为县丞簿。 第卅一世:

毕盛度,毕能一之子,字公量,少有异质,连极群书,为秦剌史,妣徐氏,赠安人, 葬金盆山。生二子:毕逢庆、毕逢隆。

第卅二世:

毕逢庆,字积余,入汉朝,博学能文,名官太尉,生于汉高祖二年庚子,妣邵氏。生

一子:毕季珪。 毕逢隆,住五云山。

第卅三世: 毕季珪,字璧玉,习父风道通经史,生于汉文帝十二年癸酉,妣颜氏。生二子:毕连

一、毕达二。 第卅四世:

毕连一,生一子:毕仲伍。 毕达二,待考。

第卅五世: 毕仲伍,为县令。生一子:毕爕。

第卅六世:

毕 爕,字南容,妣山氏。生二子:毕能引、毕能会。 第卅七世:

毕能引,生于汉武帝十五年丁丑,妣山氏。生二子:毕江、毕汉(毕汉生有三子,父 子兄弟迁居庐陵)。

毕能会,待考。 第卅八世:

毕 江,字明准,妣季氏。生一子:毕澧。 第卅九世:

毕 澧,生平正直,习韬略,后二十年为参将,妣晏氏,赠安人。生一子:毕超元。 第四十世:

毕超元,妣柳氏。生一子:毕琬。 第卌一世:

毕 琬,字公琰,为歙县令,妣蒋氏安人。生二子:毕济、毕灏。 第卌二世:

毕 济,字依川,清白传家,隆友重贤,妣宋氏。生二子:毕彦宗、毕彦祖。

毕 灏,妣汤氏。生二子:毕华贵、毕荣(华贵、华荣二兄弟迁居闽)。

第卌三世:

毕彦宗,妣陶氏。生一子:毕理四。 毕彦祖,妣杨氏。生一子:毕理六。

第卌四世: 毕理四,妣宋氏。生二子:毕伯武、毕伯文。 毕理六,妣李氏。生二子:毕伯焕、毕伯章(毕伯文、毕伯焕、毕伯章三兄弟落业蜀

地)。 第卌五世:

毕伯武,为徐州令,妣顾氏。生一子:毕文瑞。 第卌六世:

毕文瑞,字玉贵,文章典雅,有元白风,官主簿,妣王氏夫人。生三子:毕钟、毕钗、 毕钏。

第卌七世:

毕 钟,字金重,妣陶氏。生一子:毕徉。 毕 钗,妣乜氏。生二子,迁居山东。

毕 钏,字金川,幼习韬略,有颇剪之志,妣富氏。生二子:毕超、毕群。 第卌八世:

毕 徉,妣姜氏。生一子:毕进。

毕 超,自少习父风,后封新息侯。 毕 群,待考。

第卌九世:

毕 进,字季升,妣伍氏。生一子:毕武。 第五十世:

毕 武,字季长,妣谷氏。生一子:毕立。 第圩一世:

毕 立,字则宇,自幼能文,博通古今,清白传家,厥德明仁,妣吕氏。生一子:毕 惟深。

第圩二世:

毕惟深,字子通,忠厚存心,家富饶裕,赈济万户,可称石崇之风,妣江氏赠夫人。

生一子:毕卓。 第圩三世:

毕 卓,字茂世,为吏部侍郎,妣徐氏,封赠夫人。生二子:毕棠、毕应。 第圩四世:

毕 棠,字季卿,晋为中书令,事母以孝,性闻雅节俭,妣姚氏(慈惠幽静,有内助 之才,赠夫人)生二子:毕梁、毕启。

毕 应,字元礼,性志勇刚,谋略奇方,为参将,妣杨氏。生二子:毕龙、毕凤。 第圩五世:

毕 梁,字怀栋,通经史,习父志,为县令,妣袁氏,赠安人。生一子:毕玄。 毕 启,迁居建宁。

毕 龙,字飞舞,幼韬略,有文雅之风,妣陈氏。生一子:毕宙

毕 凤,字来仪,妣上官氏。生二子:长子毕象,迁居河南;次子毕仕,迁居湖东。 第圩六世:

毕 玄,字幼度,妣龚氏。生二子:毕三一、毕桂。

毕 宙,字洪宇,妣余氏。生二子:毕文一、毕文二。 第圩七世:

毕三一,妣伍氏。生一子:毕道一。

毕 桂,字三二,妣梁氏。生二子,迁居杭州。 毕文一,讳廷模,妣刘氏。生二子,迁居南京。 毕文二,讳廷楷,妣柳氏。生二子,迁居柳州。

第圩八世: 毕道一,妣陆氏。生一子:毕江三。

第圩九世: 毕江三,妣石氏。生二子:毕五一、毕五二。

第六十世: 毕五一,字学智,妣乜氏。生一子:毕文焕。 毕五二,待考

第圆一世:

