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

年已经过完了,这个年让我感觉跟平时最为不同的事情,就是一连几天泡在电影院里,把今年上映的新片看了个遍。当然,在所有的新片里,口碑和争议最大的就属《流浪地球》这个片子了。

带着孩子去看的时候,一开始害怕这种科幻类的灾难片孩子接受不了它的剧情,因为我一向是不喜欢这种科幻类的片子的,但基于网上的口碑宣传还是决定带孩子去看,可是后来我发现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忧,孩子所能承受的东西,远比我们所想象得强得多。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1)

且不去评论这个片子里面的剧情是否符合科学常识(因为我本身对于这方面就没有概念),只用正常人的眼光,对于影片里的人物设定和伦理关系进行分析。

1、 现实中有太多“刘培强”

电影里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是一名航天员,为了执行任务十几年如一日地待在太空基站里。时间和空间造成了他和儿子之间的隔阂,再加上为了让健康的姥爷照顾幼小的刘启,刘培强不得不放弃得了绝症的妻子的治疗,给姥爷争取去地下城陪刘启的机会,这给幼小的刘启埋下了憎恨父亲的种子。再加上十几年不在一起,彼此间早就已经少了许多亲情,多了许多陌生。所以对刘启来说,父亲就是一个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基于这种工作性质,刘培强是无奈的,然而在孩子的生命中角色的缺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实中很多父亲也如刘培强一样,说高尚一点是为了理想或者信念,说得俗一点是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亲人,有的人认为自己也很伟大,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开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孩子是女人和老人的事,男人就是为了赚钱而生的。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2)

最近几年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丧偶式育儿”,在网上搜这个词条,出来的解释是:

这是一个精准狠毒的新词,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多指父亲)的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

而“丧偶式育儿”引发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 所谓的“缺乏父爱综合症”是由于父爱缺失,也即因父母离异、父亲长年不在家或者固然在家中但是极少关注孩子,致使他缺乏父爱而带来的一种分离性焦虑。

经儿童专家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轻度的表现为胆小、焦虑等情绪性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出心悸、头晕,甚至昏厥等生理性症状。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3)

2、 从小缺乏父爱的女孩长大后都是什么心理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童年缺乏父亲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下面有个答案让人看了异常心疼:

没有父亲,缺少了很多只能像父亲这类角色言传身教的经验,比如谈恋爱,比如闯社会找工作,比如如何收获男人的友情。又比如,当我软弱无力的时候,需要的是父亲的强烈斥责当头棒喝,需要有人给我勇气让我有一往无前的动力。然而这些统统都没有,这是我成长到现在的憾事,想想以后不能像别人一样陪着父亲老去那更是一种无言的悲伤。

心理学上认为:人终其一生都在修复自己的童年,童年后缺什么,长大后就会寻找什么。那些在幼年缺乏父爱的姑娘,长大后就会在亲密关系中去弥补这份缺失。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4)

前几年著名歌手张靓颖为了要跟大她18岁的冯轲结婚,不惜跟亲生母亲决裂,甚至断绝母女关系。追溯到张靓颖的童年,我们便不难理解她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了。

张靓颖的父亲是一名长途车运输司机,长年不回家,后来跟母亲离婚,用张靓颖自己的话说就是:父亲连我多大都不记得。

这样一个从小缺乏父爱的姑娘,突然遇到一个如父亲般给她温暖和关怀的男人,不由得会让她心生温暖,勾起了她曾经缺失的那份父爱,所以她不顾一切如飞蛾扑火般地投入了进去。

我们常常会说某些女孩轻佻不自重,遇到一个男人对她好,给点物质、花言巧语几句跟着别人就走了,然而人们忘记去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

其实,那是因为她没有稳定的人格内核,她的童年没有品尝过无条件、专注的爱。一个男人为她花点钱,,就会让她觉得“从来没人对我这么好,这么在乎我,无以为报,只能献出身体,留住关系。”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5)

