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1)

那些年,那些经历

写在前面

想来想去,还是在标题上加上了写给自己。现在看小说和文章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人压力都大,都不容易,上了一天班,就想放松放松,再去读书就很累,不想读,我很理解,我也一样,这些年书读的少了。

-------------------------------------------------------------------------------

我出生在一个半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工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父亲的文人气质加懦弱性格根本无法PK从17岁起就开始混工厂的八面玲珑的母亲。小时候邻居总是逗我们:学个你爸爸看书!我跟弟弟就会一本正经的端坐,两只手掌手心向上捧在眼前,然后过一小下就合一下手掌再打开,做翻书状。邻居们就笑,妈妈也跟着笑,印象中这是小时候的一个必演节目,无论到哪都让我们表演这个。母亲虽然笑,却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经常教育我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省得以后“吃苦受累”。她老人家这个质朴的经验应该也是从最普通的劳动者身上得来的吧。

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上班,70年代的时候很普遍,大家都这样。机关,工厂都成了学龄前儿童的玩乐天堂。那时候跟着妈妈三班倒,最烦上早班,天还没亮就被揪起来,跌跌撞撞的跟着妈妈一路走去工厂。朦胧中的厂房,像个巨大的怪兽,黑乎乎的,配上昏黄的路灯,轰轰作响的机器声和刺鼻的机油味,成了童年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跟着爸爸上班就不一样了,因为是研究单位,环境清幽,叔叔阿姨们干净整齐,和蔼可亲。我们俩最爱各楼层寻宝,几乎每个空置的房间都被我们翻了遍,记得有个大教室,前面有黑板,我们俩就在上面画画。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2)

怪兽一样的厂房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3)

工厂的场景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4)

研究单位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5)

和蔼可亲的叔叔阿姨

前边我说过,妈妈是家里的强势,教育重任自然而然由她老人家承担了,而爸爸自顾自的看书,成天看。总之,我们家的所谓教育理念无非只有一条,是妈妈的絮絮叨叨,千言万语汇总成的:为了避免“吃苦受累”而读书。后来爸爸也帮上了忙,帮我们解题,能跟我们争论一晚上,“学术”氛围很浓。再后来,顺理成章的考上了大学,最终走上了航海之路,过程很复杂,就不一一赘述,总之,那一年,2001年,我以初任三副一职正式踏进了航海生涯。

跟所有出去闯世界的人一样,我身上也背负着家人的期望,具体来说,背负了两个女人的期盼和牵挂,一个是妈妈她老人家,一个是老婆。其实很多时候,感觉做事都是为他们做的,我个人其实没啥进取心,做事跟完成任务似的,就像小时候,写完作业就可以出去玩了。可是当时的我可不那么了解自己,幼稚肤浅,狂妄自大,年轻人的通病我都有,以至于根本听不进去她们给我的临行嘱托和中肯建议。

妈妈她老人家总是试图把说教变换成普通的聊天,用尽最大努力不让我反感从而能听得进去她的良言忠告,眼神热切而又小心翼翼,运用了她所掌握的所有本领以促成这次谈话的成功,而事实上,表面看起来确实是成功的。至今我仍然认为生活中最具台词效果的对白就是“听见了吗?”“听见了”“记住了吗?”“记住了”然后两个人就可以满分结束对话,仪式感很强又极具剧场效果。真心希望年轻人们都能耐心听取长辈的建议,因为生活的真谛就是存在于这些朴素无华且听起来乏味又无聊的大道理中。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6)

加勒比海岸

所以当我站在加勒比海岸边吹海风的时候,妈妈和老婆的那些嘱托与良言忠告也被吹得无影无踪。这是中美洲的一个岛国,多米尼加共和国,我来到她的首都-圣·多明哥接船,在这里,我将要登上我的船,“Forest Link”号,充任三副一职。千里迢迢,从北京飞到这里,换了3班飞机才到。这里很有必要说明一下我的旅程,第一,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二,这也太他妈远了。因为不是直飞,加上中途转机,一共用了3个白天2个夜晚才到,快赶上国内的绿皮火车了。第一架飞机很好,法航波音747客机,三层,期间,我曾想进入第三层一探究竟,被空乘小姐礼貌拦住。这班飞机的目的地是法国戴高乐机场,北京出发,我在座椅小屏幕上看到航线走高纬大圆航线。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条定律适用于平面,而在球面上就不适用了。球面上,两地之间最短航程是通过大圆连接计算的,对于东西向尤为如此。具体来说一般采用每隔几个经度就要改变一下航向,实际是由很多条恒向线航法组成一个大圆航线,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我举个例子,任意一条弧线,比如沿着圆桌边缘,从某点到另一点看起来是弧形的,但是如果分成无数小段,每小段看起来就是一条直线,所以圆弧可以看成是由很多线段组合起来的,飞机或者轮船就沿着这些线段直线航行,这一小段走到尽头,就稍微转向沿着下一个直线航段行进,最后完成大圆航法,走的是最短的航程,目的就是这样最经济省油,当然也可以一个航向走到目的地,前提是不在乎费油费时间。例如某船从上海开往洛杉矶,走大圆航线可以比恒向线航法节省400多海里。

