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

9月12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在杭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绍兴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融杭联甬接沪,长三角一体化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的绍兴”为主题,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围绕这一主题,结合70年来绍兴亮点成就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也回答有关提问。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2)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3)

【11:23】新闻发布会结束,直播结束。

【11:16】盛阅春答浙江经视记者:“历史 人文”是绍兴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支撑,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把文化资源的厚度转化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的高度,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文化品牌”向“城市品牌”升级,打造长三角最具标识度的城市。一是坚持规划为引领,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部署;二是坚持产业为基础,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是坚持项目为要,引进建设高能级的文化产业项目。

【11:15】浙江经视记者提问: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请问绍兴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4)

【10:57】马卫光答香港商报记者: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绍兴念好“两业经”,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尝到了“凤凰涅槃”阶段性的成果与喜悦。一是传统产业努力实现浴火重生,二是历史经典产业焕发时代活力,三是新兴产业努力形成集群态势。

【10:56】香港商报记者提问: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绍兴由70年前的染缸、酒缸、酱缸“三缸经济”,发展成为今天的民营经济大市,经历了转型升级的阵痛和“凤凰涅槃”的喜悦,请问在这个过程中绍兴有什么经验?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5)

【10:49】马卫光答浙江卫视记者:上世纪60年代初,绍兴诸暨枫桥的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枫桥经验”。50多年来,绍兴各地传承弘扬“枫桥经验”,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主要做法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二是坚持人民主体;三是坚持“三治融合”;四是坚持“四化并举”,促进治理成效升级;五是坚持共建共享。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6)

【10:48】浙江卫视记者提问:我们知道,“枫桥经验”是我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50多年来历久弥新,绍兴作为发源地,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上是怎么做的?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7)

【10:41】盛阅春答浙江之声记者:营商环境是绍兴的一块“金字招牌”。进入新时代,我们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夯实“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全力营造稳定、可预期、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家在绍兴这片沃土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10:40】浙江之声记者提问:绍兴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早,并且在营商环境上取得了先发优势,为绍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进入新时代,绍兴如何巩固和厚植这一优势?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8)

【10:32】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答浙江日报记者:绍兴在区位、交通、产业、生态、人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我们找准定位,做强特色和比较优势,唱好“双城计”,打造具有“一线城市”标准的城市功能和品质,力求在区域竞争合作中实现差异发展、共赢发展。一是做好聚合的文章,二是做好融合的文章,三是做好协同的文章。

【10:30】浙江日报记者提问:长三角城市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绍兴在“融杭联甬接沪”的同时,如何发挥特色,提高自身的城市能级和城市吸引力竞争力?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9)

【10:20】马卫光答中新社记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确立了“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的长期战略思路,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在发展思路上,总的是做强“一个引领”、做深“四个体系”、做实“一个保障”;在发展格局上,我们紧扣“高质量”“一体化”,突出“全市域”“全方位”,积极推进“融杭联甬接沪”,努力形成开放发展大格局,基本形成了绍兴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省“四大”建设和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保障体系;在具体举措上,我们将重点推进设施互联、产业互补、文旅互融、民生互享、政策互鉴。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0)

【10:18】中新社记者提问:绍兴70年发展历程十分壮丽,一个重要原因是长三角这个区位优势。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绍兴也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区城市,在这一背景下绍兴有什么新的思路和举措?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1)

【10:15】马卫光说,70年来绍兴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成就,也给予我们深刻启示,我们将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书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绍兴篇章。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2)

【10:10】马卫光指出,这些年来,绍兴大地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一是贯彻“两鸟”理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绍兴在“两鸟”理论指引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居全省高质量发展评价第3位。

二是加快一体化发展,现代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绍兴坚持不懈唱好“双城计”,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我省“四大”建设和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融杭联甬接沪”和全市域一体化、大市区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一体化发展格局。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3)

三是推进守正创新,城市文化体系彰显魅力。绍兴坚定文化自信,挖掘文化内涵,推进“绍兴文创大走廊”和运河文化带、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创带建设,按照世遗标准加强古城保护利用,努力把文化打造成为绍兴“不易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坚持生态立市,自然生态体系全面优化。绍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化美丽绍兴建设行动,全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4)

五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社会大局安定和谐。绍兴坚持党建引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化并举”、共建共享,深入实施新时代“枫桥经验”七大工程,成立绍兴枫桥学院,推进市县镇村四级“枫桥经验”实践中心建设,推动“枫桥经验”历久弥新。

六是强化政治建设,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绍兴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层层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每个党支部和每名党员覆盖。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5)

【10:00】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作“融杭联甬接沪 长三角一体化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的绍兴”介绍。马卫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奋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三个巨大飞跃”:一是实现了由资源小市向经济强市的飞跃;二是实现了由传统江南小城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飞跃;三是实现了由满足温饱向追求品质生活的飞跃。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6)

马卫光指出,在各个历史阶段中,2003年以来的16年,是绍兴经济社会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提升的时期。2002年—2018年,绍兴生产总值从不到一千亿元(886亿),连续突破5个千亿大关,去年达到5417亿元,年均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40亿元,连续突破5个百亿大关,去年达到501亿元,年均增长17.1%;出口总额从29亿美元增加到311亿美元,年均增长16%,占全国出口比重达到12.5‰;城镇化率从50%左右提升至66.6%,相当于一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9.1%。这一时期是绍兴经济活力最强、城镇化发展最快、环境改善最明显、社会大局最和谐、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09:35】各路记者赶赴发布会现场做准备工作。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7)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8)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19)

新中国成立以来,绍兴这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党的领导下,从百废待兴中砥砺前行,在这激荡70年的风云岁月里,在奋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书写了壮丽诗篇,实现了沧桑巨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人民顺应时代潮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动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绍兴特征的发展路径。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20)

绍兴一周要闻(全媒体直播波澜壮阔七十年)(21)

实现了由农业小市向工业强市跨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1.29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5417亿元,以全国万分之八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千分之六强的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从1.86亿元突破到800亿元。

实现了从江南小城向现代化城市跨越,从改革开放之初一个面积仅8.32平方公里的江南小城,随着撤地建市、撤县设区,以及滨海新区、迪荡新城、袍江开发区、镜湖新区等一系列新城的开发建设,市区总面积达到2942平方公里,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常驻人口从378万突破到500万

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富裕跨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8580元提高到5904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239元提高到33097元,居民生活由满足吃、穿为主的基本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据有关机构统计,绍兴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近2万户,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