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停运情况最新通报(你遇到的高铁中断运行)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吴崇远

今天上午,小时新闻记者从上海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获悉,截至11月底,长三角区域内今年发生了13 起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事件。上海铁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属地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等责任方进行了安全生产约谈,提出整改要求,督导落实维护铁路安全社会责任,切实保障铁路正常运输秩序。

高铁停运情况最新通报(你遇到的高铁中断运行)(1)

13起危及铁路运输安全事件概况

3月28日,亳州建工有限公司在亳州市境内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时,铺设防尘网被吹上接触网,中断商合杭高铁行车。

4月7日,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盈一村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时,铺设防尘网被吹上接触网,中断沪昆高铁行车。

高铁停运情况最新通报(你遇到的高铁中断运行)(2)

4月12日,湖州宏辐辐照技术有限公司在湖州市境内转运塑料颗粒制造机器时,塑料外包装薄膜管理不当被吹至接触网,中断宁杭高铁行车。

5月18日,温州卓航运输有限公司在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境内进行“美丽田园”绿化填挖土作业时,在未经铁路运输企业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挖掘机,挖断铁路信号电缆,中断杭深高铁行车。

5月23日,杭州三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境内进行人行便桥施工时,未与铁路相关设备管理单位联系,擅自使用吊机吊装钢梁,过程中吊索与接触网AF线间发生放电,中断杭昌高铁行车。

5月27日,江都市新益塑料厂在扬州市江都市境内生产电焊作业时,引起厂房内距铁路路堤坡脚7至14m不等的可燃堆积物起火,危及宁启铁路行车安全。

6月20日,宿州市邦联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宿州市埇桥区境内进行老旧城区改造拆迁作业时,部分构筑物倒落砸中声屏障顶端帽檐掉入京沪铁路,被经过的23014次列车撞上,严重危及京沪铁路行车。

7月26日,可米图鞋业有限公司在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境内,悬挂的开业横幅被吹至接触网上,中断杭深高铁行车。

8月4日,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时,铺设防尘网被吹上接触网,中断沪昆高铁行车。

8月20日,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合肥市巢湖市柘皋镇境内,进行G329柘皋至夏阁段改建工程时,彩钢瓦被吹至接触网PW线,中断合福高铁行车。

10月5日,芜湖市繁昌区田家炳中学、城关一小、第三中学三名中小学生违法进入芜铜线繁昌站内玩耍,并在钢轨上摆放石块,严重危及芜铜线铁路行车安全。

10月18日,南通市海安市武进高新区一辆水泥泵车,在吉双线公路行驶中,对车辆高度判断失误,撞坏铁路桥梁北侧限高防护架并撞击桥梁梁体,致使梁体被撞坏,中断宁启铁路行车12小时25分钟,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安全。

10月30日,鲲鹏建设集团公司在杭州市余杭区境内进行改造绿化工程时,未与铁路相关设备管理单位联系,擅自使用吊机吊卸树苗过程中,吊机吊索接触网AF线碰触,中断宁杭高铁行车。

据介绍,13起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事件中,浙江地区7件,安徽地区4件,江苏地区2件。其中属于违法施工类4件,轻飘浮物类5件,硬飘浮物类、上跨并行类、堆放隐患类、非法通行类各1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涉事单位、部门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生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上海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及时组织提醒、告诫、整改督导谈话;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还针对影响较大的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向法院起诉责任方,通过法律手段维护铁路安全合法权益。

依法开展约谈,为确保铁路安全提供了制度遵循和法治保障。涉及的属地政府、职能部门、学校、涉事企业和个人表示要深刻吸取危及铁路运输安全事件的教训,全面加强铁路安全宣传教育,抓好铁路沿线安全管控,规范铁路沿线涉铁施工管理,共同打造“平安铁路”。

据悉,为切实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我国部分省市已将铁路沿线环境管控纳入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综合考评工作中,广东、河北、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先后出台了铁路安全管理地方法规、规章,有效推进了铁路环境治理的法治化进程。

目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铁路安全地方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铁路地方立法,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府在铁路沿线环境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双段长”工作制等,将为打造山青水绿、路畅景美的铁路沿线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平安铁路建设需要全社会关注和维护,铁路外部环境整治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积极构建地方人民政府依法管理、铁路企业主动防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铁路外部环境隐患,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网络智慧运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徐瑞华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