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1)

红山文化

东胡的族属和身世,堪称上古史悬而未决的最关键问题了。它首先牵涉到对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胡“字。根据本文考证,东胡实际上是红山文化区域的一个重要族群,他们与孤竹、令支、屠何等属于同一个族群集团,与殷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东胡的”胡“字,其本义实际上是”巨大、伟大“的意思,与后世所谓的胡人没有任何关系。

一、东胡之名辨正

关于东胡族名,很多文章相互引用,将“在匈奴东,故曰东胡”误认为是《史记·匈奴列传》原文,实际上这是东汉经学家服虔对史记的一个注释,原著不存,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引用才为世人所知。服虔和司马贞为什么认为东胡是一个方位指代名称?可能来自于《山海经·海内西经》的“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或者《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世居辽东,号曰东胡”。大泽,被一些学者认为就是呼伦贝尔胡,或者今天内蒙古赤峰的达赖诺尔湖。此说以方位指代一个较大的族群集团,是近代以来的主流观点。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2)

红山文化

《史记索隐》曰:服虔云:“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山海经·海内西经》: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慕容廆,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人。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

实际上,东胡之名最可靠的首次记录当属于《逸周书·王会解》。逸周书的史料价值相当之高,接近西周时代一手原始资料,所以可以认为东胡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专有称谓,特指一个居住于蒙东辽西一带的族群。《逸周书·王会解》提到的北方东部族群有6个,分别是:高夷、独鹿、孤竹、令支、屠何、东胡、山戎,通过上古汉语音韵查询可知,这几个词除了山戎之外,还存在一定的音韵共性,当属于较为亲近的族群集团。

由于后世普遍将北方的外族人称为”胡人“,所以”东边之胡“的说法已经根深蒂固,一看到胡字,就联想到了外族。但细心的人士会发现,北亚语言的“Hun”(人),在上古汉语的对应词是匈奴的“匈”字,而非”胡“字。胡字在上古音韵里,是古声鱼部,一般拟音为[ga];东胡可记为[toŋ ga],与西方文献的Hun相去甚远。这就说明:东胡绝不是”东边的Hun匈人“,而更有可能是一个专属称谓,特指一个重要的上古族群。比较有力的另一个旁证是:《逸周书·王会解》同时给出了另一个带有胡字的族名——豹胡 ,它位于中原正北方。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3)

红山文化博物馆

《逸周书·王会解》明确提到了当时几个重要民族的方位,上述的东胡等6部,位于”北方台正东“,即北方的东部,匈奴则位于北方的西部。这个位置不同于旧说的东夷的方位,它是北面的靠东位置,而东夷诸族在该书里是属于东方人。王会解提到的东方民族非常多,有20余个,涵盖了从东北亚到山东半岛的广阔范围,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稷慎、秽人、白民、良夷、俞人、周头、扬州等。这些民族容易与上述的东胡等6族混淆,尤其是稷慎、秽人这些典型的东北亚民族。熟悉考古知识的读者当可发现,东胡等六部所在地区,实际上也就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区域。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4)

北方东部族群和东北亚族群图示

《逸周书·王会解》:北方台正东,高夷嗛羊,嗛羊者,羊而四角。独鹿邛邛,距虚善走也。孤竹距虚,不令支玄獏,不屠何青熊。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其西般吾,白虎。……匈奴狡犬,狡犬者,巨身四足果。

《逸周书·王会解》:周公旦主东方,……西面者,正北方,稷慎大麈。秽人前儿,前儿若弥猴,立行似小儿。良夷在子,在子□身人首,脂其腹,炙之霍,则鸣曰在子。扬州禺禺,鱼名,解隃冠,发人麃麃者,若鹿迅走。俞人虽马,青丘狐九尾,周头煇互,煇互者,羊也。黑齿白鹿白马,白民乘黄,乘黄者似骐,背有两角。东越海蛤,欧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遇越纳□。姑妹珍,

三、东胡等六个族群的身世

中原北方东部(红山文化区域)的东胡等6族,与中原文明的渊源非常深入,远超过东北亚方向的族群。高夷、独鹿、孤竹、令支、屠何、东胡、山戎,每一个都有过不同凡响的历史,且提示了上古文明的一些重要线索。

首先看“独鹿”。独鹿不太起眼,但却是一个大有名气的词汇,《逸周书·史记解》提到独鹿与阪泉氏有关。众所周知,阪泉是黄帝与炎帝大战的地方,而涿鹿是黄帝擒杀蚩尤的地方。上文提到的东汉经学家服虔、清代大学者王念孙均认为独鹿即涿鹿。查询“独”与“涿”的上古音,发现确实相近。这就很重要了,说明独鹿是非常古老的名字,既指地名、也指族名。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5)

涿鹿

《逸周书·史记解》:……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独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

其次是屠何。根据网传的《赐姓金氏族谱》,金日磾对汉武帝自述身世,说到“祖迪为夷正,懂夷语,训制荒服,守东海焉”。而正史记载,金日磾乃是匈奴休屠王子,“休屠”乃匈奴的重要部分,一直认为居于西北,而实际上它可能起源于东部,似乎与屠何有一定关联。应该是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后吸纳到匈奴体系的。

《国语·齐语》:遂北伐山戎,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史记•殷本纪》记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管子·匡君》:桓公乃北伐令支,下凫之山,斩孤竹,遇山戎,……中救晋公,禽狄王,败胡貉,破屠何而骑寇始服。北伐山戎,制泠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海滨诸侯,莫不来服。《管子·戒》: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6)

