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再植手术后怎样功能性训练(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手指再植手术后怎样功能性训练(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9日讯(通讯员 唐静霞 吴蕾)“赶快准备清创、去多拿几包大的生理盐水,动作快点,大家要跑起来!”

“快点去准备脉冲、去拿骨科器械过来、快去准备显微镜,快去拿缝合线……”

“看一下血压,再去准备几袋血浆……”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手术室里弥漫着紧张气氛,在该院(肢体)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刘俊沉着指挥下,十几位医护人员团结协作,挑战一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一位严重断臂伤者进行高位断臂再植手术,历时7个多小时,奇迹出现了,患者离断的右臂终于成功保住!

工作意外 大叔右手臂被机器拧成麻花

患者老李,今年49岁。当天下午在白露塘一矿业公司上班时,右手手臂被搅入传送带上。

老李右手的肱骨当场完全绞断,工友将老李救下时,其右手臂从肱骨中段至尺桡骨已经拧成麻花状,手臂皮肤像剥壳一样完全撕脱,两端残臂被工业机油严重污染。

下午5时左右,老李被转至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ICU,入院时血压仅有70毫米汞柱,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

该院影像结果提示:患者右肱骨中段骨折,断端分离、错位,右桡骨中段骨折。

得知老李病情消息后,原本下班休息的刘俊立即在科室群里组织大家准备断臂再植手术,并立马从家里赶到了医院。

经过创伤ICU抗休克治疗、术前检查、术前准备,老李很快被送入了手术室。刘俊主任、王新平副主任医师带领好几组医生,立即开始为老李清创。

因其手臂工业油污过重,再植成功的首要条件,即是要仔细清创,否则很难过术后感染关,因此,大家不放过一处污染伤口,清创了大量发黑的坏死组织。

经过仔细清创后,暴露在眼前的手臂却让大家心中一寒——老李的两处骨折处无一块完好的肌肤,上臂跟前臂的皮肤像剥青蛙皮一样全部撕脱,几乎毫无再植条件。

手术室里 一场较量正式开始!

面对老李的严重肢体损伤,医生们陷入了两难选择:直接截肢,风险要小很多,可是老李正值壮年,失去手臂对他整个人生、整个家庭造成严重影响;而选择保肢体则有保肢失败、术后感染、术中大出血等系列风险。

充分考虑后,刘俊主任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尽全力为其保肢。在他的鼓励下,手术团队不敢怠慢,保肢挑战正式展开。

团队医护们一边清创一边积极准备断臂再植所需要的器械、显微镜等大量用物。刘俊主任迅速为老李的肱骨、桡骨进行内固定、神经肌肉修复手术。

刘俊主任与年轻的李医生配合,先在肱骨上进行定位,然后将肱骨两侧残端进行修整短缩,对齐以后再对两端进行螺钉固定。另一组王新平副主任医师也将取下来的大隐静脉交给了刘俊主任。

手术间隙,主管医师郭双飞来到家属谈话间,非常慎重地跟家属进行谈话,告知手术情况。患者的儿子眼里含着热泪,表达对医生的感谢:“原本我以为要签截肢同意书的,没想到你们这么尽心尽力帮我爸爸保手臂,真的太感谢了!”

奋战7小时 老李右臂保住了!

在10几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用时7个多小时,直至次日凌晨两点多,老李的右手臂终于再植成功。

第二天一大早,刘俊主任来到了创伤ICU病房进行术后查房,老李病情稳定,再植手臂血运很好,断臂的成活率非常高。

刘俊主任介绍,相比于别的科室,肢体(手足)显微外科手术主要面对的是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皮肤、血管、神经、骨头、肌腱都需要修复,有时候血管最细的仅达0.3~0.5毫米,一场离断再植术的难度不亚于艺术雕刻,对于手术医生而言就像显微镜下的“微雕”大师。

该例复杂上肢离断能够再植成功,得益于手足外科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更离不开创伤ICU、手术室、麻醉科及输血科、影像科多科室的积极配合。

断臂再植手术的成功并不仅仅体现在手术台上,确保断臂的成活及成活后的功能才是手术的最终目的。刘俊主任说,目前,肢体(手足)显微外科病房里有好几位断臂、断腿的患者,他们正在进行康复训练,“每当看到他们在走廊上开始能慢慢行走,练习手掌抓握动作,我从内心为他们感到高兴。将他们的伤残降到了最低,就是让他们离幸福更近了一步。”

[责编:吴婕]

[来源:大众卫生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