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简介及性格特点(孙权的性格特点是倾向于自保)

孙权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是倾向于自保。从三国志的时间来看,任何威胁到孙权本人安全或者威胁到孙权权利的安全的人事物都会遭到孙权疯狂地针对,这种性格往往自保有余,开拓不足。总的来说孙权是一个重视防守的君主,心理防线高,同时不愿意吃亏,总希望赚一把,有点像商人。

历史上的江东也的确是比较富庶的地区,地利好,险峻,防守有余进攻则困难重重,江东地区能争霸全国还得从春秋的吴越争霸开始,那个时候吴国以军事立国,越国以商业强国,最终都成为春秋一小霸,终究不能像晋,齐一样成为号令群众的大霸,孙权时期也差不多,天下之争大体在曹刘,孙权起不到决定作用。

孙权简介及性格特点(孙权的性格特点是倾向于自保)(1)

其次,孙权是靠着父兄的基业才得以占据江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战略部署就是联合刘备抵抗曹操,后期他杀伐无度,晚节不保,在魏蜀之间摇摆不定,反复无常,自己继承皇位了,把大哥追封为长沙桓王,忘恩负义。而对于孙权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了,然而其实并没有他什么事,因为他是东吴方面领导人,所以需要先要他点个头,之后就是刘备和周瑜的事情了。

孙权简介及性格特点(孙权的性格特点是倾向于自保)(2)

再者,关羽以一句虎女岂能嫁犬子把孙权的使者扫地出门后,孙权应该是生气了很久。对于孙权来说,仗打输了,可以甩锅到将领身上,唯独拒婚,对他而言,是莫大的侮辱。自己的情绪损害了自己的战略,他除了熬死自己的对手,还能做什么呢。当曹丕继承皇位以后,三国的历史就基本进入了这个走向。事实上,本来三国的历史就是一个意外。当时的情况来说,外戚和宦官的失势之后,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支柱的只有士族。可是为什么士族没有直接继承东汉的资产?因为这个时候,出现了军阀,也就是董卓。

孙权简介及性格特点(孙权的性格特点是倾向于自保)(3)

当时南方属于未开化之地,可以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大势已定,就是熬也能把南方熬死。曹操赤壁打输了都能保持三国中的强势地位。南边能守住地利占很大因素,吴地有水,蜀地有山。况且孙权那还有山越几乎恶心了他一辈子,另外吴国没进过合肥城就知道吴国军事实力也就这个样。无论国力还是军力都打不过魏国,且不说孙权个人能力还有缺陷,吴国打不过魏国都是可想而知的。孙权和刘秀情况完全不同,刘秀虽然是哥哥带着起事。

孙权简介及性格特点(孙权的性格特点是倾向于自保)(4)

但是他的地盘大部分都是兄长死后自己打下来的,刘秀封大哥为王并无不妥,虽然老大是领导人,但他谋天下是靠自己。而孙权则不同,孙权的基业,大多数都是他兄长打下来的,他只不过是守江山而已,孙权继承皇位追封孙策为王,作为孙策名义上的继承人的孙策儿子孙绍,更是削了一级封为侯,连父亲的爵位都没办法继承。刘备打东吴不是昏招,若荆州在手,诸葛与姜维也不至于总是在一个地方和曹军较劲,只是刘备打输了,不能因为战术上的失败来否定战略上的正确。

孙权简介及性格特点(孙权的性格特点是倾向于自保)(5)

曹操的继承者曹丕是够格的,刘备和孙权则不具备合适的继承者,所以孙权和刘备活得越长对国家越有利,因为他们的继承者能力相比他们自己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另外,国兵制比较像骑马与砍杀里那样,各领主的私兵占大头,各自的私兵会有独立的装备和风格,这种兵制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尚能团结起来抵抗,但在主动打出去时就比较无力,谁也不想让自己的私兵损耗太大。这在曹操还活着的时代,孙权对合肥的进攻中就体现出来了,况且中原对缺乏骑兵的东吴而言难以守住,打下来的地也很可能被曹魏夺回去。

孙权简介及性格特点(孙权的性格特点是倾向于自保)(6)

最后,孙权不败的原因是孙策的遗产,孙策打下扬州还给孙权留下了健全的文武班底,孙权拿着东汉末年仅次于袁绍几个不成器儿子的遗产,表现的也就比袁绍的几个败家子强一点。所以面对刘备和曹操不败的是孙策和孙策团队,这个团队的骨干慢慢凋零后,要不是司马家抢班夺取权力,跟曹家的忠臣打的血流成河,东吴早就应该完蛋了。等到北方政权完成权力转移,东吴也就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就跪了。孙权是典型的实力不行运气补,无所作为就对了,无所作为就是他的能力极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