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

席维斯·史泰龙,美国影业圈的"励志达人",作为行业大佬,风靡整个好莱坞的他,年轻时其实又穷又挫,一直坚持写剧本的他别说请演员拍戏了,他连一套像样的西装都买不起。为了生活,他一边打零工,一边坚持创作,给狮子洗笼子,送往外卖,帮比人擦车,甚至在一些特殊电影中饰演"舞男",尽管如此,还有人嫌弃他长得丑。

为了让自己的剧本《洛奇》开拍,他跑了500家公司,均因为其苛刻要求被否,第二轮拜访依旧被否,直到其跑到第三遍的时候,总算有公司表示:试试看。结果,《洛奇》一炮走红,享誉全球,史泰龙也因为这部影片被评为第49届奥斯卡和第34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奖提名。

前两天,上了热搜的高考生因为数学太难而弃考,也是由于遇到挫折,不知道如何处理而发生的事件。

正如贝多芬所说,也许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但是卓越的人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失败,只是成功路上的小水潭,会让你狼狈,却不能阻碍你前进!世界上那么多名人都难免遇到挫折,甚至很多专家一辈子经历无数挫折,可见,在这方面,其实我们都逃不掉。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1)

挫折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无处可逃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挫折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现实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或者遇到了无法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变化,通常表现为紧张、愤怒、无奈等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障碍,比较轻微的心理疾病。

在4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因为不满足而愤怒的情绪,这一点在"敏感期"极为常见,而澳大利亚育儿心理协会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孩子在5岁大之前,会遇到大概600余种困难,其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最后会得到解决。而这个数字在5岁之后,会呈现出几何级上涨趋势,所以说,挫折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不可能躲得开,当然,也没有必要躲开。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2)

挫折本身带来的问题,具备"一体两面"特性

给大家分享一个名字,叫"Demon Community",网译为"恶魔社群",另外一种意思是"神魔共同体",通常被用于形容蕴含有两种极端对立含义的事情。

人们都不喜欢挫折,毕竟这个名词意味着"失败"、"停滞不前"以及"耻笑",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遇到挫折并非全都是坏事。

在《教师手册》中,学生心理健康一部分指出,当学生在面对重大打击或者无法应对的困难时,通常会产生两种需要老师注意的反应:

  • 不能面对现实,因为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的极端自卑情绪,常规反应为:失神、紧张甚至心理崩溃导致的痛哭。
  • 因为事情没有达到目标,所以产生巨大的愤怒情绪,并因此变得极端而励志,做出违背常态的举动,比如彻夜读书、疯狂学习、拼命奔跑等等,部分学生还会做出自残行为。

由此可见,挫折带来的其实不仅仅都是负面情绪,如果有人正确引导的话,也可以成为成功路上的动力。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3)

除此之前,挫折还有一个谁都无法忽视的作用:它是孩子加速心理成熟的关键。

郭德纲说过:"孩子从小不打,你感觉没事,不缺胳膊不缺腿,说话做事脑子里也没少根弦,但是长大之后,被别人瞪一眼,回家抱着你就哭。"郭德纲在意的是打吗?不是,他要的是孩子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哪来?这最简单的不就是打一顿嘛!

其实古语"棍棒之下出孝子"是有科学依据的,人脑对于"不利因素"的神经反馈永远处于最高级,甚至超过"理智",这道理被广泛用于审讯中,"屈打成招"、"言行逼供"都是其代表性产物。不难发现,哪怕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婴儿,触碰到火焰之后,不用大人教,都会明白那个"跳跃的亮光"是危险的,仅仅一次,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都不会再去尝试触碰。

适当并且可控的挫折,确实可以起到"深刻教育"的作用。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4)

社会上的"软骨头"明显增多

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在自传中讲过,他非常担心祖国的年轻一辈,他们没有信仰,没有坚定立场,甚至没有明确的生存目标!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太过安逸的社会形态导致的,因为没有痛苦,所以无法理解痛苦,更不用说痛苦中得到的精神升华。

其实,莫里斯讲的就是英国那群"软骨头"的年轻人,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以及高福利,让很多英国的年轻代对未来一片迷茫,他们安于享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退缩,甚至有人视努力为可笑,崇尚"出生论",对于家庭背景的重视程度高于一切,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法打破社会对比鲜明的财富等级。

很明显,这样的现象,都是因为孩子缺少应对挫折的经验,心理素质太差。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5)

要想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家长需要怎么做?