总之,我看到了这架飞机采用高纬度大圆航线,途径西伯利亚,我很好奇,西伯利亚到底什么样子的,冷空气都是从那吹过来的。我往下看,看到了大型的,闪闪发光的湖面,而我坚持认为那就是贝加尔湖。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7)

俯瞰贝加尔湖

在戴高乐机场逗留了近20个小时,期间,有件事印象深刻。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而且还跑到法国去转机,不知道怎么弄啊。“有困难,找民警!”,法国也一定管用!瞧吧,那边就有个制服警察在东张西望。理直气壮走过去,拿机票给他看,说咋办,你得帮我,他看了机票,说他也不知道咋办,你必须自己办。这可咋办?我一急就说你必须告诉我咋办,这是你的职责,他说这不是我的职责,你自己看着办。我们两个人就站在那把机票往对方手里塞,由于都说不了母语,只能用第三方语言交流,法式英文混战中式英文。。。基于此,其结果就是连吵架都吵不起来,只好干瞪眼。临走的时候居然还莫名其妙的互相微笑了一下,直接填补了国际吵架界的空白。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8)

戴高乐机场

第二架飞机是普通客机,飞往美国南部的某个小机场,没啥印象,呼呼大睡就过来了,只记得飞机里没多少人。降落之后,来了辆大客车接走了大部分乘客,剩下我们几个人跟着工作人员沿着跑道边上直接走过去上了第三架飞机。我靠!这是战斗机么?咋这么小!二战时剩下的吧?我在座位上直接能看见驾驶员后脑勺。还是螺旋桨式的,舷窗圆圆的,每上来一个人机身就晃动几下,尤其那个看不出年龄的全机唯一一个空姐使劲关上舱门并用力把锁扣按下去的时候,我心里不由自主的产生疑问:这能行么?能不能行也得行,就这么到了目的地。

其实,小飞机挺好的,不一样的体验不是更好吗?小螺旋桨使劲转,飞得既不快,也不高,时不时飘来一两朵白云,下方景色优美,跟人间仙境似的。可当时的我可不这么认为,肤浅地认为这架飞机不高级,心中甚至很鄙视。其实人生中我们人为的错过了很多好东西,人们总是容易忽略当下,急于奔向目标,我的意思不是想说什么放慢匆忙脚步欣赏路边美景之类的鸡汤话,只是告诫自己尽量随遇而安,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与其抱怨,不如顺势而为。就好比这架被我一路嗤之以鼻的“破飞机”照样安安稳稳把我带到目的地,照样像个小红蜻蜓一样怡然自得飞啊飞,根本不care我怎么想,唯一改变的只是自己的心境,何苦来的呢?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9)

小飞机,慢慢飞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10)

小飞机座舱内部

关于加勒比海的美景无需多说,我只在这住了一天,热带岛国迤逦风光,异国情调,足以使我终生难忘。这里只想说说我的船,Forest Link号,船长213米,宽35米,滚装船,但顶部开敞甲板可以装一层集装箱,隶属挪威一家航运公司,承揽南北美之间汽车,大件货物,特种货物及零担集装箱运输业务,最北至加拿大拉布拉多省,哈利佛克斯,最南至智利,途经巴拿马运河。滚装船,名字不太好听,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句骂人的话,其实是英文直译过来的,ROLL-ROLL SHIP,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滚动装载,说白了就是汽车可以直接开进船舱。

