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真的记得前世吗(多识活佛很多梦境)

多识仁波切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活佛真的记得前世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活佛真的记得前世吗(多识活佛很多梦境)

活佛真的记得前世吗

多识仁波切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

传播:藏传佛教 | 藏文化 | 雪域当代深孚众望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

在佛学里的“人”是五蕴身,它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肉体是可见的,属于物质世界,是精神的载体,而精神是不可见的,永远令人捉摸不透。

按照密法的理论,我们的肉体是由来自母亲的三种物质——皮、肉、血液,以及来自父亲的三种物质——骨、髓、精这六种元素共同形成的,但我们的精神、意识不是来自父母。许多世间的经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比如,同一对父母生下了十个子女,按道理说,这十个子女的遗传来源一样,生活环境也一样,他们的智商、精神品质、性格也都应该是一样的,但事实上,十个子女十个心,他们完全不一样——智商不一样,性格爱好不一样,很多东西都不一样。

这就证明,很多先天的东西也不全是来自父母,人的精神意识就是来自前世,只是借父母形成这个肉体——肉体是房屋,里面的精神才是主人,父母只是为他们制造了这个“房屋”,但这“房屋”中的“主人”是从各个地方来的,所以不一样。

依照佛教传统上的说法,我们的肉体只是思想意识的载体,肉身就跟衣服一样,人的死亡就像脱掉了旧衣服,再换一身新衣服——这就是转世。

现在国外也有一些科学家在研究佛教所说的轮回转世这种现象。在他们的研究中,有很多案例都很明显地显示出,生命的转世真实不虚,是确实存在的现象。

美国有个小孩,他从生下来就对水十分恐惧,一见水就害怕,一听到拧开水龙头的声音就哭,不能洗脸,不能洗澡。后来,他们找到精神病的专家,用催眠术对他进行治疗,在催眠的过程中,这个小孩说他自己曾是二战时期的一个美国海军士兵,某一年开着原子核潜艇到菲律宾的马尼拉海峡时,被日本的鱼雷击中,舰艇上的20个人全都在恐惧中淹死了。

他还说出了那20个人的姓名和其他情况。根据他的口述,精神病专家专门去查了美国海军的档案,结果完全对上号了。这就说明转世是确实存在的。

上个世纪的30、40年代,在印度的一个很边远的乡村有一个女孩,在她几岁的时候,就经常对别人说她是印度其他的某个乡村的人,在她的那个家里还有妹妹之类的。

由于她经常说这样的话,她的父亲就开始查询,但是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小女孩所说的那个乡村,她的父亲通过了相关的专家去寻找,结果还真的找到了那个小地方。

于是,父亲就带着女孩去了那里。刚一到那个乡村,小女孩就熟门熟路地给她的父亲指引说:那里就是我的房子。就这样,她把父亲引到了她前世的家中。

刚一进门,就看见院子里有一个老妇人,她就对父亲介绍说:“这是我的妹妹。”老妇人问她:“你认识我吗?”她说认识,并且把老妇人的名字,家里的情况都说了出来,果真都能一一对上号。这个事情在印度的一本书上有着详细的介绍。

这就说明,佛教的转世说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在逻辑上有多种证明的办法,在经验上也有证明的办法——就像上面的两个例子。

有的人会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回忆起前世或者前几世,有的人会在梦中梦到自己前世住过的地方、前世的亲人,等等。如果现实世界中并没有那样的地方,也没有那样的人,但在梦中却出现了那些地方或人,那也许就是我们的精神中残余的前世记忆,是在记忆中存在的东西。

生命在轮回中储存了很多的记忆,比如科学上称之为“本能”的东西,也就是不是靠后天学习,而是与生俱来的那些习性、偏好——比如哺乳类动物刚生下来就知道吃奶,就会寻找母乳。

人类的孩子,在婴儿时期或者两三岁时,有些很吝啬,糖呀、玩具呀,不给别人分享,但有的却不一样,很大方慷慨——这些先天经验以及其中的差别是从哪里来的?佛教认为那是前世经验的累积,转世之后,那些记忆就潜藏到意识的深层中,表现出来就是先天的本能和习性。

在佛教看来,人的意识就像电流或水流一样,是一个意识“流”。今天的意识是昨天的意识的续流,所以我们才能拥有很多回忆,才能记起来昨天我们做过什么事,见过什么人。

今年的意识是去年的意识的续流,所以我们可以回忆起去年在某个时候自己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那么,刚出生的婴儿的意识是哪里来的?人的那些天生就有的好恶习性是从哪里来的?必然是因前世的意识的续流未断,今世的意识把它们创新接续起来了。

有些人会问:既然有前世后世,也有意识之流的接续,那我怎么不知道自己的前世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很多种原因。在此可以用睡眠作比:当我们睡着了以后,特别是在深度睡眠中——就是睡得很死的时候,意识就不存在了。

死亡就像这样的深度睡眠,并且,在死亡的以后,前一世的意识所依凭的身体、大脑等各种器官就不可依了,意识和这些载体分离了,所以有很多东西它就回忆不起来了。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多种原因吧。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相遇,是一种缘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