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到底爱不爱(如果这就是溺爱)

1

最近给儿子买了几个书架,因为家里的书实在又放不下了。

多出来的大大的包装纸箱子怎么办?

因为楼下的小仓库已经几乎塞满,实在找不出放置的地方。

鱼妈一直比我好整洁,所以说要全部卖掉。

天啦!这么好玩的纸箱去废品回收屋卖5块钱不到,我心里不甘心。

何况儿子已经开始玩上了。

他跟小表妹一起将一个大的箱子推翻,然后两个人钻了进去,说这是他们的房子。

然后还有属于他们的小仓库、厨房,最大的那个还可以做一个“小卖铺”,卖儿子最喜欢吃的炸鸡腿。

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我自然是歹说好说地把箱子都留了下来。

鱼妈一看也是没辙,说我对孩子们太宠溺了。

这些箱子你自己想办法去收,反正不要占用仓库的过道。

于是孩子玩的时候,我就一个个搬出来给他们玩,玩了之后又一个个搬到仓库隔层上边去。

3

孩子最初爱他们父母,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前几天有朋友留言说“我们小时候,育儿理论是,什么都是孩子的错。终于轮到我们做父母,结果育儿理论变成了,什么都是父母的错。真悲催~”

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是一种悲催,至少不是孩子的悲催。

也许,是我们自己的悲催,因为在我们小的时候,能被父母理解,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太少了。

我们这一代不是被溺爱的一代,反而是缺爱的一代。

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过去,我们的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不够的。

而到了如今,还是如此。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父母缺位的家庭还有很多。

当我们做了父母之后,发现自己用父母以前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惊奇地发现孩子也受着我们小时候受的苦。

我们发现,自己在童年里跟父母的关系,如今都内化成了自己内在的关模式,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性格命运。

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丰盛和自由,那成年后更能收获幸福。

而父母的匮乏和沉重,会让孩子受到制约,也感到沉重。

所以很多小时候从穷养中过来的人,长大后就算有钱了也不会觉得自己富有,反而觉得自己很空虚,因为小时候的匮乏是永远也难以弥补的。

所以,父母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是悲催,反而是一种进步,因为我们越来越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越来越了解孩子的天性,越来越注重父母本身的学习和完善。

溺爱到底爱不爱(如果这就是溺爱)(1)

4

为什么会惧怕去“爱”自己的孩子呢?

那是因为对自己的爱没有把握,对自己的焦虑,以及对孩子的一无所知。

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养出溺爱的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

一位母亲为她已经成年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心理咨询师问她,“当你的孩子系鞋带的时候总是打死结,今后是不是没有给孩子买过有鞋带的鞋子?”

母亲点点头。

“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

“是的”

“孩子第一次自己穿衣服,差不多扣一粒扣子都要10多分钟,然后你就骂他笨手笨脚?”

这个母亲感到很惊讶,“您是怎么知道的?”

心理咨询师又说

“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依靠自己的关系帮他找了工作?”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又问咨询师怎么知道这么多。

“女士,我是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我该怎么办?”

“当他生病的时候,你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没有人会想出好的办法。

在孩子第一次尝试着迈开脚步,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是你束缚住他的手脚。

在孩子需要你理解他,懂他,支持他的时候,是你忽视了他的感觉。

很多父母像这个母亲一样,给孩子庇护。让孩子失去成长过程中试错和改正的机会。

从不放手,一切包办的父母,才会养出一个一直断不掉奶的溺爱孩子。

所以,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

往往在乎父母在做什么。

我们常常谈规矩,但是没有爱的规矩是枷锁。

我们也会谈爱,但是溺爱却是爱的毒瘤。

当然,我们更关心怎么去爱孩子?

不管你是已为人母或为人父,或者你即将成为一个父母,一定要大胆地去爱孩子。

不畏他人的闲言碎语,丝毫没有保留,不带功利目的去爱。

有时候,我们就得像溺爱一样,多爱孩子一点。

因为这是理解、是懂得,是陪伴。

是孩子渴望的真正的爱。

  • 中小学家长都喜欢关注的微信,我们等着您!

  • 搜索名校资讯, mingxiaozixun <--长按复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