3、 从小缺乏父爱的男孩承担不起照顾家庭的勇气

对于缺乏父爱的男孩, 德、日两国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专家联合对两国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而且此症对于男孩的影响更严重,男孩患此症是女孩的1倍。

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的男孩过分怕羞、不求上进、不爱集体、厌恶交友等。

前几年,在全国发行量非常大的《新周刊》推出了一个专题引起了读者的极大震撼:“男人没了!”文章沉痛宣告:中国男人的整体形象越来越不堪:传统意义上坚忍、果敢、充满责任感的男子汉形象正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生活中正被越来越多的“奶嘴男”“猥琐男”“家暴男”所包围。

这样的说法对男人来说也许并不是很公平,然而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婆媳关系不合、隔代教育的纠纷,其实都跟这个家庭中的男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责任。一个从小没有父爱熏陶的男孩,容易长成缺乏主见的男人,即使结了婚,在面对婆媳不和的局面,也会束手无策,任由她们争吵。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以父亲为首的男性榜样的支持,母亲不管多么疼爱他、关心他,也始终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从小到长大成人,男孩都需要与那些心智健康的成年男人生活在一起,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的男性来引领自己的成长,包括他的爷爷、外公、父亲、兄长、叔叔、舅舅等等。

如果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他身上的男性特质就会像长在树干上的叶子一样尽情舒展,他就会表现出足够的责任感、忍耐力和承受力。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6)

4、父亲如何才能不造成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缺失

哲学家黑格尔说:“真正的选择是两难选择,选择a,充满人性,但必定伤害b.选择b,也充满人性,但也必定伤害a.你两者都想选,但只能二选一。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作为父母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并不是只能选择A或者B,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两者兼顾。作为父亲,如何做才能不造成孩子的角色缺失呢?

(一)、每天固定时间跟孩子相处

很多父母说没时间陪孩子,可是却一回家就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美其名曰忙碌了一天要放松心情,可是即便是父亲们白天工作比较忙,但下班之后也应该将尽可能的休闲时间分给孩子一部分,工作永远是忙不完的,但孩子每天成长的脚步却是无法等待的。

作为父亲,每天应该至少拿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和孩子相处,这也是父子之间实现亲子互动的前提。当然,陪孩子的应该是有质量的时间,不能与孩子呆在一起却心不在焉,父亲们应该多关注和参与孩子的各种活动,或是给孩子讲个故事,通过这些相处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感受到父爱。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7)

(二)、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怀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似乎遥远而又模糊:不是太严肃甚至有点近乎严厉,就是离子女的距离太远。一家青少年杂志两年前在中学生中搞过一个调查,在谈到和父亲的关系时,只有30%的孩子承认和父亲关系融洽,40%则认为父亲太严厉,难以亲近,而60%则经常感觉不到父爱,因为父亲太忙,总是不在家。

父亲对孩子的爱应该让孩子感觉到,对孩子情感表达的越多,越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父亲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善于表达爱。当然,爱的表达可以是口头语言上的,如:“宝贝,爸爸爱你!”“我爱你,儿子(女儿)!”或是委婉的表达:“爸爸有你真幸福,真开心,你是我的骄傲!”也可以是肢体语言上的,如抚摸、亲吻或拥抱孩子等。只有适当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让孩子经常体验到父爱的温暖。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8)

(三)、以身作则为孩子竖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人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不同的榜样。但最初乃至最大的榜样则来自我们的父母。某种程度上,我们的人格、性格乃至言谈举止、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被父母塑造的。

父亲是孩子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意中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父亲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要为孩子的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亲如果是不拘小节、谈吐粗鲁,孩子也往往是油嘴滑舌、口出脏言;父亲勇敢正直、乐于助人,孩子可能从小就会帮助他人、学会分享。

流浪地球1刘培强给儿子的(看流浪地球有感)(9)

电影毕竟是电影,我们现实中的人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不会像刘培强那样要做两难的选择非A即B,我们有着太多选择的机会,所以不要再说为了生存而失去陪伴孩子的机会,生存的方式有千万种,而孩子却只需要你一个人。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或者加我的xupei4635,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