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年轻时为年老时准备(胡适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

人生如戏,却不是戏。你若儿戏,胡适就是前车之鉴。

他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晚景却凄凉不堪,靠四处借钱度日。

这儿不评价胡适的学问,只探讨胡适的生活态度。

如此幼稚的生活态度,何以见天地岁月起伏?何以纵论世事变迁?

时代没有亏待过胡适

民国时期,谁是当时的顶薪群体?毫无疑问是大学教授们了。

1917年,胡适刚到北大任教时,一个月就有260块大洋的薪水,仅上课一个月,又加到280块大洋。

胡适年轻时为年老时准备(胡适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1)

当时一块大洋的购买力是多少呢?

很多人用当时市价一斤大米0.04元换算,其实不对的。

同期北京的四合院瓦房,每间售价100余元,普通平房售价用不了100元。

6个人去东来顺涮一次羊肉,差不多花一块大洋。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每个月大约可以攒8块大洋,而这个收入在劳苦大众中已经算很高了。

当时黄金也才2块钱一克。280块大洋就是140克黄金,按照黄金现格500元/克,140克就是7万元。

换算成美金,胡适相当于年薪3300元,这个数字比美国的正教授还高出四分之一。

而且,胡适住的是免费宿舍,吃的食堂伙食很丰盛,每月仅需9块银元。

这一年,胡适才26岁。

他在家信里说:“适之薪金已定每月二百六十元。现尚暂居大学教员宿舍内,居此可不出房钱。饭钱每月九圆,每餐两碟菜一碗汤。适意俟拿到钱时,将移出校外居住。”

这还是他刚到北大的情景。后来,随着名声的增长、职位的升迁,收入也水涨船高。

胡适的稿费也是相当惊人的。

1928年12月,亚东图书馆给胡适送来一张账单,列明稿费收入近3万银元,这可是一笔巨款,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大文豪鲁迅。

另外,他还有各种讲座的收入。

胡适年轻时为年老时准备(胡适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2)

在北大执教,并不是胡适收入的高光时刻。

1938~1942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他的工资由“本俸”、 “勤俸”两部分组成,合计2400块大洋,这就不是一个教授能够达到的高度了。

当然,胡适并不是无缘无故拿高薪。

胡适生于1891年12月17日,祖籍安徽绩溪,出身茶商世家,家道殷实。

1910年留学美国,入读康乃尔大学农科,1915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约翰·杜威。

胡适一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开一时风气之先。

英国翻译家阿瑟·戴维·韦利曾说:胡适是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六个人之一。

胡适一生拿了36个博士学位,其中不乏哈佛大学等名校的博士学位。虽然这其中荣誉博士居多,但充分表明了社会对他的认可。

时代和社会也没有亏待过胡适。各种研究表明,胡适不缺钱,他的收入已经跻身当时的富人行列。

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

早年,胡适从未体验过没钱的生活,大手大脚惯了,根本不必理会钱为何物。

那时侯的北大,知名教授稀缺,待遇很高,谁家要是没几个厨子、几个佣人、家里没有包车,出门简直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的。

胡适更不例外。

30多岁时,他就买了米粮库4号的豪宅。米粮库这个地方用今天的话讲,叫“既富又贵”。

胡适年轻时为年老时准备(胡适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3)

根据《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家书》等记载,他家里不仅有庭院、汽车间、浴池等当时富人才有的设施,还雇用了门房1人,厨子2人,女佣1人,打扫杂役2人,司机1人。

据季羡林回忆,那时候全北京只有一辆私人汽车,就是胡适的。胡适一掷一千多美金,买高级都铎式汽车一部。而当年买一部美国汽车,也才区区四百美金就可。

季羡林曾这样评价胡适:他这个人,聪明是真聪明,做学问那真是好料子。另外,一心不可二用,有的地方他很幼稚。

胡适对洋货情有独钟,他的很多罩袍、衬衫、单衣、帽子等,都是国外定做,甚至日常用的物品,如牙膏、剃须刀等,也全是进口。

每个星期六,胡适还在豪宅内搞聚会,各路亲友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吃山珍海味,一热闹就是一整天。

胡适自己把这种生活称之为“活自由”、“活得有意思”。

而关于什么才是有意思的生活,他自己曾专门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过。他说:“一天到晚摆来摆去不肯歇,那就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但是,胡适在顺境时意气风发,在人生高光时刻一掷千金,只顾当下“活自由”、“活得有意思”,却缺少风险意识,没有为晚年做统筹安排和打算,终于吞下苦果。

飘零凄凉的晚景

1949年4月6日,胡适从上海搭乘轮船,前往美国当说客。

到了美国,大陆局势已定,胡适在美游说处处碰壁。

心灰意冷之下,他租住纽约东城81街104号,一间老破小公寓,开始他在纽约的流亡寓公生活。

次年,夫人江冬秀也到了纽约。

胡适年轻时为年老时准备(胡适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4)

由于江冬秀对英文一窍不通,买菜、付账单这一类的小事,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在国内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的胡适,学会了做饭洗碗、擦桌拖地倒垃圾。

他多次对刚结识的忘年交唐德刚说:“年轻时要注意多留点积蓄!”这发自内心的话语,既是对晚辈的关心和劝勉,更流露出对自己凄凉晚景的深沉叹息。

唐德刚回忆,胡适家中多次闯入蟊贼,幸好江冬秀颇具男子气概,抄棍喝退对方。

很快,胡适那点微薄积蓄花完了,已经60岁的他,开始四处找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普林斯顿大学考虑聘请胡适为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合同为期两年。

他开始像个普通求职者一样,填写申请表,参加严格的评定、考核,一套流程走下来,胡适已备尝酸楚。

但总算每年有了5200美元的收入,终于不用为糊口度日担心了。

胡适年轻时为年老时准备(胡适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5)

然而,两年合同到期后,普林斯顿不再续约。

晚年的胡适尝到了下岗的滋味。

而美国高昂的医疗费更是让胡适雪上加霜。

他在日记中写道:“美国很坏,我这个年纪大了后,我想保险,他们嫌我年纪大,嫌我心脏病……”

为治心脏病,胡适不得不四处借钱,欠了一屁股债。

《胡适口述自传》记载:“适之先生夫妇,年高多病,缚鸡无力,自然更是坐吃山空。他的经济情况与他的健康情况一样,显然已渐入绝境。”

1958年4月,胡适跑回台北,出任研究院院长,结束了九年噩梦般的美国生活。

在台北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多次住院,一住就是几个月。

为了还债,大病初愈的胡适艰难拿起了笔,却感叹“卖文不堪度日,卖字没人要。”这其中的心酸,只有胡适自己懂。

胡适年轻时为年老时准备(胡适年轻时一掷千金不在话下)(6)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一次酒会上致辞,讲到一半时突然晕厥,倒地身亡,终年71岁。

王志维在帮助胡家清点遗物时,发现除了书籍、文稿、信件等等,胡适生前留下的全部财产只有135美元。

至此,晚年胡适的穷困潦倒才曝光在世人面前。

而这一切的背后,与胡适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

江冬秀每每念及此时,不由得一边心疼、一边埋怨。她曾说道:“适之年轻时开启支票来,活像百万富翁,一点没想到晚年受穷。”

一位饱经沧桑的商人说过:在你人生的高光时刻,有两件事一定要做:一是把债务全部还光,二是留下一笔养老的钱。

人生于世,当存敬畏谨慎之心,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