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宣城宁国市架起光明之路)

人民网-安徽频道

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宣城宁国市架起光明之路)(1)

“芳草绝怜随意绿,野花真是映山红”。春日里的畲族,风光如画,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汤公山上的花花草草竞相开放,吸引了不少户外运动者前来游玩。“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炎炎夏日,许多外地游客不远千里选择来畲族风景区避暑、修身养性。近年来,畲族风情园的饭店、民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随着宁国市云梯乡畲族旅游业的日益兴旺,用电负荷逐日攀升,为切实解决好畲族旅游发展用电“卡脖子”问题,早在2019年,宁国供电公司就开始谋划在云梯建设35千伏变电站,经过前期科研、设计、协调,工程于2019年11月份正式开工。据悉,安徽宣城宁国市梅林(狮桥)~仙霞T接入云梯变35千伏线路工程,线路长度4.6公里、组立四角塔20基,变电部分,新建室内开关室一座、控制室一座、室外10000kVA主变2台、室外电容器2组、避雷针基础2基,以及变电站道路及围墙建设。

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宣城宁国市架起光明之路)(2)

一些重量较大的材料只能依托驴子托运上山

因该工程多处四角塔位于海拔七八百米高的高山丛林间,所有的砂石、铁附件、工具全部通过人力运输的方式运到山上,作业人员披荆斩棘、手拉肩扛,一些重量较大的材料只能依托驴子托运上山。若不经常参加运动,连徒手空拳爬到山顶都难于上青天,若将这些施工物资和工具靠肩膀一点点扛到山顶,实属不易。因路途遥远,作业人员每天早早地出发,到达作业地点后,严格按照规程,布置现场安全措施,根据作业分工,大伙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工作中,中午的时候,由一名师傅下山将午饭扛到山上,作业人员席地就餐,简单的就餐后,作业人员便会找一些树,靠着树上小憩一会,继续开始下午的工作。

在山脚下,偶尔能听到师傅们“加油打气”的呐喊声,在山谷间荡漾;在作业现场,也能偶尔听到师傅们憨笑声,唯独没有听到过师傅们一句怨言。他们并没有为复杂的施工环境而困扰,反而为能亲手打造秀美山川的家乡倍感欣慰。在作业现场他们始终挺起胸膛、撸起袖子干,尽心竭力地奋斗着!

宁国供电公司始终用行动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彰显着公司高度的社会责任。电力人用勤劳的双手架设畲族发展的光明之路,用一滴滴汗水换取了畲族百姓的喜笑颜开。(张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