毕文焕,字有章,妣汤氏。生二子:毕毕登、毕毕纳。 第圆二世:

毕 登,字位清,妣杨氏。生一子:毕复古。

毕 纳,字敏德,妣山氏。生二子:毕及、毕质。 第圆三世:

毕复古,字野揭,妣姜氏。生一子:毕寔。 毕 及,待考。

毕 质,字季重,妣魏氏。生二子:毕诗、毕书(毕诗、毕书二人迁居四川)。 第圆四世:

毕 寔,字子景,号绮里,为人古貌古心,正直刚柔,妣罗氏。生二子:毕獬龙、毕獬虎。 第圆五世:

毕獬龙,字凤来,妣姜氏。生二子:毕规、毕矩。 毕獬虎,待考。

第圆六世:

毕 规,字方志,妣李氏。生二子:毕尔一、毕尔二(毕尔一、毕尔二二人迁居楚郧 阳)。

毕 矩,字方贤,其性之义,其行之良,允文允武,四方之纲,妣葛氏。生二子:毕 諴、毕诚。

第圆七世:

毕 諴,字存之,早孤,燃薪夜读,书必达旦。遂通经史,为翰林院学士,党项为边 患,发兵连无功,唐宣宗欲择帅而难其人,从容与公议,公援古据今,具陈方略。上悦曰: 不期颇牧近在禁中。即令为邠宁节度使,公欣然奉命,招谕党项降之。懿宗时,同平章事, 屡求去位,旋左迁吏部尚书。生于唐穆宗元年辛丑,葬飞凤形,妣侯氏,赠夫人,生于壬寅 年,殁于甲辰年,葬伴夫茔左。生二子:毕相、毕栊。注:《新唐书》中记载世系为:伯祖 毕构,高宗时吏部尚书。毕构之弟毕栩,酆王府司马,生毕凌。毕凌为汾州长史,生毕匀, 为协律郎。毕匀生毕諴,少孤贫。

毕 诚,字心意,妣查氏。生二子:毕四一、毕四二。

第圆八世:

毕 相,字会言,习父志,赠七品冠带,妣林氏。生二子:毕之奇、毕之方。 毕 栊,妣任氏。生二子,名待考,迁居河南开封府祥县。

毕四一,字立万,妣伍氏。子名待考。 毕四二,字志远,妣伍氏。生二子,兄弟俱迁居陕西。

第圆九世: 毕之奇,讳虞卿,妣龚氏。生二子:毕咸、毕东。 毕之方,待考。

第七十世:

毕 咸,字子康,妣查氏。子名待考。

毕 东,字少阳,为太学生,妣童氏。生一子:毕尧位。 第进一世:

毕尧位,字希元,为主簿,妣汤氏,葬凤形。生二子:毕士安、毕士邦。 第进二世:

毕士安,字仁叟,居云中,宋真宗时期官至同平章事,时与寇准决策北征,成湎渊功。 毕士安平以名节自励,天下称其清。卒谥文简。妣刘氏,赠夫人。生二子:毕言、毕富。 毕士邦,字志安,为北州令,妣阚氏。生二子:毕清、毕河。

第进三世:

毕 言,字公瑾,英姿俊爽,目光如电,妣严氏。生二子:毕仲游、毕仲洛。 毕 富,字荣贵,丰姿颖异,一目七行,妣姜氏。生一子:毕周。

毕 清,字奇楚,妣元氏,子名待考。

毕 河,字禹疏,妣岑氏,迁居兖州。子名待考。 第进四世:

毕仲游,字公叔,善属文,切事而有根据。宋元祐试,苏东坡取其为第一,后表云:

“学贯经史”。官知耀州太原,妣欧氏,赠夫人。生二子:毕钟、毕立。 毕仲洛,字绍江,为县丞,妣欧氏。生一子:毕复。

毕 周,字伯南,为剌史,妣姜氏。生一子:毕再遇。 第进五世:

毕 钟,字子禽,存心忠厚,秉性刚方,席丰若素,言表行芳,任教谕。妣宋氏,赠安人。生四子:毕嵩、毕梦、毕相、毕林

毕 立,字席休,秉性忠厚,柔如且刚,积德余庆,邦家之光,妣张氏。生一子:毕 士宽,迁居永丰

毕 复,字士亨,妣刘氏。生一子:毕文伸 毕再遇,字德卿,以志勇立奇功,尝伐北师至灵璧,以五千骑破金人,官至上将军,

妣金氏,赠夫人。生二子:毕逵、毕达。自毕富徙居山东曲阜兖州,为中国古代一百名将之 一。注:毕再遇,公元1147~1217年,字德卿,兖州人(今山东兖州),著名南宋大将。父亲 毕进官至武议大夫。他以恩庇补官,隶侍卫马司……

