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春天的脚步在向我们走来,第一批使者就是那些萌芽的杨柳,它们遵循着大自然的公平法则,迎春送冬,静默欢喜,封存了冬天的记忆,等待着春天去开启。

杨柳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杨柳最早就是柳树的意思,春天一到,柳树就会飞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者归不归。”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杨柳抒发的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生长快速,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快速枝繁叶茂。同时,纤柔细软的柳丝,也象征着情意绵长。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柳”做为“留”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亮点。那无边的柳色,碧绿的枝条,如雪的飞絮,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离情别绪,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相思与忧怨,这种情绪一直延伸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离亭赋得折杨柳》

--唐·李商隐

暂凭尊酒送无聊,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1)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2)

《杨柳枝》

--唐·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管别离。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3)

《折杨柳》

--唐·施肩吾

伤见路旁杨柳春,

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

不送去年离别人。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4)

《垂柳》

--唐·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5)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6)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7)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8)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梅子黄时雨杨柳依依(一丝杨柳千丝恨)(9)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杨柳千条送马蹄,

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

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