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别离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近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毕业主题片《别·离》在4天内播放量突破12万次,网友直呼"催泪"。6月20日,记者来到八一农大,听主创团队讲讲主题片背后的故事。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别离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1)

毕业主题片《别·离》在八一农大2018届毕业典礼上首映。

9人团队10天完成作品

学妹流泪采访11位毕业生

“毕业季遇上校庆年,我们想在9月母校60岁生日之前,送上一份特别礼物。”《别·离》的主创团队是八一农大“黑土之光”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负责人武智勇老师带领的8位大二、大三学生。从6月5日开始着手准备,团队用了10天时间完成作品的创意、拍摄、剪辑等所有工作。

“这一次没有演员、只有真情流露,希望每个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别·离》总策划、总导演武智勇老师说,这不仅是一部毕业主题片,还是“校庆”预热先导片。

说片子“催泪”,实际上不只是观众的感受。“采访11位‘最年轻校友’,我们很走心。”负责本次活动组织的会计学院学生李寒雪告诉记者,片中每位毕业生几十秒镜头的背后,都是团队与之至少两个小时的“长聊”,只为呈现最自然、最饱满的状态。除了付出耐心,团队私下还做了好多“功课”。受访者孙天宇曾是校园主持人,团队悄悄找到她的3位“徒弟”录祝福语。“听到他们为我考研‘二战’加油,我特别惊讶,感动哭了。”孙天宇说。

“采访学哥、学姐也让我们成长了,大家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是一样的,采访中眼泪常不自觉地跟着他们流下来。”负责活动采访的柴祺祺说。

为了保证良好的采访环境,团队坚持在没有窗户的隔音间拍了两整天。“屋里真的特别热,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左右进去,拍到晚上十点左右才出来。”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别离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2)

《别·离》主创团队合影。

83岁老校友带来创作灵感

为剪片全员54个小时没睡

“别离是为了更好的遇见。”团队学生告诉记者,“请老校友送别新校友”这一灵感是在与老校友王尔丰爷爷的偶然“重逢”后产生的。

在距离成片4天前,团队在学校“官微”后台收到了来自王尔丰女儿的信息。王尔丰是1958级老校友,也是学校第一届毕业生。“这位远在四川的老爷爷一直记得母校60周年庆,83岁的他特意叮嘱女儿帮他关注校庆信息。了解到之前发的‘毕业纪’投稿活动,老爷爷立刻联系到了我们。”团队学生对记者说。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别离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3)

教师勉励学生要珍惜人生。(视频截图)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别离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4)

食堂阿姨希望学生常“回家”看看。(视频截图)

在武智勇老师与王尔丰女儿反复沟通并盛情邀请后,老人女儿连夜赶回家帮父亲拍视频,出在片子开头呈现这一动人画面。

新的创意也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为让片子能在6月15日全校2018届毕业典礼当天完美呈现,团队全员熬了两个通宵剪片。“通宵后的白天,大家谁都没睡,继续干活,一直到6月14日早晨,大家还在室外拍镜头、补镜头。”负责拍摄的赵建秋说。

“毕业典礼当天早上六点,片子终于定稿了,算是拼了54个小时吧。典礼首映时,台下师生哭成一片,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7年制作11部原创微电影

累计点击量超过150万次

“首映之后,学校‘官微’首推那晚,留言好多,看留言都能看哭。”团队女生吴彤彤对记者说。

连日来,《别·离》在学校“官微”点击量每天都过万次,在校生、老校友甚至“路人”都纷纷留言。

网友RAINING说:“虽然没毕业,但看哭了……接下来在母校的日子,我会好好珍惜!”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别离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5)

安保人员希望学生多保重。(视频截图)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别离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6)

我们毕业了。(视频截图)

网友Soul说:“我不是八一农大的,但我爱的人是学校2018届毕业生,视频让我热血澎湃。愿毕业生再回母校时,母校以你为荣!”

据了解,2012年以来,八一农大学生工作处制作主题原创微电影11部,累计点击量超过150万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项,包含3项国家级奖项。

武智勇说,他是八一农大2012届毕业生,这已是他第7年担任校园影音作品总策划和总导演。“每一部作品都是学生汗水的结晶,不仅传播了校园正能量,更倾注了学生对母校的爱和感恩。”

大庆日报实习记者侯玉莹照片由校方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