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治什么病最好(李中梓治痹必读)

《内经》论痹,四时之令皆能为邪、五脏之气各能受病,六气之中风寒湿居其半,即其曰杂至,日合,则知非偏受一气可以致痹又日: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即其下一胜字,则知但分邪有轻重,未尝非三气杂合为病也皮肉筋骨脉各有五脏之合,初病在外,久而不去.则各因其合而内舍于脏在外者祛之犹易,入脏者攻之实难,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李中梓治什么病最好?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李中梓治什么病最好(李中梓治痹必读)

李中梓治什么病最好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明代医家 著《医宗必读》

《内经》论痹,四时之令皆能为邪、五脏之气各能受病,六气之中风寒湿居其半,即其曰杂至,日合,则知非偏受一气可以致痹。又日: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即其下一胜字,则知但分邪有轻重,未尝非三气杂合为病也。皮肉筋骨脉各有五脏之合,初病在外,久而不去.则各因其合而内舍于脏。在外者祛之犹易,入脏者攻之实难。

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

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

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七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提其大纲,约略如此。分条治法,别列于下。

筋痹即风痹也、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或赤或肿,筋脉弛纵.古称走注,今名流火(防风汤主之,如意通圣散、桂心散、没药散、虎骨丸、十生丹、一粒金丹、乳香应痛丸)。

脉痹即热痹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故癖痹,肌肉热极,唇口反裂,皮肤变色(升麻汤主之)。

肌痹即着痹,湿痹也,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今名麻木(神效黄芪汤主之)。

皮痹者,邪在皮毛,隐疹风疮,搔之不痛(宜疏风养血)。

骨痹即寒痹、痛痹也,痛苦切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五积散主之)。

肠痹者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麦门冬。

胞痹者肾着汤、肾沥汤。

五脏痹五痹汤,

肝痹加枣仁、柴胡,

心痹加远志、茯苓、麦门冬、犀角,

脾痹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

肺痹加半夏、紫苑、杏仁、麻黄,

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芪、草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