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章鱼是什么章鱼(形体颇为奇怪的章鱼)

最小的章鱼是什么章鱼(形体颇为奇怪的章鱼)(1)

在海洋生物中,章鱼的形体颇为奇怪。它没有脊椎骨,只有柔软的肌肉,而且长着八条带状的长脚。所以渔民们叫它“八带鱼”或“八爪鱼”。

章鱼的别名颇多,我国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唐代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有“章举马甲桩,斗以怪自呈”,诗后有注曰:“章举有八脚,身上有肉如臼,亦曰章鱼。”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记》中说:“石拒,乃章举之类也,身小而足长。”《稗谈》记载:“章鱼,异名章拒,大者名石拒,居石穴,人取之能以脚粘石拒人,故名。”明代穆希文的《蟫史集》录有:“章举亦名章鱼,又名章锯,以其足似锯,故名。”除上述名称,古人还将章鱼叫作望潮、蟑鱼,或简称蛸。

最小的章鱼是什么章鱼(形体颇为奇怪的章鱼)(2)

章鱼的模样怪异,很难描绘,明代屠本畯在《闽中海错疏》中的勾画可以说是最为简明而又形象的:“腹圆,口在腹下,多足,足长,环聚口旁,紫色,足上有圆纹凸起,腹内有黄褐色质,有卵黄,有墨如乌贼墨,有自粒如大麦(指卵巢中的卵子)”。清代沈定均修《漳州府志》对活动中的章鱼是这样描写的:“行则手足向下,身向上高举而疾逝……脚长四五尺,往往缘石拒人,不知者空手探取则八脚汇缘而上,缠身塞鼻,不可解脱。”

与乌贼一样,章鱼保护自己主要靠体内含有装着墨汁的墨囊,每遇到威胁时,就放出黑墨将水搅混,乘机溜之大吉。由于它的脚多而长,行动起来比乌贼机敏快捷,安全系数就更大一些。章鱼避敌的另一招法是,当它休息时总有一两条腿不断摆动,一遇情况,便会警觉地逃走。不过,在人类面前,它的这些伎俩就难以奏效了。我国北方渔民摸清了章鱼喜欢在空螺壳中产卵或匿居的生活习性,使用红螺壳做成红螺网抛入大海中,“请君入瓮”,只要按时起网就可捕涝大量章鱼,根本不必到水中去招惹它们。

最小的章鱼是什么章鱼(形体颇为奇怪的章鱼)(3)

章鱼的生存主要依赖于捕食鱼、虾、蟹、贝之类的海洋生物。它的捕食武器便是那8只长脚。它的脚上长满吸着力很强的吸盘,遇上猎物便将其团团困住,使其窒息,然后用硬颚吞食。章鱼不但捕食小鱼虾与甲壳类动物,就是对较大的海洋动物它也敢于发起进攻。尤其是产于北太平洋的一种大章鱼,其脚长达8米,人在水中也不是它的对手。这种危险的动物甚至将长脚伸到小艇上,把人拖入大海中!

利用章鱼的特性,太平洋摩萨亚群岛的渔民,用绳子缚住章鱼放到海里捕鱼。当绳子一抖动时,渔民就将其拉起,取走被章鱼长脚吸盘吸住的鱼,然后喂一些章鱼喜欢吃的螃蟹当“奖励”。时间长了,形成条件反射,章鱼不必再缚住,每天都会按时游到这里,重复着捕鱼、领赏……

有科学家曾对章鱼进行过一个测试:在水中放了一只装着龙虾的玻璃瓶,但瓶口被软木塞塞住。章鱼围绕这只瓶子转了几圈后,就用触角将其缠住,然后通过各种角度,用触角拨弄软木塞最后将其成功拔掉,得以饱餐一顿。研究认为,该实验表明章鱼能够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即具有所谓的“概念智力”。

最小的章鱼是什么章鱼(形体颇为奇怪的章鱼)(4)

像许多凶残的动物一样,章鱼对其后代格外温柔体贴。雌章鱼为保护自己生下的“蛋”,常常不吃不喝,忍饥挨饿,直至它们从卵中孵出。

人们捕捞章鱼,一是由于它的肉味道鲜美,可供鲜食、干制或充当钓饵,另外还可用来制作药材。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单列《章鱼》条,认为其可养血益气。据古书记载,在历史上朝鲜还曾以章鱼作为贡品向中原的朝廷进贡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