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

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

作者:一山晚啼 字数: 3010

知道拉萨,最先知道的就是布达拉宫。伍拾圆人民币的背景图。初始,它是神秘的,心中充满好奇,心想:什么时候也能去看看啊!

走近后,多了一点了解。布达拉宫,不仅是一个地名,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种象征。象征权威,代表信仰。是活历史,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民族--藏族人民文化习俗的代表。是至高无上的膜拜,神一样的存在。

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1)

宗角禄康公园一角锅庄舞

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2)

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3)

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4)

对于西藏、拉萨的不同,让我想起第一次从拉萨返回时,在火车上认识的一位朋友说的话:它的不同简单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人文景观;另一个是它的自然景观,与内地不一样的气候和地貌风光。

一想起拉萨,我越来地自然会想到小时候的故乡。那时的乡村并不富裕,民风纯朴,鸡犬相闻,友好善良,生活清贫,但人是快乐的,没有那么多的烦恼。

我是在到达拉萨的第二天,即2019年4月1日,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布达拉宫。

参观布达拉宫要提前预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为每天有限制参观人数,原因想必不难理解。就是登黄山,逢人多的时候,不也要限制人数么,一样的道理,更何况布达拉宫的特殊性。

它的特殊,我认为有这么几点:殿堂多木制结构,消防为重。作为历史文化胜迹,严禁损毁破坏。再有它的内部供藏着珍贵的文物。比如菩萨塑像,灵塔,其间有说不清的金银饰品。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一旦损毁,损失的不仅是文物,更是历史,是信仰。

或许是淡季的缘故,我在当天上午就拿到了预约票。这让我想起前些日子读到一位朋友,写为了拿到预约票熬夜排队的辛苦囧事。想来我是很幸运的了。

进入布达拉宫,外围各入口需要安检。领预约票是在布达拉宫正面下方的一处地方。排的队伍还可以,慢慢地前移。记不得用了多长时间(大概一两个小时吧),是在近中午的时候拿到了票。即到了窗口,递上身份证,工作人员刷一下记录,给你一张票,上写着进入参观的时间段。

记得我们一拨人的进入时间是下午两点。等时间差不多到了,我们早在入口等候,生怕错过。

从右边的一个口子进去,过无字碑,继而拾级而上。记得到了一个大门前,一侧即是购门票的窗口。一百元每人,只收现金(所以,去拉萨要记得随身带一些现金)。

在门前檐下的廊上坐着三五歇息的人。记得一个藏族妈妈,带着两个小孩子坐在那里。孩子大概五六岁,大一点的八九岁。她们的相貌与内地汉民有所不同,最明显之处,是她们脸颊上的高原红。

“你好,我可以给你们拍张照吗?”我上前对年轻妈妈说。藏族妈妈笑着爽快的答应了。只是那一个小一点的孩子很羞涩。她们看人的眼神,是那样的简单,干净,笑容是那样的纯粹,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那扇大门记得像是木制的。镶有铁栓环,系着彩色的穂子。走进去,台阶环着向上,高度有点低。出来后上到一个平台,像是一个四方的院子。

红白两色的围墙,有一面是高处的殿口。到了这里,才是真正的进入布达拉宫内部。踩着一个斜上的梯子,依次而上。

参观后,实话说,现在回想起来是懵的,根本搞不清楚内里的结构。哪里是什么殿,供奉着什么菩萨,有怎样的历史?不过是跟着前面的人,或上或下,这里看看那边瞧瞧。在里面转来转去,应该是按一个方向走的,没有回头路,走过一遍,然后到了出口,就是下坡的台阶。

内里的大致印象,我只知道,有菩萨,有灵塔,有喇嘛活佛的等身塑像。有殿堂,走廊,厚敦的木楼梯。有修行的僧人,穿着绛红色的袈裟,坐在那里,有看手机的,有念经的。

各处可见的,菩萨身上,脚下,缝隙,都塞了放着若许的钞票,多是五毛一块的小票。但是很多,如果捡集起来,想必要用大麻袋来装。

出来后的感受:原来从外面看布达拉宫貌似简单,不想里面很复杂,犹如迷宫。我仅这样走马观花的走了一遍,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对它也没有更多的了解。

有人说,爬布达拉宫可能有不适,毕竟是爬高呀。我并没有不适,一点也没有。很开心!