第进六世:

毕 嵩,字仲山,妣羊氏。生二子:毕构、毕振。

毕 梦,字彦林,妣杨氏。生三子:毕瓒、毕珅、毕珏(子孙迁居永丰、安丰、吉安、大树 口、小树口、杨桥、楚地、湘阳等处)。

毕 相,字为辟,为吏员,后选二府职,妣杨氏,系兼万之女,生殁未详,葬羊牯垅, 有碑。生二子:毕异、毕冲(子孙迁居湘邑、湖广、郧阳等处)。

毕 林,字两木,为剌史,妣伍氏,同葬金菊山,有碑志。生二子:毕彦、毕奇。 第进七世:

毕 构,六岁能文,后举进士,妣高氏。生一子:毕述(毕构生述为太原守,后迁新 场,再迁楚北)。

毕 振,字宗辰,邑庠生,妣姜氏。生五子:毕世、毕长、毕王、毕焕、毕章(五人 以耆德称谓睢阳太老,迁居吉水河东)。

毕 瓒,字邦献,号见沦,邑庠生,妣汤氏。生二子:毕河、毕海。 毕 珅,字玉璋,妣刘氏。生二子:毕粲、毕绍。

毕 珏,字玉珏,生殁未详,妣柳氏。生一子:毕总立。

毕 异,字彦和,人品端方,柔茹且刚,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妣刘氏,葬伴毕异茔 左边。生二子:毕綘、毕绩。

毕 冲,妣荀氏。生三子:毕绎、毕紃、毕绵。

毕 彦,字翁子,妣王氏,同葬印山,有碑。生四子:毕恭、毕宽、毕敏、毕惠 。毕 奇,字立可,妣姜氏,葬鲤形,有碑。生四子:毕江、毕河、毕泗、毕海。

第进八世:

毕 述,字孟简,为太原守,妣饶氏、续妣李氏。生二子:毕洪、毕湛。 毕 世,妣陶氏。生二子:毕璜、毕珪。

毕 河,字疏九,妣饶氏。生殁未录,夫妇同葬狮形,坐南向北。生二子:毕伟、毕伋。

毕 海,字沧洲,业通经史,不坠青云之志,妣刘氏,同葬金菊山,坐东向西。生二

子:毕锡、毕锜。

毕 粲,字景倩,生殁未详,妣来氏。生三子:毕铰、毕钏、毕钗。 毕 绍,字本初,妣李氏。生二子,名待考,皆迁居湖西。 毕总立,字则与,妣罗氏。生一子:毕治。

毕 綘,字希深,文章典雅,有元白之风,妣柳氏,夫妇同葬凤形,有碑志。生二子: 毕荣、毕华。

毕 绩,字纺深,妣羊氏。生二子:毕富、毕贵。 毕 绎,妣荀氏。生二子:毕鳌、毕鲤。

毕 紃,妣杨氏,子名待考。 毕 绵,居郧阳,子名待考。

毕 恭,字则友,邑庠生,丁巳年取,拔贡后选教谕,未任,妣汤氏。生二子:毕祥、 毕玄。

毕 宽,字则宏,邑郡庠,妣李氏,同葬印山有碑。生二子:毕保、毕任。 毕 敏,字则学,业儒,妣李氏,夫妇同葬印山。生一子:毕仕。

毕 惠,字则敬,妣谢氏。生二子:毕修、毕倚。 毕 江,字则汉,妣谢氏。生二子:毕仁、毕位。

毕 河,字则九,号禹疏,妣乜氏。生三子:毕嵩、毕大、毕头。

毕 海,字渤阳,妣黎氏,葬仙山人现掌形。生子五:毕尧、毕舜、毕禹、毕汤、毕 周。

第进九世:

毕 洪,字若资,妣李氏。生二子:毕典、毕谟。

毕 湛,字若滨,妣卫氏。生二子:毕太、毕元。毕 璜,字宗派,妣汤氏。生二子:毕淇、毕渭。 毕 珪,字玉璋,妣李氏。生二子:毕江、毕汉。

毕 伟,字为俊,少习韬略,力举千斤,为武州守备,妣杨氏。生二子:毕永麒、毕 永麟。

毕 伋,邑庠生,妣刘氏。生三子:毕永凤、毕永龙、毕永凰。

毕 锡,字表圣,缘吏,妣谢氏。生殁失考,葬同父茔。生二子:毕永镐、毕永枪。 毕 锜,字表南,邑庠生,博学能文,乡称名士先生,妣刘氏,同葬金菊山。生一子:

