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吗(黄梅京剧二黄起源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乌鲁木齐的312公路途经新疆段时,除极其有限的城市和村庄外,绝大多数是穿越在渺无人烟茫茫的戈壁滩上,这些戈壁公路是来往车辆在原始的土层上碾压而出,自然没有结实的路基和平整的路面,其崎岖性更是不堪车辆跑过,一溜灰尘冲天而起,至有“大漠孤烟直”的感觉,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吗(黄梅京剧二黄起源地)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乌鲁木齐的312公路途经新疆段时,除极其有限的城市和村庄外,绝大多数是穿越在渺无人烟茫茫的戈壁滩上,这些戈壁公路是来往车辆在原始的土层上碾压而出,自然没有结实的路基和平整的路面,其崎岖性更是不堪。车辆跑过,一溜灰尘冲天而起,至有“大漠孤烟直”的感觉。

1987年,政府拨款计划将其修筑成标准的柏油公路,驻乌鲁木齐的某武警部队承接,托熟人介绍,本人也分包了部分配套项目,于是便在哈密路段距星星峡36公里一个叫“甜水”的地方安营扎寨,开始了配套项目的工作。

戈壁滩上的夜晚很是无奈,没有电视,大伙们只好聊聊天,消遣消遣。但有一晚上的聊天,让我似乎听到了外星人的声音,那是:

和我们在一起安营的还有个哈密本地人的施工队,有个奇人给他们做饭。说是奇人,他本是哈密市评剧院的资深演员,在那个皇粮吃香的年代,在评剧院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绝对是令许多人为之眼馋的职业。然而他却选择了辞职——原因是他嗜酒如命,为了能舒意饮酒,竟把工作辞了;不仅如此,还常常因酒夜不能归,老婆如何受的了?吵架打闹是少不了的事,后来关系紧张,把老干部退休的老爸气的吐血,发誓只认媳妇不认儿,于是这位奇人就有家难归了。

这次来36公里做饭还是连襟帮的忙,条件是:工钱不问,酒每天2斤。和我们介绍上述情形后,即兴唱了一段“打虎上山”的京剧,唱腔确实优美动听。我见他如此自信就问,你可知道京剧是如何诞生的?奇人不假思索说:“这有何难?为乾隆皇帝祝寿由徽汉二剧组合而成,还与你们湖北省的黄梅县有一半血脉”。我一听,大吃一惊!连连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奇人道:“我是谁?我是梨园世家,岂能不知?京剧里的二黄唱腔便是起源于黄梅、发展于黄陂而得名的!不知道这些你还算是个梨园人?”对我的惊讶极其不屑。

其实这位奇人和我的交往也是刚从那个晚上开始的,之前只知道我们是湖北佬,却不知我们还是黄梅人。我之所以如同晴天霹雳,还得从我中学时说起。

那是20年前的1967年,我在黄梅县濯港中学读书,当时学校图书馆有书可借,同学们都喜欢《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科技书籍,但僧多粥少,图书有限,常常是空手而归。无奈之际,我看到了《京剧的起源》一书,就借去打发时光。该书不厚,和当时的语文书差不多。接下来一看,里面的内容让我吃惊!大略说的是:

为给乾隆帝祝寿,被派出太监遴选中的徽剧、汉剧戏班子进京为皇帝演戏。因两个戏班子的演艺十分精湛,又是初次进京给皇亲国戚们演戏,把他们看的是目瞪口呆,啧啧称奇!于是就留他们长期在京演戏。

三五个月后,戏班子因家里出现老人病故、姑娘出嫁、自己或儿子成婚等等大事,非这些人回家不可,致使两个戏班子均出现缺角现象,于是汉班缺角就向徽班子借,徽班缺角就去汉班借。但临时借来的大都不会唱对方的调子,而皇帝看戏在急,于是就各唱各腔。这南腔北调同台一唱,反觉分外新鲜,一连几天后,皇帝又命两个戏班子合并演出。

戏班子是合并了,但招牌上怎么写?往日不是写汉剧就是写徽剧,但现在无论写哪一个都不合适。因在京城合并,管事的官员就教戏牌上写《京剧》二字,于是京剧就堂冠正气地出现在皇宫大戏台的招牌上,为梨园界又绽放出一朵新葩。

京剧就这么诞生了,徽汉合流而成京剧也是人所共知的事,但徽剧和汉剧的源流又来自哪里?据考证,徽汉二剧之前都有一个共同的剧名,叫《皮黄戏》,因为他们的主要曲调是由“西皮和二黄”两大流派组成的,西皮是来自西域的“秦腔”,而二黄则是因“起源于黄梅、发展于黄陂”而得名,这还得从黄梅人的先辈们谈起。

书中讲:在湖北和安徽交界的黄梅县,因地势低洼,湖泊众多,又与长江紧依相偎,致使历史上常常是“十年九淹”。人们为了活命,基本是拖家带口、结帮成伴外出要饭谋生。为了能要的好一些,他们打起“道情筒,莲湘棍,带上锣鼓胡琴笛子箫”等等乐器,走村串巷,卖唱讨饭。黄梅人要饭路线基本是两个方向,上游沿长江至汉口周边讨生计,下游则向安庆方向运动——大城市周边无疑是富庶之地,生活要好讨些——人们不称自己是“要饭”而习惯称为“讨生活”。卖唱不仅好讨些米饭,闲暇之余还能讨些铜钱,年复一年,上下游的两个城市及其周边,就成了黄梅佬们讨生活的主要活动区。

