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

导读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但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的“心”(梵文hrdaya ),指心脏,含精要、心髓之意。本经系将内容庞大的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的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至宋朝为止,《心经》可考译本最少11本,现存9本。其中以玄奘大师译本流传最广。此本略去序文等,只保留正宗部分,全文仅260字,且文词通顺,容易读诵。但其译本内容约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

一、晋 王羲之《心经》书法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有“书圣”之称。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

二、唐欧阳询《心经》书法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湘(今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4)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5)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6)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7)

三、元 赵孟頫《心经》书法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湖州人,“楷书四大家之一”。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8)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9)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0)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1)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2)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3)

四、明 文徵明《心经》书法

文徵明(1470-1559),字徵明,长洲(今苏州)人,明代中期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4)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5)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6)

五、明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后期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7)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8)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19)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0)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1)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2)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3)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4)

六、明 傅山《心经》书法

傅山(1607-1684),字青竹,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医学家。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5)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6)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7)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8)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29)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0)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1)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2)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3)

七、清 乾隆《心经》书法

乾隆(1711-1799),清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喜爱书法,题字广泛。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4)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5)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6)

八、民国 于右任《心经》书法

于右任(1879-1964),字诱人,陕西三原人,当代草圣,1932年创立“标准草书社”。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7)

九、民国 弘一《心经》书法

弘一,原名李叔同(1880-1842),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8)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39)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40)

书法作品 心经(书法名家心经欣赏)(41)

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