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的特色简介(中华瑰宝舞狮的由来)

十几天前上映的《雄狮少年》口碑出现两极化,因为“眯眯眼”的争论被推上风口浪尖,不过抛开争论,这部动画电影的故事非常不错,无论是三位主角的努力过程还是舞狮的中国传统文化都非常值得推崇。本文小编不讨论“眯眯眼”的问题,我们来通过电影了解一下中国的舞狮文化!

舞狮的特色简介(中华瑰宝舞狮的由来)(1)

作为我国的一项优秀民间艺术,舞狮子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了。很多人家在重要的日子、节日都会请人来舞狮子。其中南方以两广江浙一带尤甚,北方主要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这几个地方比较流行。作为一种习俗,舞狮子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一种很热闹的活动。那你知道舞狮子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舞狮子的由来和寓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舞狮的特色简介(中华瑰宝舞狮的由来)(2)

舞狮的特色简介(中华瑰宝舞狮的由来)(3)

舞狮是一种亚洲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春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春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这一习俗起源於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於刘宋的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於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地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舞狮的特色简介(中华瑰宝舞狮的由来)(4)

舞狮的特色简介(中华瑰宝舞狮的由来)(5)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