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火器是什么(重文轻武的大明怎么打仗)

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特殊,上承蒙元善战之兵却无前者横扫欧亚之志。后继宋代富庶的鱼米之乡,却没能做到真正的“往来贸易,以通有无。”

不过即便如此,明王朝也是在北方游牧民族和南部海盗的夹击之下维持了276年的国运,之所以有明一代能做到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火器的出现以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

明军的轻火器——鸟铳

明代火器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多应用少。在技术方面,从所谓的“迅雷铳”到早期燧发枪书上能记得明朝人都一字不差的给记下来了,但落实到装备应用上,明代的轻火器实际上也就一种(或者说就是一个大类)——鸟铳。

公元1548年,明军在浙江双屿地区战胜了由日本浪人武士和葡萄牙佣兵所组成的海盗。战后,明军缴获了一批”铁炮”(也就是日本人仿制改进的葡萄牙火绳枪),而且因为当时欧洲军队喜欢让制造火炮的人去当炮兵,所以明军也顺便抓到了不少技能熟练的工匠。

获得了如此有价值的战利品,明军立即就把情况上报给了朝廷。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这批缴获的火绳枪虽已被使用多年,但无论威力还是精度均是极佳。

大明最强火器是什么(重文轻武的大明怎么打仗)(1)

要知道古今中外无论那个国家的军队对于先进武器的渴求那都是永无止境的,毕竟提高杀敌效率就是军队的职责之所在。于是,由马宪、李槐等人带头的一批能工巧匠就立刻对这批火绳枪进行了研究和仿制。——明代的鸟铳最开始就是纯纯的“山寨”货。一是因为当时明军催的紧,毕竟装备越好死人越少。二是这批缴获的火绳枪本身就属于被改进了至少2次的产品了(葡萄牙人改进一次,后来日本人又给改进了一次),着实也是没什么改进空间了。

最初生产的第一批火绳枪数量约有一万把。明廷最开始是想把这批新货赶紧送到边患压力最大的北部边军手里的,不过被人家给拒了。北方明军以铁骑为主,此时的火绳枪过长且装填速度太慢,对于骑兵来说实用性反而不如弓箭。

不过当时倭寇横行的南方却特别喜欢使用火铳——原因无他,简单易学而已。明朝和中国历代一样都有职业军人和动员民兵之区分,北方边军多为有军籍的职业士兵,刀枪剑戟步战御马样样精通,自然就看不上早期装填慢威力底的火铳。

但南方地区,尤其江浙一带可就不同了。江南地区局势相对于北疆边塞更为稳定,所以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的常备军,何况倭寇倭寇本身也就不是什么正规军人。所以,即便善战如戚家军,其主要构成也仍是民兵而非职业军人。

大明最强火器是什么(重文轻武的大明怎么打仗)(2)

让临时动员起来的民兵短时间形成有效战斗力是很难的。在当时,鸟铳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式。普通的农民可以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学会如何使用鸟铳。且火绳枪威力大,即便对手身着重甲也能做到一枪毙命。

虽然早期火枪的装填速度极慢且过于沉重,但对于民兵较多的江南地区来说那还真就是对症下药。——多个人多份力,有总比没有强。

明代鸟铳总共约有四大特点:一为口径小,明鸟铳直接源自日本铁炮,战国时期的日本人发现葡萄牙火铳的威力实际上有点过剩了,于是就改小了口径以求减轻重量多带子弹。第二就是明代鸟铳均设有准星和照门,因为明军不喜欢把步兵阵列摆的太过密集(参考西班牙大方阵和古斯塔夫线形阵),所以没法靠火力密度取胜,加装瞄准装置一可增加散兵的杀伤效率,同时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射击敌人的战马。第三,明代火器大多都设有扳机装置,开火速度更快,而且延时短。最后,明王朝鸟铳火绳多朝前而不似西方火铳火绳朝后。这样做有好有坏,好处是便于射手射击,点火火星不会伤到射手眼部。坏处就是点火装药速度会慢一些。

大明最强火器是什么(重文轻武的大明怎么打仗)(3)

后来明代还发展出了专门的短火铳(即为三眼火铳),因其体积小巧且可以连射,多为北疆骑兵使用。

明代的重火器

明代的重火器实际上分类比较复杂主要归位三类。

一为传统重火器如火箭、土炮等这类武器装备数量大,一直都是明代军队重火器中的中流砥柱。但同样的,此类火器是直接师承宋元而来。虽然数量众多但却不是明代一朝之功。

第二种火炮这就是当时明军的特色武器了——弗朗机又或者称之为快炮。

1522年,当时的广州停靠着大量葡萄牙商船,不过这个时期的欧洲商船上小一半装的都是武器——毕竟新航路也才刚刚开辟,东西方航道上可都是海盗遍地走的。不过毕竟商船是要驼载大量货物的,所以葡萄牙人就喜欢在自己的船上布置轻型速射炮来防止海盗的骚扰。

大明最强火器是什么(重文轻武的大明怎么打仗)(4)

这种快炮的极限射程在500米左右,重量最大的也不超过一吨,且弗朗机又属于铜炮(保存时间长)所以明军一开始就从葡萄牙人手大量中购买。到了1524年,明军对此种火炮需求的数量开始激增,光靠买已经不够了于是便就开始了自制。因当时的中国人称西、葡两国人为“弗朗人”又将此炮取名为“弗朗机”。

明军装备弗朗机的多为战船,陆军很少使用。毕竟弗朗机虽轻快,但威力是在太差,对付船只尚可,真的碰到坚城壁垒也就只能挠挠痒了。

第三种就是所谓的“红衣(夷)大炮”了。

16世纪的欧洲,正是查理五世和苏莱曼两位雄主杀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因此,双方在武器、尤其是火炮的发展上都是不遗余力地。土耳其人甚至干脆丧心病狂的搞出了一个乌尔班大炮结果因为受限于当时冶金技术的瓶颈也就不了了之了。

大明最强火器是什么(重文轻武的大明怎么打仗)(5)

欧洲人当时也对火炮进行了改良,简单地来说就是在火炮的炮身里加铜加锡。用这种方式制作出的火炮威力大、射程远且不易炸膛,最重要的是可以减轻不少的重量。当时欧洲的各种要塞、战舰上所使用的都是这种工艺制作的火炮。

16世纪末,荷兰人开始和明王朝进行贸易,当时的中国人称荷兰人为“红夷”。不过虽然话里带着一个“夷”字,该买的还是要买的。那个时代的荷兰人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做贸易极讲信誉,而且能卖的东西全都卖——最开始是直接把商船上的火炮拆了卖给明军,后来因为明王朝需求量太大,直接把造炮的工匠和技术也统统卖了来换茶叶和瓷器。

大明最强火器是什么(重文轻武的大明怎么打仗)(6)

于是乎,红衣大炮也就成为了明军的标志性重火器之一。不过因为此炮制作成本高昂短时间内明军也没法用新炮把旧的土炮全换掉,所以红衣大炮也属于当时的“金贵货”。

结语

在明代的军队中,各种火器可以说都是被大量装备普及的。这不仅仅是当时明军的特色,欧亚大陆上主流强国的军队在16世纪也都开始大规模装备火枪火炮。

明朝的火器制造水平之所以比当时的欧洲稍微差那么一丢丢,主要还是有明一代虽经常南征北战,但若比起当时互相厮杀血流成河的欧洲人来说还是差了些。毕竟人家欧洲的16世纪是真正的三年一小仗五年一大战,武器制造水平因此高一些也实属正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