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

导读:
    • 原文、译文
    • 感悟:
    • 01 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
    • 02 独处,成了现代人的奢侈品
    • 03 我们真的知道如何独处吗?——拥抱孤独,独立思考。
    • 小知识:爱因斯坦奇迹年——1905年

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1)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dài)。

1.【虚极】空明的极致状态

2.【笃dǔ】深,甚。与上一句的“极”意思相同,皆指达到最高境界。

3.【作】生长起来

4.【观其复】观察它的循环往复

5.【芸芸】事物纷繁、众多

6.【复命曰常】孕育新生命是正常的自然法则。常,自然法则。

7.【妄作】胡作非为

8.【容】包容;【公】公正、公允;【全】周全;【天】天理

9.【没身】死亡,通“殁mò”。【殆dài】危险。

译文:

尽力达到心灵空明的极致,坚守清静的最佳状态。万物都蓬勃生长,我从中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万物尽管纷繁众多,最终都回归其本根。

回归本根称为清静,清静中再孕育新生命。是以孕育新生命乃自然法则,懂得了这一法则便心灵澄明。不懂得自然法则而胡作非为,必定会遭遇凶险。

懂得自然法则就能包容,能包容就会公正,公正了就能周全,周全了就能符合天理。符合天理就合于道了,合于道便能长久存在,终生不易遭遇危险。

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2)

感悟:

每天写一章,欢迎来到第十六章。整篇道德经都在为一个“道”字服务,正所谓“道”生万物,而万变不离其“道”。本章描述的是“道”的运行规律,认识万物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就是“以观其复”。

但是,重点来了,欲观其复,先要做到“致虚守静“的极致境界,也就是心灵极致宁静的最佳状态。这和第十章的“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呼应上了。“为雌”就是“守静”,面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和干扰,能做到心灵虚寂宁静吗?也和十三章的“宠辱若惊”异曲同工。

今天的感悟我想重点谈谈“守静”和独处。

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3)

01 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

先引用两个完全不搭界的人的话来解释一下孤单,孤独。我觉得很有道理。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阿桑《叶子》

如果你独自一人时感到孤独,就说明你没有把自己陪好——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

我们再拿一个喜欢独处的伟人来举例——爱因斯坦,一个改变人类宇宙观的男人。他一生的成就足以震惊所有人。但荣誉、成就皆身外物,我们来聊聊他如何喜欢独处,独立思考和享受独处或许也是成就他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本书里提到爱因斯坦曾这样描述自己对独处的看法:

我是一个真正的‘孤独的旅行者’,我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过我的工作、我的家、我的朋友,甚至我的直系亲属;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从未失去过距离感和孤独感。”

——《爱因斯坦传:他的生命与宇宙》作者【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4)

左:爱因斯坦与第一任妻子米列娃|右:爱因斯坦、米列娃和儿子

看了这句话,你会想到什么?天才都是孤独的?我还是想到了《道德经》第五章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正是这种看似“无情无义无我无他”的状态,成就了他的专注。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爱因斯坦看似自私,不顾家人,但他却造福了全人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私。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爱因斯坦从年轻时开始就形成了独处的“癖好”。他经常独自散步,独木泛舟,远离朋友、家人,以寻找一切可以独处的宁静时光。他还经常深夜在厨房里拉小提琴,边即兴创作旋律边思考复杂问题,有时在演奏过程中,他甚至会突然兴奋地大叫:“我明白了!”

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5)

以他的理论基石所创造和发明出来的通讯设备日渐发达,而讽刺的是,爱因斯坦在给友人的信件中却表达了遗憾之情,他这样写道:“如果没有信件、没有访问、没有会议和魔鬼的其他发明,在这个天堂般的乐园里,在这漫长的航行过程中,是多么的有利于思考和工作啊!”

如果爱因斯坦今天还活着,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网络,多如牛毛的社交平台,撕得粉碎的知识体系,他可能会更加失望吧。但他会成功吗?我相信他会的,所谓天才,天选之才是也,不以时间和空间为转移,这样的人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不世之才。

这也是一种“道”的表现,符合自然规律。

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6)

02 独处,成了现代人的奢侈品

前几年有个很流行的问答“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有人回答说因为车里空间封闭没有干扰,有种小时候看树下蚂蚁搬家时的宁静;有人说他有时甚至绕过家门口掉个头,开着音响在高速上兜圈;还有人说他最高纪录是在车里看了一个小时在楼下ATM机取钱的人。

很能理解还是很难理解?因人而异吧。不过充分说明,人虽然是群体动物,但也需要独处,而独处对现代人来说尤其奢侈。

中年人的一天,白天进公司,开了一堆会,见了一堆人,回到家推开门,等着你的是一屋子人。很多时候车门和家门就是一个结界,推开车门就是柴米油盐,你一秒变身父亲/母亲、儿子/女儿、老公/老婆,唯独没有你自己,这些身份又都是你;在门外,一个人安安静静、独立思考的时候,这个躯体完完全全属于自己。

有人说孩子可以无拘无束没有烦恼,独居老人还渴望热闹呢,大把时间独处。

真的是这样吗?现在的孩子要面对学业的压力,长辈的教导,上不完的课,练不完的琴棋书画,一点也不轻松。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是可以独处,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处”,他们的心灵未被滋养,无法享受到独处的快乐,反而是一种害怕孤单的恐惧。

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7)

03 我们真的知道如何独处吗?——拥抱孤独,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的大脑我们可能没法拥有,但我们能从他独处的经历中学到拥抱孤独,独立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鼓励打卡自律、也不忘贩卖焦虑的社会。还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分钟都有新知识产生,一辈子都学不完。还没等你学到,它又已经过时了。

每天用着层出不穷的平台、工具、小程序来获取碎片资讯。社交媒体、电子邮件、通讯设备时刻都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哪怕独自一人也很可能在刷手机,根本没有独自思考的时刻,心静不下来,总觉得不做点什么就要掉队了。

在我们追求完成更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忘记先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有必要做这么多吗?引用极简主义的一句名言:少即是多。再加一句:慢就是快。

在芸芸众物中,找到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先停下来,慢下来,把心静下来,像爱因斯坦那样拉拉小提琴,划划船,做些无用的事情,花更多的时间独自思考并拥抱孤独,或许会获得更多,并释放出自己真正的潜力。

也许我们也会像爱因斯坦那样,某天在独处思考的时候,突然来一句:我明白啦!

学会独处,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能力。那些关于人生重大决定的想法,很可能都是在独处时冒出来的。

独处的方式有很多,一个人走在路上,哪怕人来人往,都是过客陌生人,哪怕边走路边思考,边坐车边思考,那都是独处。只是小心你的手机和皮夹子,哈哈。

道德经中关于夜深人静时思考问题(16.道德经十六章)(8)

小知识:爱因斯坦奇迹年——1905年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

1905年4月——爱因斯坦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

1905年5月——爱因斯坦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发表了上一篇论文的补充,提出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质量,c代表光速,近似值为3×10^8m/s,这说明能量可以用减少质量的方法创造)。

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那年他26岁。

感谢阅读|点赞|收藏|分享|评价的朋友

欢迎关注道德经第五章:四十六亿岁的地球不需要人类来拯救

道德经第十章: 生活中的修身,静看别人的爆款,坚持自己的领域

道德经第十三章:需要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参考资料:

《道德经》【春秋 老聃,乙力 注译】——三秦出版社

《道德经》【中华文化讲堂 注译】——团结出版社

《老子》 【汤漳平 王朝华 译注】——中华书局

《爱因斯坦:他的生命与宇宙》——【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