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信号要怎么治疗(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

【 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及时发现可救命!这类女性易误诊、治疗难,提前检查很重要!】

乳腺癌早期信号要怎么治疗(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1)

据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数达226万人,首次超过肺癌(220万人),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作为影响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很多人谈之色变。

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乳腺癌的生存率在大幅度的提高,只要是判定为一期或者二期乳腺癌,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乳腺癌早期信号要怎么治疗(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2)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乳腺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治疗效果甚微。那么,怎样才能第一时间准确发现疾病、做好准备呢?

此外,哺乳期是女性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若这时不幸查出乳腺癌,又该如何对抗病魔、争取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呢?

乳腺癌早期表现征兆

1.肿块

对于成年女性来说,当乳房内出现不知名的肿块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乳腺癌的典型早期症状。

但是大多数的乳腺癌早期都是无痛性的肿块,少数的女性会伴随着隐痛或者是刺痛。很多女生误认为自己仅仅是乳腺增生的症状,这是不对的。

乳腺癌早期信号要怎么治疗(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3)

2.乳头有溢液

处于哺乳期的女性,会有乳头溢出乳汁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处于哺乳期,也没有其他炎症性疾病或者皮肤病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乳头经常有液体溢出,就要引起注意了。

这时候就要留意,自己的乳房是不是也出现了肿块,因为乳房溢液通常不会单独出现,大多数伴随乳房肿块一起出现

乳腺癌的检查、自检

乳腺癌发现越早,治愈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定期体检、及早做乳房肿瘤的筛查意义重大!

由于中国女性乳腺比较致密,常规体检针对性不够强,所以要通过一些B超、钼靶检查等医学影像检查来确认。

1.乳腺钼靶X线检查

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癌筛查中的最重要手段,也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和最简便无创性检测手段。

【优势】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和体形的限制;不仅可以诊断良恶性,还能帮助医生发现早期临床查体未能发现的肿块。

乳腺癌早期信号要怎么治疗(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4)

2.B超检查

是乳腺癌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可对可疑肿物行定位或穿刺活检,能具体测定肿物直径大小,便于临床分期、手术方案制定和预后的评估。

【优势】可明确肿物大小、部位、形态及边界情况,肿物实性或囊性。可弥补乳腺X线对致密乳腺肿物或部位深的肿物及囊性肿物的不敏感;且其不受年龄、生理状态影响,可反复检查。

一般来讲,女性可从40岁开始每年行乳腺专项检查。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月经初潮早、绝经迟,35岁以上未育或35岁以上生育第一胎,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良性乳腺病史的女性),可以考虑将乳腺癌筛查年龄提前至30-35岁。

此外,女性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自查乳房,定期检查(至少每月一次)有没有肿块。

乳腺癌早期信号要怎么治疗(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5)

>>>>自查步骤一:视察

检查时直立在镜前,脱去上衣面对镜子对两侧乳房仔细观察,注意对比两侧乳房是否对称,乳房外形有无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异常体征,例如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皮肤皱缩、酒窝征、皮肤脱屑等。

>>>>自查步骤二:触查

举起左侧上肢,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方法,在左乳房作顺或逆向前逐渐移动检查,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过程中要感知腺体里面有没有一些结节或者肿块的存在。

然后,用拇指和食指间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排液。如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或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

妊娠哺乳期患乳腺癌怎么办

医学上,在妊娠期间或者产后1年内被确诊的乳腺癌,又称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由于其处于特殊的生理期易被误诊,往往被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又因为癌症的发展及治疗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健康,因此不仅孕妇会难以抉择是否该继续妊娠,医生对其治疗也会感到非常棘手。

这个过程中,如何减少患病几率的发生呢?若不幸罹患乳腺癌,生存还是生育?

1.怀孕前做好全面检查

女性在怀孕之前应进行全面的乳房检查、孕早期进行B超检查等,排除乳腺疾病风险。

乳腺癌早期信号要怎么治疗(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6)

2.妊娠早期,建议停止妊娠

对于妊娠期早期的头3个月,一般建议停止妊娠,因为如果进行化疗,会对胎儿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3.妊娠中后期,保命保胎

在妊娠中后期,孕妇希望产下胎儿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化疗手段控制病情,加之胎儿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受化疗的影响较小,所以能够实现控制癌症和产下胎儿的双重目的。

总的来说,乳房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了女性的身心健康,每位女性都该提高防治意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乳腺癌早期信号要怎么治疗(乳腺癌早期有2个信号)(7)

#乳腺癌# #肿瘤# #癌症# #健康解密# #养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