伯夷叔齐

再次是孤竹、令支。孤竹是各种史料完全可以考实的名词,金文显示该国确实存在,且很有可能是殷商王室的同宗,《史记·殷本纪》提到殷商王室分为7姓,其中的目夷氏(又作墨台氏)即为孤竹(据汉代的《帝王世纪》)。令支又名离枝,则经常与孤竹一起出现,《管子》屡次提到齐桓公讨伐令支、孤竹、山戎。

再看山戎、高夷。山戎的主要线索是两种植物,即胡豆和大葱。上文提到《逸周书·王会解》说到山戎特产“戎菽/戎叔”,据古代字典《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西晋孔晁注云”巨豆也“,晋代郭璞注云:即胡豆也,也就是今天说的蚕豆,它之所以被称为胡豆、巨豆,显然也是与东胡二字有关,与后世的西域胡人并无关联。再看高夷。这是少为人知的一个族群,民国以来一些学者认为与后世的高句丽有关,因为《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引用《魏略》提到了“高离”之国,二者似乎一脉相承。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7)

红山文化

最后再来看东胡。东胡是上述6个西周初期北方东部族群之中发展最好的,战国时期它已经非常强盛,名气压过了其他附近族群。因此,东胡称谓的外延就从东胡人扩大到周边各族,成为泛称,当然,正如上述,这些族群本身存在比较亲近的关系。但匈奴在秦汉之际打败东胡后,整个地区的族群就瓦解了。后世的线索可以看到,这些族群大概主要是向东、向北逃散了,由于东胡曾有威名,乌桓、鲜卑、柔然等就以之为祖先,东胡二字因此成为一个非常煊赫的名称。但这些溯源大多数查无实据,甚至都不知道东胡本身属于什么种族。

四、再考东胡的胡

东胡最重要的一个象征意义是“”字,与中国历史相贯始终。从上文可以看到,《逸周书》堪称最早正式记载“胡”字的文献。从后世的《汉书·匈奴传》看到,匈奴人在打败东胡之后的西汉初期,就以“胡”自诩,在给汉朝的国书中说“胡者,天之骄子也”。何以如此呢?须知,在《逸周书·王会解》里,匈奴与东胡、豹胡是并列的族名。这是不太会窜乱的。

《汉书·匈奴传》:其明年,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8)

胡豆、巨豆、蚕豆

上文一个线索非常有意义,即山戎的”戎菽“,晋朝人孔晁认为就是”巨豆“,东晋郭璞认为即胡豆。可知,巨与胡这两个字的意思当是一致的。通过上古汉语音韵查询可知,两个字也同时属于”鱼部“。可见,东胡的胡,其本义,实际上就是”巨大“的意思。同样属于鱼部的字还有屠何的”屠“,只是不知其含义。由此可见,匈奴人自称胡,又自我解释为”天之骄子“,就是因为胡字本来就是巨大、伟大的意思,与北亚人自称的”Hun“完全没有关系(上文已揭,Hun对应匈字)。无独有偶,殷商后裔的墨子及其门徒,也称其首领为”巨子“,而根据《元和姓纂》,"墨氏,孤竹君之后,本墨台氏“,可见同样出于这个文化系统。

《玉海》引西晋孔晁《逸周书注》:【山戎戎菽】,山戎亦东北夷,戎菽巨豆也。晋郭璞注云:即胡豆

另一个线索也支持匈奴人对东胡的尊崇,他们需要东胡的名声,需要借助东胡的一些符号,老充实第一个草原帝国。即上文提到的休屠王子金日磾。《赐姓金氏族谱》说金日磾家族最早“守东海焉”,当匈奴击败东胡后,其家族又转入西部,成为匈奴休屠王,而且地位尊崇,是主持祭祀的,即著名的祭天金人。可以想象,休屠与屠何可能真有关联。这支部族显然是一个祭祀族群,匈奴人将其吸纳进入帝国,以便用神权支撑霸权体系。

《汉书·金日磾传》: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武帝元狩中,票骑将军霍去病将兵击匈奴右地,多斩首,虏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高胡和京胡的区别(东胡怎么可能是后世所谓的胡人)(9)

匈奴王冠

东胡在游牧民族中何以拥有如此超越的地位?综合上述各种分析,大致可以概括几条:

一、东胡的祭祀文化相对发达,如屠何部,在广大地区都有名望;

二、东胡中的孤竹、令支,乃至后世的北殷氏,均显示与殷商王室有关,殷商王室的威名当然是如雷贯耳;

三、东胡灭亡后,其各部向北、向东逃散,对后世的乌桓、鲜卑、高丽、柔然等有重要影响;

四、东胡地区的文化和技术较为发达。

从这几条可以看到,东胡当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和青铜时代的夏家店文化有关,在广大地区都具有比较高的水准,这应该是奠定东胡名望的主要基础。在这些历史基础之上,东胡才会从一个部落名称,变成一个族系名称,甚至成为“胡”人的起源之地,与华夏历史贯穿始终。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胡字变成了外族的专称,它最初的含义仅仅是巨大的意思,且与华夏人有着十分深入的渊源关系。

东胡,实际上是辽西蒙东的红山文化区域的一个重要族群,他们并不是后世所谓的胡人,甚至有可能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胡“字,实际上最初也是巨大、伟大的意思,没有泛指外族。简单的说,东胡按字面意义,实际上就等于说居住在北方东部的伟人族群。(完)

【本文只是泛泛而论,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权且抛砖引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