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例子(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

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没有方法论呢,在分享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些,首先是要定位,一些横向,一些纵向的,在这个过程中,清晰认识自己和孩子,然后按照恰当的方式培养就不会焦虑。

先说纵向坐标,就是最现实的部分,就是关于社会所处的阶层,如果有兴趣的可以看中国社会的九大分层体系,不同阶层教育目的和资源不同,选择性也不同,按照我们最通俗理解,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在一线还是二三线城市,在城市里是属于工薪阶层个体还是资源掌握分配者。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方式之一,张桂梅的学校、衡水中学、海淀六小强、西安的三大,国际学校,在全国是特别有代表性的,存在即合理,代表了不同阶层的选择,通过教育达成完成的目的是不同的,同时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

为什么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为客观的环境很大程度就决定了,选择性很小,学区学位地方户籍各种就已经确定和固化,本身就代表了资源,只能选择适合的方式。

宏观一点来说各个阶层对应的目前可掌握的教育资源是不同的,可分配的也是不同的,投入也是不同,就拿西安来说,属于二线城市里,教育资源最集中,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价值洼地,也是高考移民越来越多的原因。在河南和西安就是不同的选择和压力,本身就不太公平,微观的说,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就不同,在微观哪个区教育资源都是不平衡的,但人都是向往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当然在微观每个家庭对于孩子教育投入规划就差别更大了,但总体上同一社区同一阶层都差不太多。

再说横坐标,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教育和成长,这里面也很有意思,首先是起点,是天才还是优秀还是普通人,这里是一个概率问题,拿天才来说就是几万分之一,其实身边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其实无论是优秀的还是普通的,都是能靠后天努力、勤奋、踏实、认真习惯来补足。成绩好的不一定是能力特别强的,有时候就是特别踏实认真的,能坐的住的。先天不够,时间来凑,10000小时理论在学习上也是有效的。

接下来就是效率的问题,方式方法了,最高阶的方式当然是自学模式的培养,自发主动学习所谓自我驱动,其次是半自动,有自我和外界的培养,还有被动学习,其实就普通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前期需要外界父母学校环境的督促影响,就看能驱动到哪一部分,当然极少数自动,大部分半自动,很多被动。

再者就是输出培养的到底是不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这点上,教育是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确是滞后于社会一些,尤其是社会发生大的产业变革的时候,人才结构知识结构都在发生变化,那么还要关注于未来,也许辛辛苦苦做出的产品,要么是过剩的,供大于求的,要么是残次品,要么是市场不需要的产品。对于家长来说教育也是一项长期投资,这个投入产出比太低了。

就像大家辛辛苦苦考很高的分数考了大学,还是社会认可排名前面的名牌大学,结果一毕业出来,发现是天坑专业,从功利现实角度来说确实是一种损失,当然能把兴趣和方向结合在一起最好。就像那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现在产生的大量的计算机工程师,容纳大批量的程序员。

在这里其实就是多看多听多关注外界前言的信息,最近孟晚舟在母校的讲话就释放了一个信息,人才和创造,对于公司未来的重要性,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有丘成桐在人工智能大会的讲话,数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如果看到这些,会清楚方向在哪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当然还有一些社会变化中一些需要,现在信息很发达,很多信息差很快就会被抹平,需要的就是洞察力、辨别力、筛选能力和执行力,如果说前面的是高精尖人才,属于理科体系,那么对于文科体系而言,当我们还在说二语学习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培养孩子的第三种语言,适应未来的全球化进程,占据文科榜首的金融、管理、法学、医学等也在交叉学科融合,当然体制内是很多人的追求。

这是我们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一些变化。

但这些都是仰望星空,抬头看路,其实低头走路更重要,大的方向不偏离,还是在于每天的持续积累、坚持。当我们感慨卷的时候,其实世界各地都在卷,甚至比我们更卷,看看韩国课外培训支出时间分配就得知,新加坡、欧美的精英阶层教育也很卷,只是很多属于精英教育,目前我们还有整体受教育公平的机会。

对于具体的还是要把最基本的应试教育完成好,进到门槛,有余力则学文,这个方法损伤了人的创造性等等,但是也给与了公平的机会。无力改变时,还是要现实一些,就是解决生存问题,活下去,再求发展。先完成课内,扎实没有问题了再进行课外,学校教育完成,有余力了家庭教育可以特殊个性化培养。

其实这里幼儿园阶段是最好的时间,投入产出比最高,而且有很多的自由度和试错时间,没有应试的要求。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张桂梅的采访,她说了一句,他们都说我们的这种方式方法不好,对孩子创造力不好,但是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只有这样一个最笨的办法。因为别人都是靠掐尖、利用最好的生源教师资源,提高效率方式方法,但最基本的还是靠不断的强训,那种氛围,所以这里他们只剩勤奋这一条路了。所以看到这些孩子大多都是老师、警察、医生等文科类,靠勤奋可以累积的成绩。

尤其是在这个社会里,虽然机会越来越少,但是也有这样的人突围出来,还有最后一线的希望,就是依靠仅有的资源,勤奋、努力、踏实,靠时间和毅力来,虽然到不了很高的地方,但是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一脚踏出去,命运就不同了。

现在的减负整体是好的趋势,但是不得不看到一个现实,有些人更卷更有优势,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觉得就可以快乐教育,就可以放松了,其实是最大的麻痹,减的是多余重复训练,但原来薄弱的需要增加的自我学习、自主思维、阅读、身体意志力眼界这些和成长相关的要增加起来。

因为能明显看到以前一般的学校减负完一点作业都没有轻轻松松,但是原来好的学校,抓的却越来越严格,这是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在农村和城里一些普通学校更明显。不知道这样的内容是不是一个提醒,会不会被更多人看到,还是要避免这样一个陷阱。

总之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例子(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1)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例子(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