这些黄梅先人们因尝到了卖唱的甜头,就进一步结合民间琐事,吸收山歌民谣,加以提炼后,慢慢形成大众喜闻乐听的曲调。因他们的活动区域多在黄陂一带,又结合了部分黄陂声腔,于是便在黄陂县境内传唱开来。时间一久,人们便把这种曲调叫成“二黄”——取其“起源于黄梅、发展于黄陂”之意。

黄梅佬要饭也不是时常回家,大多是“水落三秋归大海,客归家”,将低田种些生长期短的“冬荞麦”,以便一家人度些日子。而春节是中国人的大节,无论在哪里“讨生活”,人们大都回家团年,热闹热闹几天,待放下年饭碗,又抓紧出去“讨生活”了。

也就是回家过年的几天里,上游和下游的要饭人便都聚在了一起,交流着要饭的经念和如何卖唱,于是“二黄”曲调便由上游的要饭客传给下游的卖唱人;下游的卖唱人也将下游地方好的唱腔教给了上游客,于是在新的一年里,这些黄梅佬又将唱腔进一步发扬光大,年复一年,“二黄”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渐渐又有更多更美的唱法。

再后来,大汉口有钱人看到了商机,吸收一些优秀的卖唱人,组成专业的戏班子和乐器师,搭建了戏园子,吸纳秦腔里的“西皮”调,并和黄梅佬的“二黄”唱法定名为“皮黄戏”。

而下游的安庆呢?与汉口的戏班子也几乎是如出一辙,也同样将其叫做“皮黄戏”,不同的是,下游的皮黄戏吸收了地方的徽派语言和唱腔,于是和汉口班子有了一定的声腔分岐,但对唱腔的叫法依旧保留原有的叫法,还是叫“二黄西皮”等等。

这些原本是在1967年所看到的,在当时和后来的岁月里,我基本是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京剧种子怎么会是我们一个小小黄梅县的要饭人所萌发和催生的?不想在二十年之后、数千公里外的哈密戈壁滩上一次小小聊天,竟然得到这位奇人的证实!我岂不会如雷轰顶、震耳发聩?

不仅是《京剧起源》一书,包括现在的京剧本在内,依旧标写着“西皮”和“二黄”等等字样,这些均是铁的事实,任何人也颠覆不了!

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再也没有看到关于京剧有着“黄梅血液”的说法,一些非官方的说法更是令人生憎!比如百度对“二黄”词条的解释,说是“起源于黄冈、发展于黄陂”云云。而我们黄梅县的一些梨园老骥和政府的职能部门呢?只是在“黄梅戏”发源地问题上奋笔力耕,而对于有着“铁的烙印”的“二黄”,却似乎早就淡出他们的视线,鲜有问津者。

在这里我只能说网上的说法是颠倒黑白,欺世盗名,理由至少有两点:

一、历史上黄陂属黄冈所辖,而不是并列关系。如若是“起源于黄冈”则只有“一黄”的叫法,而不是“二黄”,二者不能并立称呼。如原武昌县并于武汉市后,其名改为“武汉市江夏区”,因他们是权属关系,地位不是平等地位。而襄阳和樊城原是两个城市,因地位平等,合并后称之“襄樊”,“二黄”的并称也是同样道理。

二、黄冈历来是州府所在地,域内地势较高,很少有被淹掉的现象,更不可能有“十年九淹”之说,人们自然无须年复一年去沿途乞讨、遇村卖唱,怎会在其经商务农的生涯中,去探讨和发展与其毫不粘连的戏曲唱腔?要知,历史上的戏子地位是属“下九流”,是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富庶之乡、州府之地的黄冈人,他们会去自降身价、自舍商农干这“下九流”的行当?像早期京剧“三鼎甲”的余三胜等人,也是出自贫穷的罗田县,而不是富庶的黄冈人。黄梅人则不同,一是为生活所迫,二是如若没有历史上的“十年九淹”,没有几百上千年的卖唱生涯的积累和沉淀,怎么会在陡然之间创造出名动梨园的“二黄”腔调?——这些“起源于黄冈”的论调只能是个别不明历史的现代人的信口雌黄而已。

黄梅的先人是勤劳的,也是极富智慧的,不仅仅在后期诞生了《黄梅调黄梅戏》,在前期也萌生了有着“国粹”之称的“京剧二黄”,其成就无疑是巨大的!如今《京剧的起源》一书是否存世不得而知,但对“起源于黄梅”应是梨园界的共识,连数千公里外的梨园世家子弟也对其了如指掌,那梨园界的宿老们又岂能不知其详?作为黄梅人,面对诸多证据,难道不应为先人们的卓越智慧和历史事实正本清源?五十年前的借书,戈壁滩的奇遇,一直萦怀于胸,故此发文,唤起共识,更期待我们黄梅县的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同声共气,振臂疾呼,为我县摘取“京剧二黄起源地”的桂冠而不懈努力。

作者:黄梅县濯港镇余显村余西平

2022.元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