走出来,下台阶了,阳光很好,在半腰一处见到一棵树,长着新绿的细叶,树杆粗老。一查是榆树,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面的认识榆树。

四月初的拉萨,宗角禄康公园内的(什么花,待查)开了,高大的杨树柳树下的草坪中开着点点轻柔的蒲公英,像我一样,是从远方飘降而来。火车站那边的世纪大道上的桃花也开了。

我穿着秋衣,中间是一件薄毛衣,外面是夹克。戴着新买来的帽子。不冷,就是有点干燥。

下布达拉宫的途中,阳光斑驳的台阶,一只黄色的肥猫闲适的躺在路中,一点也不惧人,也不去让人,旁若无人的样子。

正好坐下来歇息,来逗这只猫玩。有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也来逗它,它不时懒洋洋的翻仰个身子,把它拎起来,放在腿边的石阶上,它温驯得像是自家养的。我让那少年,帮我拍了一张与猫咪的合照。

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5)

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6)

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7)

拉萨布达拉宫旅行记(拉萨记忆6.布达拉宫)(8)

布达拉宫的参观出口,是在它的西侧,出来正是转经道。

有许多人在这里兜卖纪念品,比如佛珠,手链。

我在第二次去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去转布达拉宫一圈。也常常在这个出口停留一下,坐在路边的石凳上,看走过的每一个人,有背着包的游客,有穿着藏袍的藏胞。看他们跟着游客身后去兜做生意,看一手转着经筒一手捻着佛珠的信徒,看磕头的人接过奉爱过来的票子,听他们念着祝福的经。

后来我也买了一个佛珠。我在一旁观看后得知:纪念品是可以还价的。我也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会在这个出口来卖纪念品。可以这样来推断:从参观出口下来的人,几乎都是第一次来拉萨或是第一次参观布达拉宫。那么买纪念品的机率大,对于其中的价钱也是不太了解的。但是,我看得出来,这样的做生意是受管制的。好比内地,城管一来,小摊贩慌忙四下奔散。

关于布达拉宫,我还想说的有这样几个地方:布达拉宫广场,药王山观景台,宗角禄康公园。

第一次去并不知道布达拉宫广场有音乐喷泉。或者是后来新建,才在第二次去时发现,并得以观赏。

布达拉宫的夜景,是游人观赏的一个点。拍夜景的地方,至少有两处,一处是在宗角禄康公园内,借着一个水池,拍它的倒映。傍晚,池栏旁早已架起了长枪短炮;一处就是布达拉宫广场。有人在广场上倒一滩水,也是为了拍倒映。药王山观景台,也可以拍布达拉宫夜景。

拉萨的天黑得晚。记得在九月,八点多天才开始黑,布达拉宫的灯先后亮了。好像是中间的红宫先亮。等大街广场上的灯全亮了,天色全黑下来,在天幕之下,远看布达拉宫,像是天上的宫殿,缥缈之上,让人生景仰之心。幽蓝深邃的夜空背景,在灯光的辉映下,更显出它的巍峨,高大,甚至是高贵,让你有臣服之心。不由让你合什,虔诚的祈祷。

当音乐响起,纪念碑前的一块场地上,喷泉随着乐律升起,变化,交织。中间的一束,强劲有力,直冲夜空,两边下方细泉随而摇曳舞动。

有两首歌,记不得它们的名字,一首是谁唱的,一首是才旦卓玛唱的,各有民族特色,那情那景,让人激动,热泪盈眶。

不由让你赞叹,祖国的伟大,和平的美好。

药王山观景台在布达拉宫广场的西侧,不高,可以拍布达拉宫斜面的全景。有人举着伍拾圆人民币取景留念。

我留影的一张,当时天气多云,没有拍到深蓝的天空背景,或者黄昏下的布宫,也没有想到去拍。

宗角禄康公园,在布达拉宫的背后。它的兴起原跟布达拉宫的兴建有关。当年取土沙石建布达拉宫,之后空留下来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宗角禄康公园。宗角禄康公园的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是它的锅庄歌舞。白天不管你什么时候去,都可以欣赏到。

我很喜欢锅庄。那时特此还写了一篇《舞动的高原》。它的歌曲,它的舞姿,那一个个身影,让我念念不望,令人留恋回味。我坐在边上看,心想要是自己也能跳多好啊!如果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在舞池出现我的身影,我想我又可以说梦想成真了。

对于布达拉宫参观之后,去宗角禄康公园欣赏锅庄,去转布达拉宫经道。这是我在拉萨的日子,几乎每天都做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