毕永栋。

毕 铰、毕 钏、毕 钗,父子皆迁居湘阳。 毕 治,妣李氏。生一子:毕维。

毕 荣,字国华,邑庠生,妣柳氏。生二子。 毕 华,字国富,邑武庠,妣柳氏。生一子。

毕 富,字天定;毕贵,字天禄;兄弟迁居湖广。 毕 鳌,字独占;毕鲤,迁居湘邑。子名待考。

毕 祥,谱曰:挺生江右,簪缨世胄,吏部之孙,承相其祖,元末明初,聿来于楚, 拓越陌阡,肇基开土。始迁楚省,落业于蒲,原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上藤桥奉旨画屋恭公长 子也。因乱,于大元国统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迁楚武昌府蒲圻县嶂山堡,结草为标,东至 丁畆山,南至洪水铺,西至马泾,北至岑溪渡,周围数十里正,米九十九石,御签里长一名, 立户毕宗佑。妣魏氏,受三孺人,同葬大塘中觜坐东向西,有碑。生二子:毕宗佐、毕宗佑。 毕 玄,字康成,妣□氏。生一子:毕宗略。

毕 保,后改讳祯,字国安,幼习经史,有李杜之才,原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上藤桥 奉旨画屋毕家,因大明之乱,迁湖北兴国州龙港,妣杨氏,同葬龙港。生二子:毕宗文、毕 宗武。

毕 任,字天远,妣江氏,夫妇同葬印山有碑志。生二子:毕宗富、毕宗贵。 毕 仕,字兼文,妣谢氏。生二子:毕宗福、毕宗寿。

毕 修,字兼善,妣谢氏,夫妇同葬祖山东边。生三子:毕宗庆、毕宗□、毕宗庭。 毕 倚,待考。

毕 仁,字性安,妣杨氏。生二子:毕宗濂、毕宗渊,居祖基。

毕 位,字三台,妣李氏。生二子:毕宗淹、毕宗贽。 毕 嵩,字仲景,妣季氏。生二子:毕宗道、毕宗远。 毕 大,字洪道,妣姜氏。生二子:毕颐、毕颜。

毕 头,字伯仁,妣汤氏,葬祖山伴。生二子:毕宗简、毕宗开。 毕 尧,字见贤,妣五氏。生二子:毕宗□、毕宗顼。

毕 舜,字见圣,妣柳氏。生子五:毕宗□、毕宗□、毕宗□、毕宗孟、毕仲季。 毕 禹,字见河,妣柯氏。生二子:名待考。

毕 汤,待考。

毕 周,字楚山,妣李氏。生三子:毕宗□、毕宗□、毕宗贵。 第八十世:

毕 典,字公雅,习父志,博通经史,妣乐氏。生一子:毕彬。

毕 谟,字宗训,妣柴氏。生二子:毕可一、毕可二,迁居楚北。 毕 太、毕 元,移居新场。子名待考。

毕 淇、毕 渭、毕 江、毕 汉,俱迁居吉水河东。子名待考。 毕永麒,字玉瑞,妣汤氏。迁居永丰西岸。子名待考。 毕永麟,字玉书,妣李氏。迁居安丰花桥五里界。子名待考。 毕永凤,字来仪,妣刘氏。同葬狮形居小树口。子名待考。 毕永龙,字飞仪,妣谢氏。葬狮形居大树。子名待考。 毕永凰,字霞仪,妣刘氏。居小树口。子名待考。 毕永镐,字金高,妣胡氏。居杨桥。子名待考。

毕永枪,字金仓,妣刘氏。居安丰。子名待考。 毕永栋,字昌言,妣刘氏。居楚地。子名待考。

毕 维,字有恒,妣柳氏。生一子,名待考,迁居吉安。 毕宗佐,二十六评事,妣李氏,受孺人,因弟毕佑为王租问军,举家避迁黄州府蕲水

县。子名待考。 毕宗佑,毕祥次子,二十七评事,因王租问充广西天长卫班军,次年改调吴州守御千

户所,后因功,赐归复原业,妣傅氏,受八孺人,同葬大塘中觜有碑志。生一子:毕仲。

毕宗略,字文韬,妣王氏。生一子:毕永丰。

毕宗文,字华国,大明洪武二年由兴国龙港复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滩头畈,至洪武廿 八年置韩家塘,后名毕家庄,祖葬董婆泉,良坤兼丑未向,妣王氏,同葬滩头畈董婆泉,坐 东向西,至今墓坪宽广,坟冢高耸,童叟皆呼:“毕家坟头”。生一子:毕远。

毕宗武,字略友,妣江氏。移居庐陵祠堂东边。子名待考。 毕宗富,字廷爵,妣江氏。迁吉安桥东。子名待考。

毕宗贵,字廷禄,妣邓氏。迁居吉安桥东。子名待考。 毕宗福,字北海,妣刘氏。生二子:毕谟、毕训,迁居吉水杨桥。 毕宗寿,字南山,妣谢氏。迁居吉水杨桥桥东。子名待考。 毕宗庆、毕宗□、毕宗廷,兄弟皆迁居楚地。 毕宗濂,字廷介,邑武生,妣刘氏。生三子:毕宝一、毕宝二、毕宝三,兄弟三人迁