这种船最大的特点就是货舱是直通型的,无立柱及横舱壁,分上下两层(或多层),从船尾直通船头,有尾门跳板或者侧门跳板,跳板直接放到岸上,汽车可以开进去装卸货作业,或者直接连汽车一起运走,我们就曾装载过数百辆小汽车。双车双螺旋桨,船首有侧推器,操纵较为灵活。但是这种船不适合跨大洋航行,因为干舷较高,受风浪影响较大。。。总之,这种船就像个大方盒子,如果你还是想象不出来,那就想想河豚的样子吧,有点形似。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11)

滚装船模型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12)

码头上的滚装船

再来说说这条船的人员配备。采用欧洲船舶最低配员标准,不配备二副,就是说我虽任职三副,实则主要承担二副职责,航线规划设计,海图和航海图书资料管理,航海仪器维护等。业务上还好说,毕竟学校里学的就是这些。主要是这条船是典型的“八国联军”配置,算上我,刚好来自八个国家。船长和轮机长,波兰的,大副,巴拿马的,我,中国的,水手长,俄罗斯的,大管轮二管轮,罗马尼亚的,电机师,匈牙利的,水手和机工,菲律宾的,大厨,印度的。由于互相之间文化不相通,刚开始心灵上的寂寞是必须要承担的。

最后说说生活条件, 船上物质极大丰富,巨大的库房像个小型超市。感谢欧洲公司的一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吃的喝的更不用说,随便吃随便拿,正是因为太丰富,反而没人拿,没必要,想吃去吃就是了,鼓励你吃,怕过期。各种罐头,甜点,冰淇淋,咖啡,茶叶,零食,水果,尤其南美上的水果,品种太丰富了,巴拿马的香蕉,简直吃到吐。外国人就是这点好,工作之外的事根本没人干涉,绝对尊重你的隐私。不像亚洲公司,那么多的潜规则和所谓公司文化,就拿加班来说,没人让你加班,可是科长不走你敢走么?你走个试试,入不了主流你啥都不是,就没法混了。公司从来不提让你加班,你自愿的好么!欧洲公司不一样,下班了,大爷您吃好喝好玩好,就是别来加班,我承担不起让员工加班的恶名,什么工会,什么劳工组织,监管部门多了去了,哪个我都惹不起!

接着说,船上有两个餐厅,一个是船长和Officer的,有配餐间,咖啡茶水小沙龙及棋牌娱乐室,还有一个小型图书室。另一个是普通船员的,配有大型娱乐室,可以看电影,玩游戏(playstation)及桌球,克朗棋等,还有一个所有船员共用的酒吧,定期开放,酒是收费的,大厨负责收帐,饮料免费,当然我们经常拿自己的酒带到酒吧分给大家喝,很少有人买,但是我知道船长存了好几瓶酒在吧台里。个人房间没啥好说的,想想如家快捷酒店最小最普通的单人间就明白了。

以上啰哩啰嗦的说了一大堆,不厌其烦地描述,其目的就是想让你们尽可能的了解一下我的工作及生活环境,以便更能设身处地体验一下我的航海生活,即便如此,还是很难决定从哪开始说起,很多事的发生我已经记不得时间顺序了,如果按照时间顺序,肯定会混淆,我自己也会晕头转向,所以想来想去,还是按照人物来描述,反正那些事,都是围绕着人发生的,这样就可以摒除由于时间顺序问题带来的混乱和局限。

(一)第一任船长

在这条船上,我一共经历了两任船长,都是波兰人。

第一任船长名字叫Lepuski, 忘了怎么拼写,读出来就是“离谱司机”,我一直认为他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改成K会比较稳妥些(靠谱司机)。长着一副看不出年龄的脸,说他60岁也行,说他40岁也像。一部卷曲浓密的大胡子,下方开了一个洞露出嘴巴,用来吃饭喘气说话骂人。“老人头”牌皮鞋见过吧,把那个商标抠下来就是他。蓝眼珠,大鼻子,一说话胡子就一撅一撅的,很让人有想揪一揪的冲动。由于上唇的胡须过厚过密,可能挡住了呼吸,因此过一会就要从鼻孔里喷气吹开鼻孔边上的捣乱的胡须,加上深邃淡定的小蓝眼珠望向你,说话不紧不慢的,看起来非常酷,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学他深邃沉稳,鼻孔出气的样子,虽然我并没有留胡须。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13)

大胡子老船长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14)

