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期伯牙原文(伯牙果然如约而至)

钟子期伯牙原文(伯牙果然如约而至)(1)

“今年中秋的月光真亮!”

俞伯牙心情舒畅地赞叹了这么一句。

他望着悠悠的江水,金波点点,有一种欣欣然的情致。他情不自禁地点点头,大约再有一个时辰,就会见到他的知己钟子期了!子期是重信义、重感情的人,大概他早已守候在江岸上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浮起一层抱愧的心情。论才智、论人品,子期都在他之上。但是他高冠博带,安享尊荣。就是今天晚上,他也是坐在温馨的官舱里,锦衣玉食,捧杯赏月 ;子期一定是褐衣麻鞋,迎风鹄立。他深自后悔去年的今天,为什么不说好由他直接去子期家中拜访,何必一定要在江边会晤?风雅倒是风雅,可是苦坏了子期啊!他暗暗埋怨自己不聪明。

忽然不知从哪里飘过来一朵乌云,遮住了明净的月光,立时满江漆黑,江水发出一种凄厉的嘶喊,他的心头猛地紧缩了一下,欣欣然的情绪顿时罩上了一层阴影。琴童掌着一盏红纱灯走出舱来,在伯牙先生的身边轻轻地说:“乌云扑过来了,恐怕江上要起风。”艄公说:“请老爷入舱小憩。到了孤峰山前,我会叫您的。”“老爷,您快进去吧!”稚气的琴童几乎是带点颤音在哀求。伯牙不忍过拂琴童和艄公的关切,只好郁郁不乐地退进舱内。可是刚要转身,一阵江风迎面袭来,扑灭了琴童手中的纱灯,伯牙几乎扑倒。乖巧的琴童赶快把他抱住,他爱抚地拍着孩子的头:·“不妨事,不妨事!”琴童的心里才稍微宽舒一些,慢慢地扶先生坐好。然后徐徐地说:“老爷略候片刻,我去点灯。”

“不用点灯,让我静坐一会儿。望见孤峰山时,快来禀报。唉,这样大的江风,今晚可苦了子期啊!"

渐渐地、渐渐地,月亮又露出了笑脸,风平浪梦,江水又把月光送进舱内,舱里舱外一片通明。伯牙不由得一阵欣喜:“果然天公作美,我弟兄又要在江边聚首了!”他故意不去催问,静静地等待突然的喜报。

他闭目凝听,江水是那样的柔和,月光是那样的清明。艄公也轻轻地喊出了号子声,是那样的悠扬,又略带一种悲凉,他大约在号子声中不自觉地抒发他的人生感慨。咦,他可不敢只顾抒发人生感慨,错过了渡头。继之一想,他又觉得自己过于着急了,不禁哑然。他一再地安定自己的情绪:“急什么呀!你在安乐椅上静坐,子期在江风中翘盼,难道不比你焦虑?”

船好像故意同他为难似的,忽然走得越来越慢了,只是悠悠地向前移动。“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他不由失声高问:“船只何以不行?”

“大人,眼前就是孤峰山了!”艄公大声回禀。 伯牙连忙出舱瞭望。

钟子期伯牙原文(伯牙果然如约而至)(2)

“老爷,您看,您看,江岸上有一个人影!”

“看见了,看见了!子期贤弟,果然是信义人也!今晚可苦坏了您!伯牙之过也!”

船还在慢慢地游弋。

他的心快要从腔子里喷出来。忽然眼前一亮,子期站在船头,他正要去扶,又倏地不见了。只听得子期去年的声音在耳边回旋:

“多谢仁兄美意,弟无才无德,不堪为官。只好隐居林下,侍奉父母。每日打柴一担,买米二斗。安贫乐道,以终天年。

倘若仁兄不忘故旧,明年中秋之夜,你我弟兄仍然在此相会。”

他日夕盼望的这一天终于到了!

船靠岸下。他几乎是蹦下船去,高呼:“子期弟别来无恙?”

“来者莫非晋国大夫俞伯牙先生乎?”

他一下子惊呆了,原来是位鬓发如银的老翁迎候在这里。

他正欲启问。

长者又嗫嚅而言:“老朽乃钟子期之父。”

“子期缘何不来?”

“他、他、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啊?”伯牙几乎昏倒。

“他临走的时候,再三嘱咐老朽,今晚前来江边接驾。先生果然如约而至,诚为信义之士!”老人说罢,颤巍巍地向江边走了几步,偷偷地拭去了挂在面颊上的泪珠,望江高呼:“子期呀!你的好朋友伯牙先生真的披星戴月 ,如期而至,你也该告慰泉下了吧?”

一阵白浪忽地冲刷过来,几乎要淹没了老人。伯牙抢上一步,紧紧地抱定老翁,泣不成声。

钟子期伯牙原文(伯牙果然如约而至)(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