居楚地。 毕宗淹,字文通,妣杨氏。生三子:毕可一、毕可二、毕可三,为南昌丰城祖。 毕宗贽,字载圭,妣季氏。生一子:毕仙贵,迁居建昌。 毕宗道,字千乘,妣杜氏。生二子:毕圭、毕璋。 毕宗远,字有朋,妣羊氏。生二子:毕珏、毕理,迁居南昌高桥。 毕宗颐,字度叔,号濂溪,为六品,甚胸襟洒落,有光风霁月之怀,妣江氏。生二子:

毕瑛、毕班。 毕宗颜,字有贤,妣柳氏。生二子:毕瑒(已)。

毕宗简,字象文,妣谢氏。生一子:毕珪。 毕宗开,字连文,妣谢氏。生二子:毕琳、毕璃,移居双井。 毕宗□、毕宗顼、毕宗□、毕宗□:待考。 毕宗孟,字有兴,妣袁氏。子名待考。 毕宗仲,字有尼,妣季氏。生二子。 毕宗季,字有文,妣柳氏。生二子。 毕宗贵,字以富,妣李氏。生三子:毕祐、毕祜、毕祈。

第枯一世: 毕文仲,四评事,葬大塘中觜伴父坟东首,妣李氏,受廿二孺人,伴葬西首。生三子:

毕世通、毕世考、毕世贤。

第枯二世: 毕世通,七宣义,葬沈大仑袁家垅北岸,妣何氏,受廿三孺人,葬白地坑案大山。生

一子:毕元昌。续妣尹氏,葬伴通处各茔。生三子:毕元明、毕仲四郎、毕七九郎。 毕世考,五八郎,妣陈氏。生三子:毕元能、毕七五郎、毕七八郎。 毕世贤,五七郎,举家迁居北京。

第枯三世: 毕元昌,七宣义,葬大塘中觜伴祖东首,妣樊氏,受九孺人,葬沈大仑中顶。生二子:

毕一德、毕一贵。 毕元明,十七郎,赘沔阳大木林,妣陈氏,子名待考。 毕元能,行三秀才,妣陈氏。生三子:毕一龙、毕一鸣、毕一飞。

第枯四世: 毕一德,字明甫,福三府君,妣张氏,受孺人,同葬官山石井仑大塘口西岸,花石坟,

亥山巳向。生二子:毕天麒、毕天麟。 毕一贵,字珍甫,福六秀才,妣张氏,同葬马鞍山。生四子:毕天寿、毕天福、毕天

权、毕天奎。 毕一龙,字云甫,福二秀才,妣陈氏。生三子,名待考。 毕一鸣,字九皋,福五秀才,妣廖氏,皆乱故。子名待考。 毕一飞,字腾甫,福七秀才,妣黄氏,俱失传。子名待考。

第枯五世: 毕天麒,字瑞卿,号东林秀一居士,谱书之录造端自公,葬大塘中觜,妣黄氏,受八孺人, 葬沈大仑,坐北向南。生三子:毕大成、毕大同、毕大全。

毕天麟,字祥卿,秀二,妣王氏,受二孺人。生三子:毕大璋、毕大珍、毕大珪,俱 系王辰乱故。

毕天寿,字任卿,秀八,妣周氏,值壬辰乱故,同葬马鞍山。子名待考。 毕天福,字秀四,妣欧氏。生二子,名待考,皆乱故。 毕天权,字秀五,妣方氏。生三子,名待考,皆乱故。 毕天奎,字秀九,妣李氏,子名待考。皆乱故。

.迁徙分布:

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 三十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九十七位,人口约一百二十一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 的0.076%左右,多以东平、河南、太原、河内、扶风为郡望。

三千多年前的古毕国位置在今陕西长安、咸阳两地之北,即渭水两岸,乃毕氏一族最早 的发祥地之一,该地区又称为毕陌、毕塬(毕原)或咸阳塬。在周王朝初年,毕陌十分受周王 室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均葬在斯地。在两 周王朝的八百七十余年间,周文王的这支毕氏子孙一直显赫于世。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2年),周平王偕王室东迁至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毕氏族人自始 在洛阳地区繁衍生息,日渐强盛。严溪毕氏郡望即出自河南偃师郡。

毕氏族人从唐朝垂拱年间(公元685~688年)的河南偃师的毕憬算起,至今已有两千七百 七十多年历史。从宋乾德丁卯年(公元967年),婺源毕氏始祖毕文进迁居严溪起,毕氏族人 在婺源也已生息了一千零四十余年。

