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衡黄河阵(江湖庙堂有多远)

李秉衡黄河阵(江湖庙堂有多远)(1)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有一位国之重臣,率军迎战,寡不敌众,失败后吞金自杀。而腐败的清政府呢?迫于八国联军压力,取消了原本给他的封赐和优恤。天下百姓深感不平,惜红居士专门写了一部侠义公案小说《李公案》(又名《李公案奇闻》)来纪念他。这个人就是早年人称“铜锤李”,后来被誉为“北直廉吏第一”的晚清名臣李秉衡。

李秉衡黄河阵(江湖庙堂有多远)(2)

李秉衡,生于1830年,字鉴堂,奉天(今辽宁)海城人。他的父亲李辉德是个做官的,自幼教导他习文练武,长大以后保国安民。他精通各套拳术和十八般兵器,特别是双锤练得娴熟,在武林中颇有些名气,人送绰号“铜锤李”。他长时间跟随父亲在各地做官,与社会底层接触较多,经常下去体察民情,学习治国理政的本领。1856年,父亲给他办理捐资入仕手续,并给他起字为“鉴堂”,取明镜高悬之意,希望儿子能做清官。

李秉衡黄河阵(江湖庙堂有多远)(3)

1860年,清政府派李秉衡做静海县试任知县。静海县位于天津南部,不少京官家属住在那里,有些人依仗权势,无恶不作。李秉衡到任后,微服暗访,查清事实,秉公执法。有位官宦子弟横行乡里,手下豢养着打手,没把这个小小的知县放在眼里。李秉衡察访时,这个恶霸招呼打手准备动粗,想给李秉衡一个下马威,结果被“铜锤李”三招两式,狠狠教训了一顿。最终,他严惩凶犯,平雪民怨,深得民众拥护和爱戴。由于政绩突出,做了多地知县后升任蔚州知州、冀州知州、永平知府、平阳知府等职。每到一个地方,铲锄豪强,整顿吏治,廉政勤政,百废尽举,民风大为好转。时任直隶总督曾国藩以及后任李鸿章对他颇为赏识,李秉衡多次受到朝廷褒奖,被誉为“北直廉吏第一”。

李秉衡黄河阵(江湖庙堂有多远)(4)

中法战争

1884年,李秉衡任广西按察使。当时正值中法战争,他全力以赴,发动群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1885年2月,在清军战败、谅山失陷的紧急情况下,清政府任命李秉衡为护理广西巡抚和钦命会办广西前敌军务。他力挽狂澜,革除求和畏战的将领,推苏元春、冯子材担任正副总指挥。为了确保对法作战的胜利,他尽力筹集军械粮饷,厚集兵力,慎重初战,战之必胜,第二年和冯子材赢得了著名的镇南关大捷,接连收复文渊、谅山等地。

李秉衡黄河阵(江湖庙堂有多远)(5)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不久,清政府调任李秉衡为山东巡抚。到任第五天,黄海海战发生。他火速赶到烟台、威海等地,统率陆军守护胶东半岛,后因对敌情判断失误,威海失守,受到朝廷谴责。1895年4月,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签字,他得知这个消息,两次上书、两次电奏反对。1897年,德国派兵强行进入胶州湾,李秉衡认为“土地不可自我而失”,自主增兵青岛,抵抗德国侵略。清政府迫于德国压力,将他连降二级,徙任四川总督。德国还不罢休,要求将“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永不叙用。”就这样,李秉衡被罢免,彻底成了清政府的政治牺牲品。

李秉衡黄河阵(江湖庙堂有多远)(6)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899年10月,他再次被清政府起用,担任长江水师大臣。1900年5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6月,慈禧太后向八国联军发布 “宣战”诏书。他上奏要求率兵御敌,接到旨意后从扬州“星夜驰赴京师”。7月25日,慈禧太后任命他为直隶总督,与荣禄一起保卫京都。他立下“宁愿为国捐躯,决不怕死后退”的誓言后,出京抵挡敌军。在杨村与联军激战一昼夜,败退到通州。8月11日,联军直逼通州城下。李秉衡报国无门,毅然自尽,终年70岁。

李秉衡的殉国,成为大清帝国落日中一道凄凉的余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