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补充d吗(维生素D到底该如何补)

宝妈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疑惑?

到底要不要给宝宝吃维生素AD?要不要吃维生素D?到底是该吃维生素AD,还是维生素D?该怎么吃?维生素‬AD和‬维生素‬D到底是‬一起‬吃‬,还是‬间隔‬吃‬?该吃到‬几岁‬呢‬?

在解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作用,以及缺乏以后会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宝宝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补充d吗(维生素D到底该如何补)(1)

维生素A的作用:1.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2.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3.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4.促进生长与生殖;5.其他作用:延缓或阻止癌前病变、抗氧化作用、参与免疫功能等等作用。

维生素A缺乏以后会出现:

1.眼部症状:眼睛干燥症、夜盲症、角膜软化;

2.皮肤症状:皮肤干燥、毛囊性丘疹;

3.骨骼系统:骨组织停止生长、发育迟缓,牙齿生长缓慢,易龋齿;

4.生殖系统:影响女性受孕、怀孕,男性精子减少;

5.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易呼吸道到感染;

宝宝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补充d吗(维生素D到底该如何补)(2)

维生素D的作用:1.调节钙磷代谢;2.促进骨骼生长;3.调节细胞生长分化;4.调节免疫功能;

维生素D缺乏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易哭、多汗、枕秃,以后颅骨软化,前囟关闭延迟,牙齿萌出间隔长,齿列不整,有肋软沟(2岁以内小儿因肋骨软化、鸡胸、胸廓内陷呈现沿胸骨下缘水平的凹沟),串珠肋(肋骨骺端肥大,可触到圆形隆起),手镯(桡骨尺骨骺端肥大,呈圆形隆起),O型腿或X型腿,易生骨折,血钙低。妊娠、多产妇女、体弱多病老人可有骨软化症,有骨痛、肌无力、脊柱弯曲、骨盆变形、骨压痛、自发性骨折等。

宝宝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补充d吗(维生素D到底该如何补)(3)

我国宝宝‬维生素‬AD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婴幼儿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普遍现象,中国属于维生素 A 中度缺乏国家,部分地区为重度缺乏。《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 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整体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11.7%,亚临床缺乏率为39.2%,合计超过半数存在维生素 A摄入不足的情况。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则更严重,维生素 A缺乏率为 33.4%,亚临床缺乏率为45.70%,这说明我国有将近 80%的6 个月以的宝宝存在体维生素A水平低下的问题。

全国维生素D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我国86%的人群存在维生素D 水平缺乏(低于20 ng/ml)或不足(低于30ng/ml),仅有14%的人群维生素D水平属于正常。维生素D缺乏是当下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公众对于维生素D缺乏所带来的疾病风险认识普遍不足。

那么怎么才算维生素A、维生素D达标呢?

宝宝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补充d吗(维生素D到底该如何补)(4)

缺少光照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其实是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中国儿童保健学术年会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专家组讨论并制定发布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共识文件中,有多位全国儿保领域的知名专家根据相关医学文献和临床经验,针对家长们关心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D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危害、防治措施及安全性等问题均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并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我国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态判定标准

宝宝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补充d吗(维生素D到底该如何补)(5)

我国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态判定标准

我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判定标准

宝宝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补充d吗(维生素D到底该如何补)(6)

我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判定标准

我国3-5岁儿童维生素A、D缺乏情况

宝宝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补充d吗(维生素D到底该如何补)(7)

我国3-5岁儿童维生素A、D缺乏率

可以看出我国儿童维生素A、D是普通缺乏的

为了预防儿童维生素A、D缺乏,专家共识提倡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A 1500-2000IU/天、维生素D400-800IU/天,持续补充至3周岁。

从可及性、经济性、便捷性等来综合评价,可以给宝宝采取维生素AD同补的方式。既能够满足儿童对两种维生素的生理需求,也能让维生素A和D对机体发挥协同作用(研究发现,维生素A可以使维生素D更好地发挥生物学活性),达到1 1>2的效果哦。

不建议单补维生素D2,也不建议维生素AD和维生素D2间隔补

关于会不会不过量的问题,在其他文章中有。可以告诉宝爸宝妈,不会过量。

注:上面专家共识里的补充量,是正常情况下的预防量。如果存在维生素A、D缺乏,那需要的量是不一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