春秋时期,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当了晋献公执政时期的上大夫,被晋国封在魏地,成了后 世魏氏一族的始祖,而毕万后代魏文侯后来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即“三家分晋”, 自立为诸侯,且国势日益强盛,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当年毕公高后裔的显 赫情形。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氏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 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氏,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 了三千多年以后的今天。

战国时期,滕国(今山东滕州)有著名大夫毕战,说明此际毕氏族人已进入山东地区。 先秦时期,毕氏族人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

西汉时期,南越将军毕取归降汉朝,被封为侯,并有涿人(今河北涿州)名叫毕野白,这表明 毕氏族人在北方已扩展于今河北、广西一带。此际,一支毕氏族人远徙山东省东平,并且繁 衍成为当地的望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东平郡的毕氏繁衍日盛,可谓族大人众,名人辈出,此际见 诸史册之毕氏名人,大多父子、兄弟等有血缘关系者。另外,毕氏太原郡望、河内郡望、河 南郡望已日益壮大。在这一历史时期,北魏鲜卑拓拔部的出连氏改毕氏后,入迁洛阳,使毕氏河南郡望尤为昌盛,并荫及河内。唐朝“安史之乱”后,京兆人(今陕西西安)毕宏入蜀,偃师 人毕构裔孙一支迁居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 唐朝时期,有西突厥王子、毕国公阿史那·社尔及其一族人多改为汉姓毕氏。到了唐朝末期,因避回鹘掳掠和黄巢之乱,有大批的毕氏族人南迁至两湖一带。 北宋时期,代州云中人(今山西大同)毕士安因仕宦落籍河南郑州,其孙毕良史先迁蔡州上蔡,靖康之耻后,避居江东。与此同时,有毕氏族人因仁宦或避难之故迁居江西、浙江、 安徽等地。

明朝初期,山西毕氏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山东、河南、 清朝乾隆年间以后,河南、山东的毕氏族人伴随着闯关东的风潮,通过海路,入迁东北三省。 此际亦有蒙古族都讷亨氏、满族毕力扬氏冠改汉姓毕氏。沿海之毕氏族人开始赴台,或到东 南亚和欧美各地生息繁衍。

如今,毕氏族人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为多,这三省毕氏约占 全国毕氏人口的65%以上。

今山东省的济南市、枣庄市峄城县、禹城县、淄博市临淄区、青州市、曲阜市、荷泽市、泰安市岱岳区、莱芜市、夏津县、章丘市、安国县、威海市、文登县、荣成市、青岛市胶南 市、济阳市,河北省的邢台市临西县、唐山市丰南县、承德市围场县、尚义县、沧州市盐山 县、宁晋县、张家口市蔚县、泊头市、肃宁县、秦皇岛市昌黎县、滦南县,陕西省的咸阳市、 安康市、华县、宝鸡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鄂尔多斯市、翁牛特旗,江苏省的南京市 江宁区、苏州市、徐州市铜山县、无锡市、镇江市句容县、滨海市、常州市武进区、扬州市, 江西省的彭泽县、鹰潭市、九江市瑞昌县、鄱阳市、吉安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大庆市、 牡丹江市东宁县、五大连池市,河南省的开封市、南阳市镇平县、淅川县、平舆县、洛阳市、 安阳市兰考县、新乡市鹤壁县、信阳市淮滨县、罗山县、禹州市、晰川县、焦作市博爱县, 四川省的资阳市、渠县,广东省的广州市花都区,湖北省的蒲圻县、浠水县、枣强县、孝感 市,安徽省的桐城县、淮南市、蒙城县,辽宁省的大连市普兰店市、凌源县,浙江省的衢州 市、宁波市鄞州市、淳安县、乐清县、诸暨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长岭县、乾安县,云南省 的昆明市,大理市、临沧县,湖南省的长沙市,甘肃省的酒泉市,山西省的高平市,北京市, 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台湾省,加拿大的多伦多市等地,均有毕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1.郡望: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 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 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 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 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 时期的北齐废黜。北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 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 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 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 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 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 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 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 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 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 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 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 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 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 期,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古称“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称“大原”,故址在周之西 鄙泾洛之北,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部地区,中心区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遗址一带。 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讨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该地区。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 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 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 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

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 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2.堂号: 东平堂:以望立堂,亦称大河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亦称晋阳堂、西鄙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亦称怀州堂、野王堂、怀庆堂、沁阳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亦称兴平堂、咸阳堂、隗里堂、池阳堂、好畴堂。

经训堂:清朝时期,毕沅在幼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张藻培育成人。张藻是当 时颇有名气的才女,不仅能诗,而且学问渊博,还著有《培远堂集》。毕沅在她的调教下, 六岁能读《诗经》、《离骚》,十岁便通晓声韵,善作诗文。随后,张藻又亲自把毕沅送到苏 州灵岩山,拜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后来,毕沅 中状元当官,离开京城到陕西任巡抚,张藻还以母亲特有的情怀,作了五十四句二百七十言