老人头船长

第一次跟他实质性接触是在上船后的第二天,开航后,我按照原先的航行计划在海图上画好了航线,那时候还没有电子海图,需要把航线输入到GPS,再由GPS输出至雷达,就可以在雷达上显示出要走的航线。前面我说过,我是任职三副来的,可是实际工作却是二副的工作,因此业务上必然生疏,我就问他如何输入GPS并关联到雷达里去,当时他正坐在电报间发电报给公司,我站在他背后问他,他转过头,小蓝眼珠子翻着我,一句一顿的说,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我没有义务告诉你该怎么办!”他说,小胡子更加神气的一撅一撅,我能抑制得住伸手揪他胡子的冲动,却抑制不住自己的争强好胜之心,他这么说反而激发了我自强自立的想法,有什么呀,又不是造原子弹,老子自己看说明书,还不信搞不出来了!神气啥,你也不会而已!

因此我就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大翻说明书,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感谢老婆细心的在我的行囊里塞进这本英汉牛津大字典和一本汉英对照小词典,利用率超高,对我尽快过语言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那时候可没有电子词典,不像现在,iPad或手机里装个翻译软件就可以横行天下。“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啊!”当红色的航线终于出现在雷达屏幕上的时候,我不禁仰天一声长啸,感觉自己满血升级,内力值增加了好几百。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15)

雷达屏幕上显示航线

其实离谱司机人很好,幽默风趣,淡定温和,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面容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眉目不瞬。。。(傻子吧……),有一次,我们陷入了冰区,一会再说陷入冰区的故事——我们申请了冰区领航员(ICE PILOT),跟着破冰船行进,但是实在太冷了,破冰船刚刚开出的水路就被封死,船开得比蚂蚁还慢,驾驶台上船长和领航员一愁莫展,两个人就鼓捣咖啡喝,还要在咖啡里加冰块,那个领航员递给船长冰盒,“do you like ice?喜欢(加)冰(块)吗?”,离谱司机接过冰块,一本正经的说,“当然,我喜欢冰,不过我只喜欢杯子里的,不喜欢海里的……”我们三人在驶台哈哈大笑。离谱司机也很为他的这句幽默话感到自豪,甩着手在驾驶台走来走去,小眼睛眯眯着,得意洋洋的看着我们,我们笑得更加欢畅了。

在人与自然的搏斗中,人类总是处于弱势一方,别相信人定胜天之类可笑的话,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真的是太渺小太渺小了,人,真的要学会敬畏。但是,人生中能感动我们的很多时候正是这种不屈不挠,乐观心态。和平年代,没有那么多绝处逢生,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但人性的光辉总是无处不在,而不屈不挠,乐观面对困境本来就是人类的闪光本性。

船长的经典语录(船长的漂泊人生)(16)

陷入冰区

至于陷入冰区的故事,还要从遇到一个温带气旋开始说起。

首先简要介绍一些最基础的气象学知识:温度,湿度,气压,是气象三要素,所有的气象变化都是源于这三样。温度来源于太阳的能量,湿度来源于海洋,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造成气压的变化。气压的变化产生气象现象,比如风就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好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

再比如台风(大西洋叫飓风)的形成,据目前所知,热带洋面被强烈阳光照射,海水蒸发,大量水蒸气凝结往上,形成巨大能量聚集,越聚越大,开始升腾,造成中心气压变低,因此周围相对高压就会向中间流动补充,补充,升腾,再补充,再升腾,范围越来越大,通过某个目前尚未知晓原因的热带扰动,开始旋转,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越转越大,越转越快,中心气压越来越低,能量越来越大,最终诞生了台风,横扫大洋及陆地,通过狂风暴雨摧枯拉朽的释放出巨大能量,直至消亡。

除台风之外,海洋上形成的低气压,气旋等也是类似,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巨大影响。除了每年的台风季,世界上还有几个著名的狂风恶浪区,分别是冬季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比斯开湾,好望角和百慕大群岛等,他们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例如众所周知的好望角,地处咆哮西风带,常年吹强劲西风,加上岬角效应(南非最南端地形形成一个锐角,风流经过时效力大大加强)而形成。比斯开湾主因是岸壁效应(本身就面对开阔的大西洋,风流灌进海湾里,巨大海浪打到岸上回弹回来反复叠加,造成恶浪滔天),冬季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主因是温带气旋肆虐,狂风恶浪横行整个冬季。

很不幸,我们就碰上了温带气旋。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