首先,你得明晰一个概念,"抗挫折能力"其实就是一种"抗压能力",是人在不利条件下的正常心理反馈,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所以要解决,我们还得从心理层面入手。家长要先了解“孩子挫折心态"的具体变化:

做错事——心情变差——懊悔、难受——对自己产生不认可——情绪引导下做出各种反应——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

在这一连串的心态变化过程中,前三步是我们无法干扰的,要想帮助孩子,唯有从后三步下手。

1、"对自己产生不认可":帮助孩子推卸责任

情景模拟:小周在期末考试中,没有取得好成绩,名次下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被要求深刻反思。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正常人家、愿意学习的孩子,其实完全不需要家长继续责备,他们早就处于强烈的愧疚情绪中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孩子增加负担,而是帮助他们找出成绩下滑的原因,人的紧张超过80%是源自无知,问题弄清楚了,孩子心理负担少一半。

除此之外,家长还必须让孩子明白,学习有起伏这是正常现象,机器都有出问题的时候,何况是人?考砸了不完全是他的责任,我们还有下次,只要关键时刻不出问题,一次两次失败都不是问题。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6)

2、"情绪引导下做出各种反应":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孩子遭遇挫折时,要么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行,开始自我放弃,要么"因悲而愤",做出看似励志却充满伪科学的奋斗行为,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可取。

对于前者:

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主动让孩子接触困难,而不是自己把问题都解决了,阿卜·法拉兹说过,一时的失败,总比一时的成功要好得多。家家孩子都是宝,但是宠溺孩子得分手段、分场合,一直帮助他们固然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是这样的"自信高楼"没有牢靠的根基,风一吹就倒。

此外,轻言放弃的孩子,其实也是潜在的自闭症患者,平时生活中,他们一般表现得非常安静,不喜欢交友,这不叫乖,这是很明显的"胆怯"。家长需要让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多参加集体活动,并且减少自己对孩子生活的干涉度,你不舍得放开,他们永远不敢迈出第一步。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7)

至于后者

这一类孩子在心理素质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家长要做的只是保证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不要用"代价换成果",不要小看孩子的狠劲,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强。

· 南京刘先生家的孩子,因为数学考试没有考过"情敌",在另外一门考试之前,36个小时没有闭眼,结果去考场的路上突发性昏迷。

· 为攀比等级,连续玩电脑9小时,初一的小吴止不住流鼻血送医,把奶奶吓得心脏病发作。

· 小吴的手上密密麻麻20多道伤口,这不是校园暴力,全都是他自己划的,他说每次自己上课困,就拿小刀划手,用剧痛提神。

……

帮助孩子制定科学而有效的攻略,确保他们不要做出过激行为。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8)

3、"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用心换心

其实在这个阶段,孩子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有什么后果,哪一步做得不对,一目了然,之前身在局中,听不进也看不清,父母就算讲道理,他们也不会去思考。为了让孩子认清楚自己之前做了什么,家长可以将事情重新提一遍,在孩子羞愧时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道理,效果最佳。

与此同时,家长也得反思自己,孩子遭遇的挫折,跟自己是不是有关系?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关系导致孩子将目标定得太高,那么就得转变心态,不要觉得丢人,孩子个体之间确实存在差异,我们也不可能做到行内第一,用心换心,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孩子挫折心态变化的3个历程)(9)

孩子的"抗挫折"心态,需要家长积极配合,科学培养,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唯有认真才能得到预期效果,换个角度而言,这个过程,对家长而言,何尝不是一次"遭遇挫折"的尝试呢?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失败,让他们成为"硬骨头"!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