《训子诗》,殷切期望儿子“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当张藻 病故后,清乾隆大帝还特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褒扬。毕沅为了铭记母亲和皇上的恩赐,特 将家族室名称作“经训堂”,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经训堂集》。

培远堂:同经训堂,是毕沅的庶支子孙以先祖母张藻所著《培远堂集》为堂号,与经训 堂并重。

廉介堂:资料有待补充。 留余堂:资料有待补充。

承启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义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家谱文献: 安徽徽州新安毕氏会通族谱十七卷,附录一卷,(明)毕济川修,毕鬰等纂,明正德四年

(公元15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徵州毕氏家谱,(清)毕兆登修,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徽州毕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清)毕振选等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 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山东淄博淄川毕氏世谱,(清)毕岱熞重修,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 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淄博淄川毕氏七修世谱,(清)毕文铎、毕岱舆等撰,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 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花县毕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 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山东淄博淄川毕氏世谱,(清)毕芳撰,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锡山毕氏重修宗谱四卷,(清)毕觐扬等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 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北浠水薪水雨河毕氏族谱八卷,末二卷,(清)毕开等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

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毕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博物馆。 毕氏家乘一卷,附南村毕氏家谱一卷,(清)毕奎麟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北江陵毕氏续修族谱六卷,(民国)毕承绶等续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敦义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毕氏宗谱六卷,(民国)毕钟壬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 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女埠乡。

淅江鄞县鄞东下林岸毕氏宗谱二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留余堂木刻活字 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全国毕公裔宗谱,(民国)毕恩普等修撰,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开文石印局排印本一 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

全国丰润毕氏支派家谱,(民国)毕恩普等编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全国毕氏宗谱,(民国)毕恩普等编辑,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开文石印局排印本。现

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有二部)、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北深泽毕氏家谱,(清)毕恩普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 国科学院图书馆。

山东淄博淄西毕氏世谱六卷,(民国)毕抚远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石印本。现 被收藏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图书馆。

安徽石台毕氏宗谱四卷,(民国)合族裔孙同撰,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安徽省石台县县志办公室。

安徽桐城皖桐毕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毕启蒙辑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

1933年)承启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东毕氏宗谱,(民国)毕东阳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

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

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七.字辈排行:

山东桓台毕氏字辈:“汝梦斯廷远承先德于以作征清本家学传世其荣树毓允昌循法守铭 宗章克保宏业振升”。

山东青州毕氏字辈:“海右启家嗣宗衍庆义方式谷慎行贻令云裔其昌宾王利用”。 山东临朐毕氏字辈:“吉绪永利世云”。 山东青岛、莱芜、夏津、淄博毕氏字辈:“自际盛世海岱丰宁远承先德于耜研经洁白家

第昭旷堂庭温良恭俭苗裔嗣铭”。 山东曲阜毕氏字辈:“培秉井启贞元”。 山东胶南毕氏字辈:“士(世)守相文增明善”。

山东文登、荣成、威海、乳山、内蒙古鄂尔多斯、吉林、辽宁毕氏字辈:“所以昭世序 庶可建崇明原言宏大业永茂于文登”。

山东威海毕氏一支字辈:“连显庆吉祥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山东淄川、巨野、莱芜毕氏字辈:“自际盛世海岱丰凝远承先德于耜研经杰辈家第昭旷 堂亭温良恭俭苗裔嗣(思)铭”。

山东临清、河北临西毕氏字辈:“望成元兴士宗恒玉金学尚克明家法德泽永长”。 河北涿鹿毕氏字辈:“进义(玉洪)学(旭)博(傲)”。 河北献县毕氏字辈:“炜士深根煌增”。

河北沧县毕氏字辈:“泽庆炳培振汝”。 河北玉田、内蒙古敖汉毕氏字辈:“先有席卫万庚广连占魁”。 内蒙古赤峰毕氏一支字辈:“中侯传家远诗书继仕昌”。

内蒙古赤峰毕氏一支字辈:“成占文庚贵福禄永吉祥”。注:河北玉田源流。

河南南阳毕氏字辈:“永学志广道功成自明德”。 河南淅川毕氏字辈:“容清兴怀士泽长”。 河南罗山毕氏字辈:德昌光国家延庆,道大锡廷世纪强,则守祀先承绍本,忠传一至济

