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了一切)

(不要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了一切)(1)

近日听说一则新闻,一男子下班后用微信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身亡。其妻向当地社保局申请认定工伤被驳回,后妻子将社保局告上法院,要求认定工伤。最终经法院二审,胜诉。

这里不讨论法律范畴内的事情,因为如咱们这般普通百姓也不专业,不能误人子弟。这里就谈谈如今的现象级名词:微信工作群

马化腾也许没有料到,这个曾经自己研发出来,原本想替代自家QQ的APP——微信,会在今天如此深刻的影响数以亿计人们的生活,工作,乃至一切。

(不要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了一切)(2)

还记得刚开始的微信,只是另一个移动版的QQ。单身狗们迷恋着上面的摇一摇,漂流瓶,希望能在网上邂逅一个白富美或高富帅;其他年轻人加上有好感的异性,在上面卿卿我我,互诉衷肠。

后来朋友圈出现了,一开始只能发文字,类似于QQ里的“状态”,发一些无病呻吟的鸡汤文。后来慢慢可以发图片、视频,这时的朋友圈彻底放开了。晒娃的,炫富的,晒旅游的,撒狗粮的,卖茶叶的,比比皆是,俨然一个“我型我秀”的舞台。

而你也像皇帝一样,每天浏览着好友们的朋友圈,时不时留下自己的朱批:甚好!外加点个赞。看着留言里的点赞和评论,相信很多人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存在感和满足感。

(不要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了一切)(3)

这时,微信群伴随着朋友圈的出现,珊珊来迟。它一出现,就火速占领大家的手机微信主界面。刚开始,它的名字都差不多,什么“相亲相爱一家人”、“大学同学”、“高中同学”等等,都是人们生活圈子里的名字 ,大家在里面打招呼,开心地分享趣闻乐事。直到某一天,你不情不愿的被拉进了一个叫“XX工作群”的微信群。

自此,微信成了你工作中领导的传呼机,任务的布置器。“收到”成了你每天手机输入得最多的两个字。

工作群的加入,让你的生活紧张起来。有些不方便或不好意思打电话布置的工作,微信群里一发,@你或@所有人就可以搞定。现在你每时每刻都要分心关注手机微信信息,会不会有工作上领导布置的任务。回复晚了或者忘了,会让你忐忑一晚上。所以通常情况下,为了不漏掉信息,你把工作微信群置顶,方便时刻关注。

有的人工作群就一个还好,有的人特别是岗位比较关键的人或者管理人员,工作群会更多。自己部门的群,自己上一级部门的群,和自己部门有工作关系的其他部门的群,等等等等。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群,朋友群,家人群,家长群,游戏群,购物群,你的微信彻底变成了群的天下。打开手机微信,从上到下一排的XX群,它们整齐排列着,蔚为壮观。像是一个个锦旗,证明着你在工作生活中取得的光辉业绩。

(不要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了一切)(4)

不得不承认,微信工作群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工作上的联系,打破了信息上梗阻,让工作更高效,沟通更快捷。

但是,我们也隐约感到,微信好像已经变了味,曾经我们满怀期待地点开微信的心情,现在变得有一丝忐忑甚至厌倦,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

原来我们已经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了!

微信群不仅绑架了我们的交流方式,还绑架了我们的工作方式。马化腾,你真可恶!

(不要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了一切)(5)

有人跟我讨论,现在工作时间要求不能玩手机,但是公司的一些事必须要在手机上做。比如群里推送的问卷调查、业务考试,公司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点赞和转发等等,这些势必要员工用休息的时间处理。问题是,公司给加班费吗?公司给报销通讯费吗?

这是一个模糊的地带,如同本文开头说的那个案例一样,我们需不需要有人来规范这些?

微信微信,稍微相信就行,不要把一切都托付给它!

(不要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了一切)(6)

(原创内容,严禁搬运)

#头号周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