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人纷纷改汉姓的下场 清末满人改换汉姓是怎么样的过程

八旗制度在清朝是一大特色,保证了一部分满人的贵族地位,成了社会上层组成部分。在清朝早期,旗人还能为满清帝国输出战斗力,维护国家内外稳定;到了晚清时,政治腐败,这帮旗人子弟早就退化成一群社会废物和寄生虫了。

满人纷纷改汉姓的下场 清末满人改换汉姓是怎么样的过程(1)

【清末,大批民众抽大烟,包括八旗子弟】

到了民国建立时,社会时局动荡,旗人从高高在上的社会上层跌落,和平民一般,所以旗人子弟从自身安危出发,联系到某些旗人之前作孽太多,担心会遭到汉人报复,于是改用汉姓,并自称汉人。

普通满人也是如此,这是大众的趋从心理。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满人身份被汉人排斥、打击。同时汉人身份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优势,满人身份会带来不便,所以就会有满人改成汉人。

改姓这种事在当时也没有多大难度,毕竟当时的满人对汉字、汉语都能熟练掌握,容貌也没有差异,无非换个服装(放弃满族装扮,改用汉人服装),改头换面就行。

到了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推行民族平等政策,于是有更多的满人选择恢复满族身份,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满族人口有984万之多。

回到满人改汉姓的问题。

其实早在清朝,就已经有满人使用汉姓了。

因为满清帝国本身就支持满汉两种文化并存,连皇帝都学习使用汉语,政府也使用汉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满人为了图便利,把自己的满姓搁置一边,平常就使用简单的单字汉姓。

满人纷纷改汉姓的下场 清末满人改换汉姓是怎么样的过程(2)

【乾隆皇帝御批奏折】

这种情况出现后,满清政府都曾下诏禁止,结果收效甚微。道理很简单,用满姓不方便嘛!

若说满人用汉人的姓是为了图便利,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满族妇女还效仿汉族妇女缠足,这种封建糟粕也模仿,想想真是够了。

同样的,满清政府也下诏不许满族妇女缠足,结果还是,没多少人听。

所以说,满人改用汉姓,是文化、社会发展趋向,毕竟汉族文化更具有优势。

到了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建立之后,这种历史潮流更是不可阻挡了。据说满清帝国排行第一的“爱新觉罗”就被改成金、肇、罗、德等十余种汉姓,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家族能够决定的事,而是同姓中各个家庭单独决定的。

满人纷纷改汉姓的下场 清末满人改换汉姓是怎么样的过程(3)

【辛亥革命】

再说到新中国,大部分满人已经回复满族身份,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放弃汉姓带来的便利,所以我们所知道的一些满族明星,他们都继续使用汉姓,用于工作、生活。至于满姓,自己记得就行。


笔者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 大陆歌坛女歌手:那英。
  • 香港女演员:关之琳。
  • 开心麻花的女当家:马丽。
  • 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
  • 著名钢琴大师:郎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