十方陕西安康毕氏字辈:“湖洪春焕清锦怀松”。 陕西米脂毕氏字辈:“万照凤华台银河龙门开”。 江苏江宁毕氏字辈:“金永诗书韵慧”。 江苏毕氏一支字辈:“登有居山世庆周家玉民传德自芳宗英何书秀永绍万年昌”。 湖北石首、河南开封毕氏字辈:“开国承家仁文代齐玉树彦华”。 湖北随州毕氏字辈:“洪永学中容”。 安徽合肥毕氏字辈:“春永守金权文章为纯粹张教治家祥”。 浙江鄞州、上海毕氏字辈:“友承康大任保厘镐东志襄瑞冶”。 湖南毕氏一支字辈:“承家仁才代启”。 云南毕氏一支字辈:“亨顺永发克敬乘先书练册守孝友丛员”。 吉林毕氏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毕氏一支字辈:“世守恩锡(赐)永记相传”。资料有待补充。 八.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九;望出河南:全联典指毕氏源流和郡望。 绩嘉弼亮;卦协公侯:上联典指西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助武王灭殷商有功,受封于

毕国,康王时曾受命保卫并治理东郊,作《尚书·毕命》,有句:“弼亮(辅佐)文、武、成、康 四王,以正色率下,嘉绩多于先王。”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毕万,毕公高的后代,辅助 晋献公灭霍、耿、魏有功,受封于魏。晋国大夫辛廖曾为毕万占卜说:“吉。毕万的后代一 定会干大事,子孙会到公侯。”后来,魏与赵、韩果然三分晋国,均列为“战国七雄”。

持鳌醉酒;杀贼报仇: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毕卓,性嗜酒,尝谓:“一手持蟹鳌,一手 持酒杯,便足了一生。”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毕著,字弢文,父战死,女率遗兵,攻杀敌甚 众,夺父尸以归。

翰林谦介;吏部清狂: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毕卓。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毕士安。

2.五言通用联: 布衣创活字;巾帼存韬文: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发明家华升(公元?~1051年),布衣出

身。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女名人毕 著,字韬文,歙县人。其父守蓟丘,与贼战死。时年二十遂,夜率精锐入敌营,杀其首领。 工诗,有《韬文诗稿》。 祖孙皆进士;父子俱使君: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进士毕士安(官至吏部侍郎)及其孙毕良史(绍 兴进士书画家)。代州人。下联典指后魏豳州刺史毕祖晖及其子义云(充州刺史)。

莲汀工诗画;子务擅琴棋: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女诗画家毕慧,字智珠,号莲汀,镇洋 人。工诗画,有《远香阁诗草》。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画家毕本,字子务,号昆山,淄人。 善画山水人物,工诗嗜琴棋。

洪炉无久停;日月速若飞:此联为唐朝时期的监察御史、诗人毕耀《赠孤独常州》诗句 联。

3.七言通用联: 杀贼报仇崇旧范;持鳌把酒仰先型: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歙县女子毕著,字韬文。父

亲镇守蓟州战死。当时二十岁的毕著率精兵夜入敌营,杀其首领,用车子把父亲的尸体拉回 来。又能诗,有《韬文诗稿》。下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鲷阳人毕卓,字茂世,旷达而嗜酒,曾说:“得酒满数百斛船,四季美味放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浮游酒船中,便足以了却一生。”太兴末年任吏部郎。一天,邻居酿熟了酒,他因醉夜里到人家瓮下偷喝酒, 被管酒的人抓住,次日天亮一看,原来是毕吏部。毕吏部持鳌醉酒;韬文女杀贼报仇: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毕卓。下联典指光天清朝时 期的毕著。

4.八言以上通用联: 胸富文章,美少年之登第;德成隐逸,享耆老而挂冠: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益州长史

毕构,字隆择,偃师人。六岁能文,第进士,景龙末召拜御史大夫。为政清严。官至太子詹 事卒。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孝廉毕赞,长沙人。仕郡为引赞吏,性至孝,父母皆年八十余。 转运使表其事,诏赞解职终养。竞争。

郡属河南,一脉流芳绳祖武;堂开培德,四支奕叶结家声:此联为安徽省歙县长陔村 毕 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毕氏郡望。下联典指该祠偏殿名“培德”。

5.典故、趣事: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

印刷术的发明,是一次人类印刷史上的技术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重大作用。 据史籍《梦溪笔谈》第十八卷,记载:毕升用胶泥刻字,字的薄厚如一枚铜钱,每字一印, 用火焙烧使之坚硬而为活字。排版时,先在铁板上涂上松脂、腊和纸灰,铁框排满活字后, 再在火上加热将药熔掉,用一块平板按压字的表面,使整版宇平如砥,就可印刷。为了提高 效率,一般要准备两块铁板,一块用来印刷,一块则可排字。第一块印完后,第二块已准备 好,这样就可以交替使用,很快可成。每个字有几个字模,尤其象“之”、“也”等字的字模多 达二十个,以防同板内重复使用。如果有特殊字,旋刻之,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用。泥活 字印刷便可印刷许多书籍而不会磨损字模,从而大大提高印刷效益。后代的木活字、铜活字 都是从泥活字发展而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