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最著名的战绩(大将蒙恬将门虎子)

蒙恬最著名的战绩(大将蒙恬将门虎子)(1)

我去拜谒大秦名将蒙恬。

走进陕西省绥德县第一中学,暑期的校园一片寂静。顺着教学楼左面后方小路,登上西侧平台,就来到蒙恬墓脚下。

蒙恬墓的封土呈馒头形。据《绥德州志》记载,墓高50余米,墓前石碑系清.乾隆年间知州张元林所立。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又立一碑,知州江士松手书镌刻“秦将军蒙恬墓”。

深入时间隧道,撩开历史沉重的面纱,我们看到,大将蒙恬的高大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将门虎子

蒙恬最著名的战绩(大将蒙恬将门虎子)(2)

山东自古出战将、出义士。

蒙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出身于一个名将世家。

祖父蒙骜,战国时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曾创下一口气攻取37座城池的辉煌战绩,功勋显赫,官至副国级“上卿”。

父亲蒙武,也为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湖北楚国,俘虏了楚王。

蒙骛、蒙武父子都是秦国重量级武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业中,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

将门出虎子。

这样显赫的出身与家庭环境的熏陶,为蒙恬日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他又天资聪颖,熟读兵书,具备了较高的军事素养。

蒙恬正式走进人们视野,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蒙恬弟弟蒙毅,也是一个非凡人物,官至上卿。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辆车子,居内则侍从秦始皇身边。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多将相,都不敢与之争宠。

蒙毅法治严明,内侍赵高犯有大罪,差点被蒙毅给斩了。始皇念及赵高办事勤勉尽力 ,又赦免了他。从此,蒙氏兄弟便和赵高结下大恨。

一个朝代或一个国家,打天下坐江山,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更少不了文官武将的鼎力辅佐。

蒙氏家族,将门世家,三代忠良,乃秦朝之大福,秦朝之大幸矣。

功勋盖世

蒙恬战功何在?

逐匈奴,筑长城,开直道,是蒙恬大将的主要功绩。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其雄”。

秦始皇用十年时间,秋风扫落叶一般,于公元前221年一统华夏,结束了战国七雄长达五百年的争霸局面,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三十八岁的赢政登基即位,成为“千古一帝”。

大秦帝国如旭日东升,灿烂的光辉照耀东方,震惊世界。始皇更加雄心勃发:“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但是,有一头北方猛兽正虎视眈眈死盯大秦,它就是残暴狠毒的匈奴。不彻底铲除匈奴这颗毒瘤,大秦永无宁日。

打击匈奴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身上。

匈奴人的铁骑神出鬼没,来去无踪,飞兵一般。蒙恬奉命率三十万秦军,杀入阴山和贺兰山高地,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弩”,发射起来密集如雨,势如破竹,再强大的敌人也难以抵挡。匈奴遭到重创,连连后退,北撤七百余里,几十年不敢来犯。蒙恬一举收复河南地 (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

蒙恬又马不停蹄,一鼓作气,筑起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达五千多公里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匈奴铁蹄望城兴叹,北方百姓安居乐业。同时,延绵万里的长城给后人留下巨大的文化瑰宝。

秦始皇三十五年,蒙恬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

秦直道南起甘泉宫,北抵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是由咸阳至九原郡最为捷近的道路,全长一千八百里,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蒙恬率领他的团队,劈山开道,风餐露宿,雨雪无阻,整个工期只有两年半时间。秦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困境,有利于秦朝向北方快速增兵,促进北方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

蒙恬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据崔豹在《古今注》中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后世亦尊蒙恬为笔祖。

公元前212年,公子扶苏因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便把这位未来的继承人惩罚去上郡给蒙恬当监军。

蒙恬一生赤胆忠心,战功卓著,他又得到了什么呢?

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与信任。

我们知道,始皇赢政生性多疑,不轻易相信大臣。蒙恬在外拥重兵驻扎十多年,蒙毅在内参政,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发生叛乱,由此可看出秦始皇对蒙氏兄弟的深信不疑。

而且,蒙恬认为,“陛下(秦始皇)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史记、李斯列传》)”,或许,蒙恬早就知道秦始皇要让扶苏继承皇位。

君臣关系能走到这一步,达到这个层次,这很是不容易的。

大秦落日

蒙恬最著名的战绩(大将蒙恬将门虎子)(3)

昏君主政,奸臣当道,忠良遭难。

这是历代王朝不景气或短命的根源所在。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大秦的天空乌云密布,充满杀气。

秦始皇嬴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急忙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 但无济于事。一生求仙梦想长生的嬴政刚50岁就在沙丘病死,死前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意思是说把军务交给蒙恬,我死后你要回咸阳(秦都)参加治理丧事。

赵高害怕扶苏继位,重用蒙恬,对自己不利,便与李斯、胡亥密谋篡夺帝位,假造遗诏:“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并赐蒙恬死。

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的扶苏,接到老爹的圣旨,深信不疑,面对苍天泪如雨下,便在城南卢家湾石壁下拔剑自刎。

囚禁于阳周的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执意要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杀死了蒙毅。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

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陛下。”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于是吞毒药自杀。

蒙恬与扶苏,冤死上郡,千古悲歌。令苍天落泪,山河同悲。

擎天柱倒了,顶梁柱垮了,秦国这座大厦摇摇欲坠。

秦二世还活着,奸佞小人们还活着,他们会有好日子过吗?

