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搬迁到哪里去了(武大郎为什么能住沿街的小二楼)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武大郎搬迁到哪里去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武大郎搬迁到哪里去了(武大郎为什么能住沿街的小二楼)

武大郎搬迁到哪里去了

文章来自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咱们大号几个小时之后,要聊一个认知的问题,因为读者的提问关于一线,所以我拿房地产打了一个比方。

通常我都是把话说死的,意思是说,各个方面,包括读者会想到什么,会提什么问题,我都会预先在文章里回答。

就像咱们昨天聊加班时说的那样,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知道你要提什么问题,我也知道你会掉在哪个坑里。

老这么写作没啥意思,咱们今天来玩个新花样,我明天在大号里故意留下一个坑,等着一部分人去踩,然后在小号里提前公布。

我知道,大小号同时关注的只是少数,很多人只关注了大号没有关注小号,所以咱们可以提前几个小时聊一聊,接下来掉进坑里的那些人。

你们明天看看,是不是让我说中了。

那么大号明天聊房地产的时候会打什么比方呢?会拿古人打比方。

所以明天看了文章的人一定会说,古人和今人有什么可比性?古人就算花了二十年买房,人家买的是大宅院,哪怕武大郎,住的也是沿街小二楼,这是今人的鸽子笼可比的么?

我故意留下这个破绽不解释,等着这些人用这一点来反驳。

在小号里,我们提前公布答案。

答案很简单,古人和今人的居住概念是不一样的,人口密度也是不一样的。

古时候的城市,更像一个农村的集市,你去看长安十二时辰,那里面把大唐长安的格局给你描述的非常详尽了。

长安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全世界消费中心了,但它仍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

它更像什么?它更像全国集市中心。

古时候是农业社会,你想要交换物资,拿粮食和布匹跟人家交换油,交换铁,交换碗,就要走集。

一个州的大集市就是州府,整个大唐的大集市,就是长安。

所以古人的居住密度是很低很低的,动不动一亩地就住了几个人,这在今天不可想象,为什么不可想?

因为人家就是一个院子挨一个院子,本来就没有什么其他建筑物的需要。

我们回到民国,民国时期上海的房价比北京高出很多很多。用稿费在北平短短几年买下几进四合院的鲁迅先生,去了上海只能租房子。

因为上海的房子和北平的房子在民国时已经是两种产品了。

上海在民国时规划一块地,有工厂,有码头,有贸易行,有医院,有学校,有电影院,然后是居民区。

那你想一想这些地方要不要占地?

就好比有自来水,那是不是得有自来水厂?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你家或者你们几家就得共用一口水井。

这个概念就叫做城市公摊面积。

你们家本来需要一口井的面积,现在给你通自来水了,于是这口井就得从你的院子里扣掉。

一套有井的房子和一套没有井但是通了自来水的房子在那个历史交叉口,价格是接近的。

这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从北平搬到上海,忽然发现自己买不起大house了。

很简单,因为大house的功能不一样了。

上海在民国时期的大house,可不只有前庭后院,它还享受了大量的公共设施。因为那是近代最早转型工业化的城市之一。

你把这些占地都算进去,你就会发现,地铁,学校,医院,综合体,公司,全都要地,这些就是城市公摊面积。

因为古代没有这些东西呀,古人不需要地铁,识字率不到5%,没有什么幼儿园的概念,生病了叫医生从他家到你家,大的集市只有大城市有,就像长安才有东市西市,至于公司?什么叫公司?什么叫工厂?农业社会时期哪来的这些东西?

古人的生活很简单,吃穿就行了,即便有公摊面积,也往往是京师里的宫殿,或者地方上的孔庙,关帝庙。

那么除了城市公摊之外,另一个不同就是人口密度不同。

有心的读者去旅游的时候,会发现景点给你介绍古代城市面积的时候,往往会让你惊叹它的巨大。

你就比如我们前面聊长安十二时辰。唐朝时长安的面积非常非常大,有多大呢?

上世纪90年代西安市区的面积远小于长安,到了21世纪,才刚刚赶上古代长安的面积。

面积这么大,人口有多少呢?也只有区区百万。

你注意,这是京师,达官贵人很多,家里养着大量的奴仆,人口密度已经非常大了,相对于今天还是这么稀疏。

你真去古代一般的城市,那你想一想,连武大郎这种都住在沿街二楼的院落,人口密度有多低?

那就是个大农村嘛。

你今天去美国就是这种感受,大农村的感受,很多人家都是前庭后院占地几亩,所以你只能开车,在一个社区里开一段路,发现一个沃尔玛,周围的居民都在这里买东西。

真的去好几十个社区共享的那个所谓的市中心,白天还挺繁华,夜里路旁都是帐篷,流浪汉,吸毒的,酗酒的,拉着你要20美金的,什么人都有。

你以为武大郎住的沿街二楼是梧桐深处,复兴路上的老洋房?你想多了。

你这么去类比,只能说明你从不思考,你只能够抓着一个维度去类比,比如面积。

可世界是多维的。你真正应该对比的是复兴路上老洋房的稀缺性与武大郎所在时代沿街二楼的稀缺性。

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思维方式,那就是问问,有没有人肯换。肯用复兴路上同面积的老洋房换河北清河县沿街二楼小商铺。

道理是最会骗人的,钱不会。

这就是为什么昨天大号聊囤粮,文末告诉你国际金融炒家们的行为,比隔壁老王们的语言,靠谱多了。文章来自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