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经典的两句送别诗(一首慷慨激昂的赠别诗)

写在前面:

相识于微末,离别于人潮。安史之乱的爆发,彻底改变了李白、杜甫、高适三个好朋友的人生轨迹,它就如一道分水岭,使他们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西逃,杜甫在投奔太子李亨的途中被叛军俘获沦陷长安,李白稀里糊涂地入了永王幕府,最后落得了个被流放夜郎的下场。

三个人里运气最好的当然要数高适,他这个人自带幸运体质,几乎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不仅随唐玄宗入了蜀,而后又及时地加入太子战队,其后更是因平叛有功,步步高升。

高适是入唐以来第一个以军功封侯的诗人,以气势雄浑的边塞诗闻名,他的成功,靠的可绝不仅仅是运气,更多的,还是来自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人生情怀。

《唐诗纪事》赞高适:“以气质自高”,殷璠亦在其编撰的《河岳英灵集》中盛赞其“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言为心声,高适的豪放旷达体现在诗歌中,更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如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别董大》,给人以力量和信心,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

最为经典的两句送别诗(一首慷慨激昂的赠别诗)(1)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简译:

日暮时分,天气阴沉下来,遮天蔽日的黄云绵延千里,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漫天飞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遇不到懂得和欣赏自己的人,您琴艺高超人品贵重,普天之下,又有哪个人不认识你呢?

最为经典的两句送别诗(一首慷慨激昂的赠别诗)(2)

赏析:

董大即生活在开元和天宝年间的著名琴师董庭兰,是当时最负盛名的筚篥演奏家,享有极高的声誉,许多诗人都和他有过交往,高适游长安的时候也与其有过交集。

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宰相房琯被贬出朝,依附于房琯的门客董庭兰也被迫离开了长安,一路漂泊到了高适的居住地雎阳。

彼时,43岁的高适科举不第,生计艰难,到处浪游,落魄之人偶然相逢,又同是贫贱境遇,不由得令高适感慨万千,于是在送别董庭兰的时候,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赠别之作。

最为经典的两句送别诗(一首慷慨激昂的赠别诗)(3)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诗人起笔不俗,一落笔,就为读者展现出一派苍茫寥廓的北国风光,天寒日暮,彤云密布,朔风凛冽,北雁南归,冷雪纷飞。

境界足够辽阔,但也足够苍凉凄冷,“柴门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刘长卿的柴门虽陋,尚有归处,可此时落魄江湖的董庭兰和高适,却不知要身安何处。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日暮时分的离别,的确令人断肠,但是,高适就是高适,他自带恢弘旷达之气度,并不会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

最为经典的两句送别诗(一首慷慨激昂的赠别诗)(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锦口绣心,笔墨生花,这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话语,足以鼓舞人心,激励心志。

这两句既是对董庭兰高超琴技的赞美,同时也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知音的寓意融汇其中。

从而使得此诗的意蕴愈加深厚,境界更为远阔,堪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媲美。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岂甘命运有蒿草?虽处人生的低谷,但是,积极乐观的高适还是对前途充满了希望。

所以,这最后两句体贴入微的临别赠语,既是鼓舞朋友,也是激励自己,不得意,也要满怀信心,给予自己希望和勇气,就会有前行的力量。

最为经典的两句送别诗(一首慷慨激昂的赠别诗)(5)

写在后面:

高适,字达夫,少时家贫,生活在梁、宋一带,虽出身寒微,但其有大志,习书学剑,渴望有所作为。

他不屑于朝廷科举取士制度,寄希望于皇帝慧眼识珠,能够凭才华被破格录用,他的这一理念,倒是和李白不谋而合。

50岁之前的高适,并没有等来他人生的春天,虽然30年间两次求仕失败,但这未让他颓废和沮丧,而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高适的春天,从46岁那年开始,他得到了名相张九龄的弟弟,睢阳太守张九皋的赏识和荐举,应有道科,中第,被授封丘尉。

3年后,他又得以担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辅佐哥舒翰驻守潼关,而后他的仕途一路顺遂。

高适性格直率,有侠气,文如心声,他的诗亦是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总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如《送董判官》里的:“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夜别韦司士》里的:“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失意不要紧,落魄没关系,长夜不会漫漫,风雨总会有听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暗夜里的坚持和努力,不放弃,就有希望……

最为经典的两句送别诗(一首慷慨激昂的赠别诗)(6)

高适画像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