秦二世即位后,更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加之始皇帝时期焚书坑儒、修长城、开直道、筑阿房宫、建始皇帝陵,大兴土木,耗费巨资,百姓困苦到极点,纷纷起义抗秦。

公元207年,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所杀,继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国大厦轰然倒塌。

秦始皇在位十二年,秦二世(胡亥)在位仅三年,子婴在位四十六天,大秦共存在了十五年四十六天。

可悲,可叹。

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了秦国的兴起、灭亡的原因,总结为一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是说:秦的迅速灭亡,在于不施仁义。夺取天下行霸道,治理天下施仁义。而秦的统治者还用过去攻取的办法对付百姓,致使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秦亡于“暴政”。

我们可否想象:假如秦长子扶苏顺利称帝,执掌秦国大印,结果又会怎样?

如果扶苏继位,蒙恬当然会更加被重用,匈奴必定不敢嚣张再犯;如果扶苏继位,肯定会体恤民情,让百姓休养生息,农民亦不会举旗造反。倘若他能够减免徭役,进一步制定富民政策,启用贤良,说不准还会开创一个大秦的太平盛世呢。

忠魂常在

蒙恬最著名的战绩(大将蒙恬将门虎子)(4)

名州青山埋忠骨,上郡千年护英灵。

大将蒙恬,太子扶苏,秦国的两棵参天大树,生前驻守上郡,倒下长眠绥德。

崇尚忠良,敬拜英雄的绥德人,与秦国的将士一起,把蒙恬厚葬于绥德城西大理河滨。三十万将士泣以甲胄掬土,积山为墓,把墓冢北一条小巷命名为“将军沟”。将太子安葬在疏属山巅,将一条小巷命名为“扶苏巷”。让他俩风雨相依,朝夕相望。

忠魂常在,英名永存。

走进今日绥德,你会发现,久负盛名的绥德汉,不仅诚实坚韧,重情重义,而且忠勇贤良,好爽仗义。谁说这不是蒙恬、扶苏“忠义信勇”精神在绥德人骨子里的传承与延续?

“ 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名句,也是中国人的一种心理价值取向。

蒙家军、岳家军、杨家将,历来深受国人敬仰;赵高、李斯、秦桧遭万人唾弃。

爱有多深,恨有多深。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用了近两千字篇幅,浓墨重彩记载了蒙恬、蒙毅兄弟的事迹,给后人留下一份考证秦代历史的珍贵史料。

我看到,2004年至2015十年间,蒙恬、蒙毅在电视剧《荆轲传奇》《神话》《大秦直道》上重新复活,向世人演绎着他们悲壮的故事。

1995年8月,山东省蒙阴县人民政府在联城乡树立“蒙恬故里”碑,在县城修建“将军亭”。

2000年,临沂市政府在临沂广场为蒙恬树立雕像,列为临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2018年4月14日至15日,春风贻荡,上郡生辉。两千二百年来,首届海内外蒙氏宗亲恭祭蒙恬盛大典礼,在绥德县一中隆重举行。来自山东蒙阴等地嘉宾约千余人参加典礼。对新复制的清道光形制蒙恬墓碑举行了揭碑仪式。缅怀先祖爱国情怀,激励后人报效国家。

当日,蒙氏宗亲晚宴中,首发蒙氏原创歌曲《千古永垂—蒙恬将军颂》:

西出关寻直道,

直道无边,秦岭耸云霄。

北越黄河望长城,

长城巍峨,分外妖娆。

啊!

那是将军的脊梁,崛起的骄傲;

那是英雄的豪气,化作了彩云飘。

那是将军的丰碑,发出的光耀;

那是英雄的容貌留下的微笑。

啊,

事秦开国,一统天下,三代英豪;

忠义信勇,忠君报国,匡扶正道。

筑长城,修直道,

北逐戎狄,战功显耀;

造毛笔,改古筝,

华夏文化辉煌灿烂传千秋。

啊,

将军的功德与日月同辉,

将军的英名,永垂不朽!


蒙恬最著名的战绩(大将蒙恬将门虎子)(5)

作者简介:耿永君,陕西绥德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延河》《延安文学》《散文中国》《华商报》《文化艺术报》等报刊。主编《绥德文库.散文卷》,著有散文集《守望校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