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碱性二氧化碳水草(逐水草而居自己动手)

适合碱性二氧化碳水草(逐水草而居自己动手)(1)

近几年,当物价持续上涨,人们感到正在被无形的生活压力所围裹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土的掉渣的东西又摆在了摊位显眼的位置。比如土肥皂,在汉人街这个汇聚地方特色大全的集散地,这种土黄色的肥皂就卷土重来,占据了摊位最显眼的位置,供大众选择的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适合碱性二氧化碳水草(逐水草而居自己动手)(2)

在历史上,普遍使用肥皂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生产获得了大量的廉价的碳酸钠促进肥皂工业的发展。到了20世纪中期,合成化学和石油化工的发展为洗涤剂提供了更加低廉的化工原料,合成洗涤剂的兴起使肥皂工业的发展发生了空前的变革。到了当代,特别是近年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被忽略的手工皂再次兴起。手工皂因为其配方均为极易被生物降解且易于被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分解,不会引起河流、湖泊和水道的污染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适合碱性二氧化碳水草(逐水草而居自己动手)(3)

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特殊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甚至各种土特产品的制作方式,也经历了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看看哈萨克族对于土肥皂的理解吧:在新疆天山深处,那些逐水草而居的,有着悠久游牧历史的哈萨克族,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忍受着生活的简单与物质的匮乏带来的生活环境,他们时常在适应环境中改造环境来获得生存的可能,洗涤方式的创新和发明就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最好呈现。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发明了用天然植物和动物油制成肥皂,他们把新鲜的茴茴草、枯杆、荨麻、葵花等作物杆茎晒干,将熬煮牲畜骨头过程中飘起的油、以及羊尾油、牛油、山羊油等收集起来,混合熬制成土肥皂来洗涤衣物。

适合碱性二氧化碳水草(逐水草而居自己动手)(4)

他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形成了男女各有分工的土肥皂制作工序。制造工艺是,首先把植物原料烧成灰,用木棍做支架,把细而长的草铺成厚厚的一层,把烧好的植物灰放在铺好的草上,用开水洗涤灰粉,把滤液收集起来,装在一个容器里蒸干,冷却后就成了土黄色的粉。然后把这种土黄色的粉放入干净的锅内,按1:1的比例加入动物油,用火熔化成糊状,加热、搅拌,使混合物充分发生皂化反应。这个过程中,还要加入少许的羊毛,增加肥皂的耐用性。经过不停的搅拌,锅里逐渐出现浓稠的胶状物,然后趁热倒在纱布上,用绳扎好,挂起来,也可者放入模具中成形,晾一至两天,土肥皂就制成了。

适合碱性二氧化碳水草(逐水草而居自己动手)(5)

土肥皂不仅仅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的结晶,更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存在。对于土肥皂,确实有其刮目相看的理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